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南小县城,又“玩大”了

俞杨 人民网江苏
2024-09-03


乘坐无锡首条市域轨道交通S1线,从主城区抵达江阴,紧邻S1线青阳站,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已基本建成。今年9月,这里就将迎来第一批新生。

纵观县域,一般以职业院校布局为主。事实上,办大学对地方经济实力的要求较高,唯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办好高校、留住人才。 

苏南,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不少“双一流”高校择地于此,成为地方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百强县榜单中,常年位居前十名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都“藏”有全国知名大学。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经济强县的联动更为紧密,“县域大学群”的作用愈发凸显。

一流的高校,匹配一流的县城,这是专属江苏的“双一流”。“双向奔赴”的背后,有着哪些不为外界所知的故事?

引进名

布局苏南县城的知名高校,已有10多所,近几年布局还在加速。如今,不少大学选择校区,都落户在“苏锡常”的下辖区县。

从前五年来看—— 

2023年,河海大学金坛校区启用; 

2022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启用;

2020年,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启用;

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启用。

其中,2019年正是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开工奠基的时候。太仓,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一流”高校的县级市。

再看五年后的今天,随着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即将启用,这座县级市会同时拥有两所“双一流”高校。

在“最强县级市”昆山,中外合办高校昆山杜克大学已在当地耕耘十余年,“双一流”厦门大学也在当地布局建设研究院。

“县城办大学,其实也就是在江苏存在,其他地方都较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这些年大学建设局限在地级市范围内,县城引进名校办校区,江苏是目前是比较突出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人民网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曾认为,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县,应该去办大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费孝通等人来到沙洲县(现江苏省张家港市)考察,发现当地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但人才奇缺,远不能满足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在费孝通等人的倡议下,沙洲县决定自己出钱创办沙洲职业工学院。该校被称为“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费孝通为其题写了校训。

如今,在这座苏南县城坐落着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该校区创建于2005年,由江苏科技大学与张家港市政府共建。

呼应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门“费钱”的事业。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常年位居中国百强县榜单前十名。2023年,昆山、江阴、张家港GDP均超过3000亿元,昆山的GDP甚至超过一些省会城市。

储朝晖认为,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时代,深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从微观上来看,高校的办学行为肯定与当地经济强烈呼应,高校扩展背后已不是专业驱动,而是经济发展驱动。”他说。

根据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县城以职业院校布局为主。在西北工业大学到来之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太仓仅有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2018年10月,太仓市政府与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签订了政校企人才全域合作协议。次年8月,太仓市发布《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同一天,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一期开工建设。

看地利,太仓是离上海最近的县级市,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所在的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位于上海、昆山、太仓三城交汇的中心地带。观产业,利用上海航空产业集群的溢出优势,太仓重点布局航空产业。清晰的发展目标,让县域与高校有了更多“联姻”的可能。

教学楼。图片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官网

同样,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设置的新能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呼应了江阴打造的“345”现代产业体系。自2021年启动“34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来,江阴正引导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校园风光。图片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官网

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签署合作协议之初,即依托天目湖通用机场,打造以航空为主的人才培养基地;宜兴环保产业发达,江南大学把环境学科最强团队布局在宜兴;汽车制造是常熟的支柱产业,作为“本土高校”,常熟理工学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设了动力、控制、底盘等6个模块……

“苏南县城本身,它的经济、产业实力比较强,而且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现在不少地级市的高校迁往资源更富集的省会城市办学,高校向苏南县城扩散是比较少见的现象,这有利于改变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省会城市的现状。”熊丙奇说。

转型升级

在苏南,大学与城市相互成就。尤其是以“双一流”为代表的科研型高校,也在助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江苏经济发达,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今年江苏“新春第一会”即聚焦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3月27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召开高校院所座谈会,指出江苏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就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根本。
 
苏南县域经济一枝独秀,也处在转型发展的关口。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程俊杰认为:“苏南县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需要更具有科研优势的高校与职业院校一道,协同支撑其产业发展。”
  

对于高校而言,面对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场景相结合的需求,在县域布局中会有针对性的匹配当地特色产业,教学也多以应用学院为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程俊杰说。
  
纵览布局苏南的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的声学、西交利物浦太仓校区的工业4.0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的碳中和研究院……来到苏南县域经济发展前哨,能深入观察产业创新前沿。 
  
人民网注意到,“串联最富县域朋友圈”的沪宁沿江高铁去年开通后,进一步推进了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苏南强县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
  
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转型升级脚步在加快。对高校而言,协同创新,更能发挥1+1>2的效能;对苏南县城而言,无论是地理还是心理空间,都只有咫尺之距,这也让各高校可立足城市群一体化布局教学科研资源,助力区域整体联动发展。   
  
“随着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区域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加快,要素跨部门、跨区域流动将更加顺畅、频繁,苏南县域对高校的吸引力也将会更大,真正形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联动、放大效应。”程俊杰说。


推荐阅读


☞ 信长星“问计”高校专家


☞ “掼蛋之乡”,如何打好这手牌?


☞ 镇街经济如何更强?苏州57个经济大镇互传绝招




责编|张妍     编辑刘丰

来源|人民网江苏  俞杨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点击“分享”“在看”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网江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