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南边角料”如何靠16个字逆袭?|读党报看江苏




编者按

苏州之所以成其为苏州,它闪耀的光环背后,最可宝贵的还在于苏南人骨子里这种敢闯敢试的精气神,浓缩起来就是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苏州“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

不久前,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履新当日即表示,要发扬运用好苏州“三大法宝”,努力形成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经验的结晶、也是苏州城市精神的载体,这“三大法宝”早年都曾登上过《人民日报》的版面。我们将分别重温当年的报道,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涵,启迪当下的发展。


01.

“拼出来的”城市 


1995年10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

一个全国性的经验交流会,放在县级市召开,在今天也不常见。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在张家港举办?

1962年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当时在苏州下属的六个县市当中,张家港长期倒数第一,被称为苏南的“边角料”

实际上,轮廓形似树叶的张家港,也正是由几块江南“边角料”拼凑而来——南边是常熟、江阴划过来的几个乡镇,北面是长江沙洲围垦而来的土地。

1992年,乘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东风,张家港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的“三超一争”办起了乡镇企业,争取到了国家级保税区,修通了张杨公路,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一口气夺得28个“全国第一”

同年,“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也应运而生。

上图为张家港港区镇西大街建设场景(1986年摄);下图为张家港保税区滨江新城(2017年摄)。(拼版照片)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经济强不能代表发展的全部。1994年,张家港率先喊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口号,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掀起了一场全城行动、全民参与的“扫帚行动”。1994年12月30日,张家港荣膺“国家卫生城市”。

2005年,张家港以总分第一获得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现在,该市已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县级市。

图片来源:文明张家港网站

从“全县只有一部柴油发电机”到连续30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三甲”,这座“拼”出来的城市,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创造千分之三的GDP。论拼劲和闯劲,“张家港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之一,也是该市从“苏南边角料”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城市”的精神动力。


02.

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 


1995年10月1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当天,为向全国推广张家港经验,《人民日报》以《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学习张家港市坚持两手抓的经验》为题在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从此,“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

以下为评论摘编:







张家港市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以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成为长江三角洲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步入张家港市,一种新气象扑面而来:道路笔直平坦,街区绿茵如画,生活秩序井然,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振奋,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张家港市这个过去不出名的小城,现在已跻身于全国最发达地区的前列。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张家港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日益奏响,党风和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健康成长。


张家港市在两个文明的建设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基本经验是: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不渝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他们明确提出一把手坚持两手抓,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保证到位,自身表率到位,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摆在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上;他们强调塑造一种“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凝聚人,成为全市人民改革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舍得投入,注重硬件软件一起抓,兴建了一批堪称一流的设施,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他们紧紧依靠群众,办实事,求实效,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创造美好生活结合起来,群众从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得到陶冶,也得到实惠,因而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群众自觉的愿望和行动,保持旺盛的活力;他们努力探索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路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式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张家港市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也是具体的实在的。它是实践的结晶、行动的硕果。


张家港市各级领导从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中深深体会到,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也抓不好经济;一手软,一手硬,其结果必然是两手都硬不起来。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达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张家港市的业绩就是两个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产物。他们的实践令人信服地验证了一个观点,这就是,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完全可以转化为蓬蓬勃勃的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正是在两个文明互相依存、彼此促进中实现的。





03.

“张家港精神”的过去与未来

28年前,“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经验”走向全国。今天,当我们重温它的时候,应当如何看待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看成果。如今的张家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继续协调并进,“张家港精神”依旧熠熠生辉。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300亿元,每天创造的GDP相当于建县时全年的9.6倍。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多年来,张家港共获得了200多项国家级荣誉,背后不可或缺的是“张家港精神”的支撑。

其次看民意。近日,江苏省委研究室在《植根于时代沃土的“张家港精神”》一文中回顾了当年调研张家港的情况。1992年7月,江苏省委研究室组成调研组驻村蹲点、走村入户,深入乡镇街道、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三超一争”的态度和反映。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一股火热的干劲、一种敢闯的精神。调研组感到,面对外界的质疑,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顶着舆论压力,突破保守观念,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契合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势,特别是“三超一争”的奋斗目标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

第三是看创新。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组认为,“张家港精神”不是一招一式的方法创新,而是根植于发展实际、适时适地、求新求变的思维创新;“张家港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负重”、闪光点在于“争先”;“张家港精神”中的“拼搏”“奋进”“争先”等关键词,就是敢为天下先、脚踏实地干的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


推荐阅读


☞ 这座苏中城市,为何能牵手北大?


☞ 与江苏省委书记交流后,一只丹顶鹤为他送行…


☞ 对于元宇宙产业,省委书记怎么说?





责编|张妍     编辑鞠峰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综合 人民日报、“江苏政研“微信公众号、新华社、苏州日报、张家港文明网等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点击“分享”👇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江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