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三太保”组团进京,只为这件事

鞠峰 人民网江苏
2024-09-03

上周,江苏13个设区市“组团”奔赴北京,只为一件事。

10月16日至22日,江苏省级层面统筹规划、13个设区市共同参与的人才“四对接”活动在京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刮起一阵江苏招才引才的“旋风”。仅仅7天,60多场招聘会收到简历36544份,累计对接专家703人、其中院士34人,落地人才项目72个。
9月底,“最强地级市”苏州包下高铁车厢、去武汉“抢人才”的新闻就曾引起热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求贤若渴的江苏又来到科教高地北京,想把全国顶尖高校的人才生力军带回长三角。

江苏为何对人才如此渴盼?全国英才为何愿意与江苏“双向奔赴”

01.

打造“人才磁场”

江苏是认真的!

人才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第一资源”,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产业科技创新的突破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助攻”,这促使江苏在招才引才的政策上持续加码。

10月21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沈莹在北京大学推介江苏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支持政策时表示,“对每一位选择江苏的人才,我们都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和平台……如果你想创新创业,我们的‘双创计划’‘333工程’都设立了青年专项,少则10多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给予资助。”
在此次省级活动中“抢人”,江苏“十三太保”各显神通——
无锡市举办了院士午餐会、高端人力资源午餐会、清华大学-无锡足球赛等“非常规”招引活动;
“新能源之都”常州派“招才小分队”定向拜访了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等地;
宿迁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等活动,签订30个项目合作协议;
连云港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化盛虹(江苏)先进材料研究院、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中心等积极对接,推进建设……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据人民网江苏频道统计,苏州、淮安、泰州、徐州四市拿出了总计上千个带编制岗位,对北京高端人才取消了笔试环节,直接进行面试等适岗考核,当场签约,诠释了“苏式”求贤若渴。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招引上下足功夫。以省会南京为例,2022年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6,又在上个月推出“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苏北城市盐城,今年市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0%,是长三角地区投入比重最高的城市。这些政策在规格、力度和系统集成度上都诚意满满,传递出重才爱才的强烈信号。

图片来源:“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众号

02.

魅力江苏

为何让人“心动”?

一方面,江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另一方面,江苏也日益成为让人心动的选择。对全国人才来说,江苏为何格外“有魅力”?

首先,人才随着产业走
正在冲击“万亿城”的常州是一个典型样本。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在此地集聚成势,业内人才和城市“一拍即合”。常州一手在企业端揽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领军企业,并扶持天合光能等本土企业,一手向社会面高擎“新能源之都”大旗,留才政策持续“加码”。近日,常州发布最新引才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引进人才100203人;该市已连续三年每年招才人数突破10万。前三季度,常州新能源规上企业共引进人才19659人。
以产业为导向的招才引才,也让各地市在本轮的进京“四对接”活动中形成差异化,相互配合,网罗各专业的“潜力股”。连云港的医药产业值得一提,此前,该市设立2.7亿元医药人才创投基金,累计为160余人次发放“人才贷”2.5亿元。最近,连云港再度发布3亿元的人才创投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领域。这次进京,该市用专场招聘的形式,精准聚焦专业人才,精心遴选恒瑞医药、盛虹石化等当地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近500个,平均年薪均为20万元以上。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上个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江苏聚焦五个产业,力争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再打造十个左右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发展的强磁力场。”
其次,“苏大强”的城市吸引力令人留恋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显示,南京居榜首,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均入围幸福感城市前50。研究指出,长三角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幸福感指数相对较高,城乡差距小、发展更均衡。而《2023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江苏除宿迁外的地级市都入围前100强,南京、苏州、无锡进入前10
苏州的“江南古韵”、扬州的“惬意慢生活”、徐州“包邮又供暖、美食吃不完”……各具特色的江苏城市吸引着人才,宜居的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是众多有志青年首选江苏的原因。
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放宽;苏州经济实力雄厚,离上海最近、区位优势明显;无锡与同梯队城市相比工资较高,且生活成本相对较小。
据媒体报道,上海交大药学院毕业生张卓首先考虑的是在长三角发展,还想给父母未来养老找一个空气好、环境优美的地方,所以听说盐城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全国前20、江苏第一后,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里。
最后,江苏不仅为人才“筑巢”,也为其“固巢”
贴心的服务、全面的政策配套、优质的平台,让人才“流量”变“留量”。
以南通为例,其推出的“江海英才”计划,为引育的人才提供“江海英才”一卡通,包含子女入学、配偶子女落户、专属住房公积金贷款、父母养老补贴等等专属服务,并提供3年内2000-5000元/月的生活津贴、3年免租人才公寓和40-150万元购房补贴等安居保障,还有专项资金的配套奖励。该市也关注青年人才,为创业、实习的“潜力股”提供交通食宿、青年驿站等补贴以及生活津贴,人才政策细致又温暖。
为了吸引人才,江苏为前来找工作面试、实习的青年提供住宿。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青年人才驿站116个。比如来南京找工作时,在“我的南京”App上申请“宁青驿站”,能免费住宿7到14天。与此同时,江苏大力满足人才的安居需求,截至今年6月28日,江苏已建成和投入使用人才公寓44.63万套。
江苏还注重“事业留人”。人民网江苏频道注意到,本轮“四对接”活动,从北京高校、研究所招聘了大量科研人才。对科研人员来说,充足的经费是开拓创新的物质基础。在本月早前,江苏省统计局、科学技术厅、财政厅联合发布的2022年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稳步增长,共投入R&D经费3835.4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同比增加11.5%。江苏的企业R&D经费支出3359.3亿元,增长11.3%;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40.8亿元,增长17.0%;高等院校经费支出202.5亿元,增长13.0%。
人到江苏必有为。江苏打出人才招引的“组合拳”,实现“产、城、人”共同进步,相互成就。“无比爱才”的江苏,是一片发展、创新、实现自我的热土。


推荐阅读


☞ 制造强省,省委书记有多重视?


☞ 市委书记率队,“陶”与“瓷”如何对话?


☞ 江苏省委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分别会见,她是谁?





责编|张妍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点击“分享”👇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江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