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淮安,如何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日,《淮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5)》成果公示。
公示显示,本次规划范围与《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一致,分为市域、市辖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全市域范围为10029.57 平方千米,市辖区范围面积为4476.01平方千米,中心城区范围面积为 445.28平方千米。
其中,淮安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致力于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品质魅力畅行城市、绿色出行示范城市。
此次规划内容涉及淮安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快速路、轨道公交、停车场所、物流运输等。其中,航空网络包括1个航空枢纽和5个通用机场;铁路网络包括7条高铁和4条普铁

淮安规划形成“1+5”机场格局,包括1个航空枢纽、5个通用机场。积极完善区域集疏运体系,拓展航点航线,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

规划形成“7 高铁 4 普铁”铁路网布局。7条高铁”分别为宁淮铁路(在建)、新淮路(规划)、 淮(兴)泰高铁(规划)、连淮扬镇路(既有)、徐宿淮盐铁路(既有)、沿淮铁路(规划)、南京至宿迁城际铁路(规划)。


此外,规划布局“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规划新增淮滨高速及西延、淮射高速,与既有的盐洛高速、盐蚌高速形成“四横”;规划新增淮金高速,与既有的长深高速、京沪高速、新扬高速形成“四纵”。


水运网络方面,淮安规划形成“两纵两横四射四达”的干线航道网,实现骨架航道通江达海、市域千吨级航道通达所有县级以上城市。

淮安规划形成“3+7+8”金字塔式客运枢纽体系,包括3个中心级客运枢纽、7个次中心级客运枢纽和8个辅助客运站。

规划中提出淮安对外交通发展目标:构“123交通出行圈”,即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形成“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
周总理的家乡淮安自古是运河重镇,位于江苏省北部,正是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其区位优势带来巨大发展潜力。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淮安的新城市定位是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运河之都”淮安。纪星名/摄

滑动查看

《淮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5)》成果公示稿







推荐阅读


☞ 从0到11,百亿项目何以奔向淮安| 突破·2023


☞ 福建省党政代表团来江苏,共提新质生产力


☞ 苏锡沪,地铁直连





责编|张妍     编辑鞠峰

来源|人民网江苏综合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点击“分享”“在看”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江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