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帝国将倾(二)

2017-02-06 每日读报

             

(二)科举,就像踢进世界杯

李二公子得中进士实属来之不易。

清沿明制,最重要的入仕方式最是科举。想学人家一样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腐化堕落,衣锦还乡?这个理想很美好!那么,请开始踏上你的全国制霸之路吧!假如你家里是大清国某地的某个小康之家,请得起私塾先生、交得起束修,那麻烦你先用几年时间-----如果你比较笨,那可能要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模板参见老童生周进、孔乙已------把“四书五经”读熟学透,然后凑齐五名同学,再请一位已经考中的秀才做保,就可以参加“县资格赛”------每年二月里由知县大人主持的县试了。

考什么?大名鼎鼎的八股文呐!还有诗赋、策论两项。考上了?光荣!两个月后,你可以参加“府道资格赛”----由知府大人或知州大人、同知大人组织的府试。又考中了?小伙子不借嘛!来参加“全省资格赛”吧!这是由本省学政大人-----相当于管教育的副省长------组织的院试。不过,现在不行,三年才考两次,每次也就录取十几个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别学国足,先好好回家温书去吧!

什么?你又考中了,恭喜你!成绩一等的你就是国家承认的“廪生”----也就是秀才,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就此诞生了!从现在起,可以穿代表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可以免除家中两口人的徭役,每月可以获得国家六斗米、四两银子的伙食津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开办的县学、府学或州学里去读书,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今万户侯了。

做为秀才呢,你见了官员可以不跪,甚至可以直接给县官大老爷写写信,谈谈社会风俗、当代诗文、本县教育以及群众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吃了官司也不用怕,可以派律师去应诉;就算真上了大堂也不能随意动刑,打屁屁、上夹棍是有辱斯文滴,要禀告本省学政大人革除功名后县令方可以处置。

这一切,都已经把你和乡下泥腿子、短布衫严格区分开来。

如果你在县学、府学里成绩优异,可以被地方当做贡品一样被擢拔到国家最高等学府国子监去读书,名曰贡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可是,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面的淘汰赛将更残酷。

 

 能考上秀才已经挺拽了

秀才只是一种读书人的资格,好比中国队做梦都想夺得足球世界杯冠军,却现在却只是刚刚从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出线而已。

清代的正式科举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这是社会公认的正途出身。乡试每三年一届,参加者为贡生、监生以及本省各地之秀才。乡试考三场,首场仍是八股制艺以及诗赋,第二场是五经制义,类似填空题,第三场是策问,类似论述题。岁试中第者为举人,头名为解元。乡试是入仕的关键一步,为什么关键?请参考范进中举。乡试中举仿佛国足进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圈顺利出线,终于可以跟来自五湖四海的学霸一论高下了。 

范进是无数穷秀才窘迫生活的代表

中举后,举人有两条路可走,或继续努力参加会试-----好比直接参加世界杯小组比赛;或参加“举人大挑”----五大洲决赛圈出线未果队的附加赛。“举人大挑”是为会试落第的举人开拓的入仕新途径,由各省、中央机关在落地举人中选取长得帅、文采好,书法优、关系硬者直接担当地方职务。“举人大挑”旨在消除历年的举人冗员,防止形成人才滞塞。清代国家规定,三次会试不中的举人可以准补知县,遇空缺方可上岗。一些多次会试不中、年龄偏大的的举人往往会走这条路。

 

     同光名臣阎敬铭便是大挑做了知县

会试相当于世界杯的正赛了。会试也是三年一届,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的题目与乡试差不多,只是第一场由皇帝出题,二三场题目由考官出题。当会试合格-----相当于小组出线------即可参加殿试。殿试相当于小组出线后直接的“百人争冠赛”了。殿试考试内容多为策论,谈民生与经济时务,由阅卷大臣排出名次,呈皇帝钦定,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是极高的荣誉,相当于皇帝亲自出面笼络士子,给天下读书人树立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如此看来,状元就相当于世界杯冠军了,中国读书人的科举之路不啻于上青天。


清代最后一个状元河北省河间府肃宁县刘春霖

当然,除了科举还有其他的一些办法,比如靠祖上军功余荫的荫生、买官来做的捐生和衙门的吏员因工作实绩突出而入仕。但是这些人往往被社会主流和官员群体所瞧不起,自己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

都是爹妈生的,李氏兄弟的科举之路大相径庭。李家大公子李瀚章与李鸿章同期科考失利,后来仅以“拔贡”入仕;三公子李鹤章从小在京城读书,却只考中秀才;四公子李蕴章眼有疾,只得花钱做个了国学生;五公子李凤章在国史馆做誊录员,因太平军战乱未能参加江南乡试;六公子李昭庆也是个国学生。如此的诗书门第的科举之路尚且如何,一般人可想而知。

甚至后来李鸿章组建“淮军”,旗下骁将云集,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周盛波等多是行伍出身,倒也罢了,可帐下文人也没有几个真正有科举功名的,周馥、丁日昌、盛宣怀等一流人物都没有进士出身的科举身份。

道光二十年(1847年),李鸿章金榜提名,高中进士,授庶吉士。庶吉士隶属翰林院,但并非官职,只是朝廷特选的高级学习人员,派在“庶常馆”学习,相当于皇帝储备的年轻优秀领导干部人才库。三年后,经考核优异的庶吉士留馆,可授翰林院编修等职,其他的可到各部任职或直接到地方任县令。

李鸿章三年后授翰林院编修。编修虽是正七品的县级干部,但荣光耀眼,身份非常,世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说白了,科举得中是登堂拜相,成为一国内阁首脑的必经之路。

此后,按照正常的官场轨迹,李鸿章或升堂官,在中央各部委混迹,或到地方任职,县道府省一路走来,大约十几年就能做到巡抚一级的二品大员,就如同清代以来的官僚群体一般无二。只是,道光年的中国已经不是“康乾盛世”,国难邦危,天下大乱,死水始见微澜。

觉得有用请赏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