Aha在线读书会分享:啥是《网络素养》
Aha社会创新学院
Aha, a School for Citizens to Innovate
我们相信:创新催生公民
小编的话:
话说,Aha社会创业加速器的小伙伴们都很喜欢读书.....
创业,并不是一味低头干脚下的事,更需要抬头观望这个真实的世界。而读书,读好书,就是观望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人读到的书,有限;读更多的书,又没有时间。那么,干吗不搞个读书分享会呢?在输出中提炼自己的思考,在输入中获取更多的视角。
说干就干。
NoNoNo,这样严肃的风格不太适合我们。
可是别忘了我们社会创业的团队,来自各地,云贵川北上广,聚不到一起啊.....
好吧,这样总行了吧!
嗯,小伙伴们纷纷响应,包括我们的特别成员BiuBiu童鞋。
那么,我们到底在讨论些什么呢?从今天开始,Aha小编会不定期把创业团队们的读书讨论心得放在公号里,与大家共享。
本期的推荐书籍是《网络素养》,分享人是来自蜂窝团队的创始人大嘴。
蜂窝团队正在为乡村学生设计与互联网有关的课程和活动,使孩子们能够拥有通过互联网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蜂窝团队相信,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信息素养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来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对啦,他们正在招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网络素养》简单介绍—
(原书简介)有人说Google让我们变得更笨,有人说Facebook出卖了我们的隐私,有人说Twitter将我们的注意力碎片化。在你担忧网络让我们变得“浅薄”的时候,有没问过自己,是否真正地掌握了使用网络的方式?
当有足够多的人成为真正的数字公民后,健康的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将会由此出现。而假如这样的素养不能够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传播,那么我们将会自我淹没在虚假信息、广告、垃圾信息、噪音和瞎扯当中。
本书作者霍华德•莱茵戈德就是“虚拟社区”概念的提出者,也是一位作家、编辑、学者。著有《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1993)与《聪明暴民》(Smart Mobs,2002)等书。《全球评论》(The Whole Earth Review)与《千年全球目录》(Millennium WholeEarth Catalog) 的编辑。霍华德还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以及自己开办的“莱茵戈德大学”教授媒介教育课程。
—来自蜂窝团队CEO大嘴的读书分享—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分享网络素养这本书。
这本书说了什么呢?
一共分为6个章节,但其实是5个重点,这5个重点都围绕着我们该如何拥有网络素养。
第一个能力是注意力。作者提出来说,当我们拥有大量信息的时候,其实会被冗余信息所骚扰。作者会有一些建议,也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来解决:譬如制定任务列表,在专注的完成任务之后,再来看各种Facebook啊,微博微信之类的社交信息。另外一个就是用土豆番茄这样的工具来计时,更好的完成某个任务。在作者提出注意力是网络素养能力之前,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观点。我会认为是自己性格上不够专注,或者社交需求综合症犯了等等,现在才意识到:其实是某个网络素养能力的低下,让自己不能专注到某个任务上去。
作者提到了更有意思的第二点,就是“识别垃圾信息”。这两天有两个大事:一个是百度贴吧被卖事件,尤其是是血友病贴吧被卖了以后,登上了大量的广告,吧主变成了私人医院。其实如果我们拥有识别垃圾信息的能力的话,就可以通过贴吧上信息的表述进行判断,这个信息是否真实。譬如,包治百病的“吹牛式”(一看就是假的),譬如可以用多种搜索引擎结合起来,譬如可以继续搜索下去,深挖几页,也许就可以反过来印证这些贴吧广告是否是真的。而不是(像很多人)仅仅通过一个点发布的信息,就做出判断。另外一个点是,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页面上面是否有引导性的意图或内容,如引导我们去另外一个页面进行购买的意图,那这样的信息其实都是“广告”啦。
所以我们蜂窝团队也在计划做一个简单的成人版本的垃圾信息甄别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快速的甄别垃圾信息。
还有一件事情是,前两天我们被刷屏的一个微信大数据统计游戏,告诉我们上微信的时间,第一个好友等等信息。(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微信游戏),但几个小时以后,大家都相信了这个页面是被盗号的,而且盗号以后将会是支付宝的钱不见了。很奇怪,我也有很多朋友会转发(这样的盗号警告)。其实网络素养这本书里首先就告诉我们,要看页面的域名是否可信任。我看了这个统计游戏页面的域名,就是QQ正式域名,这样的域名后缀一般是不会被盗号的。
接下来这本书还谈到如何参与网络共建:互联网本来不是一个网,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在里面参与产生信息,让我们的信息彼此交错之后,才是互联网。所以作者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拥有网络素养的人,一定要参与网络信息的共建。如维基百科的编撰,如去知乎回答别人的问题,其实都在参与构建互联网庞大的网络信息基础。另外,我们在参与互联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参与共建信息,作者还提出了一点是,我们要分类信息。其实就想我们使用googlereader时会进行分类,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信息后,也会收藏,需要一定的标签来管理信息。
在说完了网络共建以后,作者自然而然的就推进到了“协作”这个等级。也就是第四个素养,协作。互联网当中,我们不仅仅要发出信息,还要和发出信息的一些人形成一些社区,一些社群。如开源软件,就是通过社群产生的。每一个个体去贡献自己的智慧,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如Unix。维基百科也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由大家一起去完成的事业。刚才这两个例子主要是互联网层面的协作,作者还提到:我们通过互联网协作,还可以参与改变线下世界。如白宫的签名活动,会就某个议题发起几十万人的签名,表达看法,包括我们国内的权利社会倡导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以后,达到让公众对这个议题的认知,或者政府对这个议题的改变,或者提出新的法律法规。国内也有这样的案例,如收容所制度,也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来推动改变的。
上面分享的四点,作者都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网络素养人。
最后一个重点是: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网络素养人。作者让我们冷静下来,去看待互联网上庞杂的信息,如何不被鸡血鸡汤所骚扰,我们如何能冷静的判断各种信息,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独立思考后的价值观,而且我们在参与每一个议题过程中,如何形成批判性思维...... 所有这些(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都是网络素养的一部分。其实作者还说到,我们在网络上发布的每一条信息,其实我们自己都要审核一下。因为我们都应该为自己发送的内容负责,网络并不是一个完全虚拟的空间,而是我们真实世界的空间映射。你说出来的话,会影响到后续人们对你的评价。换句话说,互联网和真实媒体还不一样。如果你是真人对真人的交流,交流一段话后就结束了,不会留下印记。但是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信息,这样可能会成为5年后6年后依然能够找出来。作者还提出,我们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发出的言论和信息,我们自己都需要仔细思考,是否会对别人造成垃圾信息的骚扰。
这本书就介绍这里。我还要分享引言里的一个故事。很多人认为,社交化媒体会让现代人变得更蠢。这是一个真问题吗?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一个故事。在古希腊时,柏拉图也曾经反对书籍的出现。他认为书籍让我们后来者更加懒惰——因为书籍记录了先贤的思想,那么后来者就无须思考,也不会去问世间万物的为什么。但是柏拉图的这个担忧是多余的,我们现在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柏拉图之后,(书籍出现之后),拥有了大量的思考者和思辨者,来告诉我们更多与哲学有关的道理。作者用这个故事回应了前面的这个问题。
—彩蛋:来自Aha导师顾远的读书分享—
《网络素养》这本书我的总体感觉是,作者提出的“网络素养(net smart)”这个概念很有意义,后面对归纳出的五种具体素养也都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实例,虽然分析的不够深入,但作为一本指南性的书已经足够。
作者对网络技术持高度乐观的态度。虽然这项技术的出现已经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作者鼓励我们去看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机遇。在作者眼中,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更多资讯、更多联结…,永远比少要好,而要享受这种“好”,我们不是坐享其成,而是需要培养出一些新的能力。作者将这些能力统称为“网络素养”。
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对于互联网应用,我自己有一个粗略的二维四象限图。一个维度是“主动-被动”,就是人是在主动的、有选择的使用互联网工具,还是反过来(在明知或不知的情况下)被互联网工具所左右。另一个维度是“新-旧”,就是我们用互联网干的事情是过去没有互联网时就普遍在干的事情,我们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呢,还是在用互联网做以前没做过,或者不是普遍性的事情。很多所谓的“互联网+教育”干的就是前者,把线下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搬到线上,干得更高效。后者的典型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分享经济、开源软件这些今天耳熟能详的新事物。
所以,掌握和提升网络素养,在我看来,就是避免和抵制被操纵——不管是来自我们对网络的不当使用,还是有人(比如政府)通过网络对我们施加的控制,同时尽可能多的主动利用互联网做新的有益的尝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普及大势所趋,所以网络素养也理应成为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基本素养。
作者把网络素养分了五类,这五类是有层次差异的。最下面的一个层次是“注意力”,因为来自各类网络渠道和个人终端的资讯太多,如何保持专注就变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传统的“时间管理”的问题。但作者基于脑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中居然包括冥想。这是一个我以前没有想过的解决方案,决定试一试。另外,推荐一本书《哈姆雷特的黑莓》,谈的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管理问题。
往上一个层次是“识别垃圾信息”。这个素养在我看来,就是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噪音和信息垃圾更多,搜索和判断信息质量的方式也更多,谬种流传的速度更快、危害也更大,因而这项能力也比在前互联网时代更显得突出。作者对信息爆炸的态度仍然是“有的选择总比没的选择好”,重要的仍然是我们要提升能力。
这两个素养都是在个人层面,围绕的是互联网中人的思维。往上的三个素养则是在社会层面,围绕的是互联网辅助下的人类协作。套到我的框架里,大致的,前两个素养是“主动-旧”象限的,后三个素养落在“主动-新”象限里。
“参与”是第三个素养,有启发的地方是作者把互联网上的参与按照参与程度做了划分,你随手点个赞和在别人的博客下面写评论是不同的参与程度。通过“协作”形成“集体智慧”是更高一个层级的素养,作者区分了三个词协调、合作、协作,其中协作对参与者的介入深度和个人要求都更高,也更能产生有很高价值的成果。最高层次的网络素养是能够通过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参与更大的社会变革。
这三个社会层面的网络素养才是让互联网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三个素养,互联网才真正从1.0变为2.0。具备了这些素养的人越多,能力越强,互联网能带来的好处才会越大,对恶的抵制和抗争能力才会越强,对推动社会变化的影响力才会越大。现实是,看看我们身边的网民们,有多人还只是把互联网当成是一种娱乐消遣工具,一种免费的交流工具而已,网络素养在他们那里大概就是网上不说脏话、不传谣信谣之类的素质而已。
人机交互的先锋、“鼠标之父”恩格尔巴特说过:“在当前计算机增智系统的发展中,技术的进步已将社会和认知方面的发展远远抛在了后面。相关的语言、方法论和教育理念并未像超链接那样在千家万户中普及。”
对于教育变革者而言,我们要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应用来帮助学习者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同时积极地将网络素养和其他素养相结合,帮助学习者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个人发展,帮助学习者从“消极的电子设备消费者”转变为“具备网络素养的行动者和积极公民”。
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除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养也普遍堪忧。他们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种种误解往往也来自于此,更不用指望他们能够主动借助互联网参与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所以,如何提升这两类人群的网络素养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期读书分享预告:《为未来而学 为未来而教 》—
大家的讨论也很精彩,小编会尽快赶工整理出来。我们Aha读书分享会下期见。
————————————————
长按下方二维码就可以订阅Aha学院最新原创文章,获取最实用的“社会创新”和“社会创业”观点、案例和方法。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为本地化版本许可协议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Aha社会创新学院
帮助所有关注社会领域的个人和组织
提升“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微博:新浪@Aha社会创新学院
微信:AhaSchool
网站:www.ahaschool.cn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