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帝国将倾(十一)

2017-02-15 每日读报

(十一)皇帝,飘洋过海去找你 

咸丰帝是出了名的苦命皇帝,他刚刚登基龙椅尚未坐热乎,太平军便在金田起事。此后,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在上海起事,同年天地会陈开攻占了佛山、东莞等十余城后,开始攻打广州;此后,北方白莲教、中原捻军、贵州苗乱、云南杜文秀等一系列内忧接踵而至。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忙坏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叶名琛、岑毓英等一干大臣名将,大清帝国如一艘飘摇在风雨中陈旧巨轮,险象环生。

内忧好比房屋漏雨,尚可派一二巧匠修葺一番,勉强支撑,外患却是来势汹汹,毫无躲避的办法。咸丰四年(1854)香港总督兼对华全权公使、商务监督包令联合美国、法国三国专使写信给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谈谈修改条约的事情。

叶名琛,道光十五年进士,家中历代经营汉口叶开泰药房,其药房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齐名,为中华老字号。叶名琛本为广东巡抚,与两广总督徐广缙搭班子工作,后因在剿灭广东天地会的过程中表现出色,被升为总督。两广总督掌握广东、广西两省军政大权,开府于广州。广州做为鸦片战争前清帝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一直是外国人与中国交流贸易的窗口,所以,和洋人打交道的夷务是两广总督的一项重要职责。


海外现代天地会--洪门 

叶名琛“性木,勤吏事”,因制造一桩聚集数万人的群体事件成功将英国人拒之城外,便以为洋人不过如此;其人“颇自负,好大言,遇中外交涉案,略书数字答之,或竟不答”。放到太平年月,叶总督可能是个勤政爱民、廉洁自律的好官儿,但是面对洋人,叶总督只不过是一味学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充耳不闻。在他任期之内,不论是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只要是白皮肤、蓝眼珠、黄头发的,他一概不见,交流全凭书信,往来只有翻译。《南京条约》里所规定的中英官员对等交流的内容,对于叶总督之流来说就是一纸空文,是糊弄洋人的把戏,想我叶大人是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岂能与蛮夷坐在一起开会喝茶?简直荒唐!

对于这件事情,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外国人借机生事,和约未到期谈什么修改呀,分明是对我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图谋不轨。窃以为这就有点矫情了,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都认为条约执行落实的非常不好,特别是叶总督的一再拒绝见面让他们大伤脑筋,他们天真地以为是条约不够清晰、不够明确,所以最好能够改一改。但叶大人的回答很妙,很有中国官场特色,他说:第一,我很忙,没时间搭理你们;第二,我官小,没有权力改条约;第三,条约很好,不须改。


叶名琛

包令三人等到花儿都谢了,也没等到两广总督的接见。于是,他们转变思路,离两广较近的是两江,我们去找一找两江总督好不好?英、法、美三国使臣齐刷刷跑到了上海,去见两江总督怡良。两江总督本来应该在南京办公,鸦片战争后上海走运成为沿海新兴都市,加之太平军占据南京,所以两江总督跑到了上海办公。这位怡良跟叶名琛一个样,面对洋人只有两个字:不见!由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出面接待。吉尔杭阿好酒好饭接待完后,客气地表示:不好意思,我没有和你们谈判的权力。三国使臣对大清官员的集体不做为表示愤怒,他们宣称要集体到北京上房,面见大清国的皇帝。


 清末开埠之初的上海

对于要进京上访的外国人,贵为江苏巡抚的吉尔杭阿劝了又劝仍是无济于事。到北京去自然是做船比较快,三国使者一合计,干脆我们坐军舰去吧,也吓唬吓唬中国人!可法国公使当时未没有开来军舰,自己坐别国军舰又没面子,便改派了一位较低层阶的职员出使。三国的使者很快到了天津大沽口,他们求见直隶总督桂良。桂良是六王爷奕的岳父,沗列各总督之首,其实无甚本事。但是在洋人求见一事上,他坚定地与其他总督保持一致:不见!

 

洋人到了天津的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咸丰帝授意长芦盐道文谦、长芦盐政使崇纶去探听洋人来意。这两位厅级干部比总督官阶低了不少,自然更无定夺军国大事的权力,只是负责将洋人的要求据实上报。三国公使提出了十八条要求,其中主要有:洋人可以自由到内地活动、经商、传教;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厘金制度;制定华工可以出国办法;外国公使长驻北京,大使、领事可以见到总督;条约的解释语言要采用英文的,不能只以汉文为准,比如《中英条约》中方文本写的“万年”,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咸丰帝对洋人的要求十分愤慨,特别是对外国公使驻京、外国人随意到各地游历、传教的要求,他认为纯粹是无理取闹、居心不良。有两广总督接待你们,没事找我干嘛?想见我就得下跪,见皇帝不跪就是骄狂倨傲,目无君王,绝不允许!通商挣钱在口岸城市即可,借口旅游、传教到内地去,分明是想打我大清河山的主意,想亡我中华!此刻,细思极恐的咸丰帝表现出坚定崇高的爱国主义立场,他决定对三国使者的要求不予理睬,让他们哪来哪去!


咸丰

这可苦了文谦、崇纶两位,二人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美国是新兴国家,不像英法老牌帝国奸滑得很,相对好忽悠些。他们悄悄地对美国使者麦克莱因说,《中美望厦条约》可以小幅度修改,但是修改条约需要找原来立约的人,请你们南下广州找两广总督叶名琛去吧!要不说还是美国人心眼少,麦克莱因想想觉得有理,劝说其他人:咱们撤吧!英法两国使者心想自己带的兵也不够,想动武也不行啊,只得悻悻而去。这一回合,以咸丰帝和中国官员获胜而告终。

咸丰五年(1855),发觉上当的美国人换了一位专使名叫伯驾。伯驾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外交经验,自认为对付中国人肯定没问题。他不与英法公使联合,单刀赴会直接到了上海,准备到北京向清国提出修约要求。谁知上海官场的忽悠水平也蛮高的,接待伯驾的清国官员好吃好喝伺候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送金、下马送银,把他一直款待到了冬天。冬天到了,幸福的伯驾突然想明白,此时天津大沽口已经结冰,航船已经无法行驶,他想觐见皇帝的愿望今年根本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只得回到香港。这一回合,又以中国官员的获胜而告终。

蒙一年,骗一年,忽忽悠悠又一年。转眼间,咸丰六年(1856)到了。这一年,发生了两件涉及外国人的事件,引发了一场灾难。两个事件其一为广西马神父事件,其二广东亚罗号事件,引得法英两国举动刀兵,中华大地又遭涂炭。

先说马神父事件。鸦片战争后,按照条约外国人享有在通商口岸城市居住、传教的权力,但大清国仍然不允许本国人信教,也不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但是,清国官员忘了,条约里也傻傻地规定:外国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犯了罪需交由本国处理,中国人“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对于天主教的神父来说,传教是项神圣的事业,越是未经宗教雨露滋润的蛮荒之地,要是需要他们去开辟、去献身,口岸后面的庞大神秘的中国正在召唤他们。 


清末在陕西传教的外国神父

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马赖想去广西传传教。为躲避战乱的影响,身在广州的他经过湖南、湖北、四川后到达贵州,在贵阳学习了汉语后,进入广西西林山区。西林地处桂云贵三省交界,是个复杂的多民族混杂地区。为了在当地迅速吸纳传徒,马赖不分良莠,吸收了一些地痞流氓、鳏寡孤独、残疾病患等社会边缘闲散人员,其中有一些抢劫强奸的不法之徒。为了传教方便,马神父还向当地黑社会交纳了保护费,缔结了合作伙伴关系。但是,他和一百多年前的传教士一样犯了错误,鼓动教徒拆除祖宗牌位,不故祭祀先人,彻底引发众怒。西林知县张鸣凤一身凛然正气,西林县人杰地灵、风清气正,怎能容得下这些魑魅魍魉!张大人迅速抓捕处决了几个打家劫舍、为非作歹的教众,并限期让马赖离开。马赖表示,我是奉了主的召唤来传教,我就是不走!这一下子可惹恼了张大人,抓来马赖下狱,同时暗示马神父要懂规矩些,交三百两银子即可完事。马神父明确表示:我奉了主的旨义来传教,要钱的没有!上帝说……

张大人马上翻脸。第二天,上刑,一百大板!看看他的屁股硬还是老爷的板子硬!马神父挺过了一天;第三天,刑具升级,张大人让马神父跪铁链;第四天,刑具再次升级,马神父站了囚笼。第五天,马神父的脑袋没了。


恐怖的囚笼

法国驻华署理公使顾思紧急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进行会谈,并对西林县中国教众的惨痛遭遇提出要求。面对老外,叶总督已经见怪不怪,具备了优秀新闻发言人的素质。他明确指出:第一,马神父到西林是不对的,违反了禁止在通商口岸外传教的条约;其次,广西正在闹太平军,西林的教众有参加对抗政府、参加太平军的嫌疑倾向,处死纯属中国内政;第三,本官很忙,你我不必相见;当然,等我有空,会第一个会通知你哟!

真是满满的智慧!面对机智的叶大人,法国公使顾思再次照会,他提出:张知县恣意处死马神父,应革职充军发配;清国应发红头文件-----邸报----讲清事情经过,并承诺今后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保护好传教神职人员;向马神父家人赔偿;开放桂林为通商口岸;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将和英国人派兵到河南,待事情解决后再撤兵;如果此事得不到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后果应由叶大人负全责。面对法国人的强硬态度,叶总督呵呵了一下,根本没放心上,反正忽悠他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随他去吧!

是时,正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的侄子----当政。野心勃勃的皇帝争着抢着要当天主教的护教国,他告诉全世界:谁得罪罗马教庭,就是与大法兰西过不去,我就要派兵讨伐你!这种情形下,马神父事件迅速升级,法国已经磨刀霍霍,大清帝国却一脸懵懂。

再说亚罗号事件。有个广州人,姓苏,叫阿城,他买了艘船叫亚罗号;后来,阿城把船卖给了阿明----一个姓冯的香港人---,阿明在香港给亚罗号过了户,领取了香港殖民地船只执照,因此可以悬挂英国国旗,亚罗号的船长是个爱尔兰人,叫做肯尼迪。


A计划描写了海盗与水师的故事

那个时代,搞海运不如搞走私,亚罗号干的也是走私或半走私的生意,船员兼职海盗的情况很普遍。亚罗号有两个水手是海盗,被人举到了负责缉盗的广东水师。广东水师的一位千总---相当于团级干部----梁定国带人上船,抓了包括两名海盗在内的12名船员。肯尼迪闻讯也赶回船上,并迅速升起英国国旗。他告诉梁国定:按照条约,悬挂大英帝国旗帜的船只与英国领土一样受到帝国保护,抓捕海盗应由英国人负责,你不可以在此执法,梁定国表示:我吾知你系度讲乜野!仍然执意抓人。争执不下的肯尼迪跑到广州找到英国领事巴夏礼求援,哭诉大英帝国的米字旗被人扯下来了。

对于扯旗一事,中国人宣称没有,外国人宣称有,至今仍是迷案一桩。巴夏礼赶到后,提出英国船只上的12名犯罪嫌疑人应当由英国领事馆处理,梁定国明确表示:大清国广东海面上这一亩三分地,我说了算!众人你喊我嚷,你推我搡,混乱之中梁定国的一个手下趁其不备,给了巴夏礼一个耳光!

这一记爱国的耳光,最终扇出了一场战争。

觉得有用请赏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