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明天高考,考生和家长都不免紧张。其实,当年许多为人父母的名人大家,面对孩子的升学择校,他们颇为坦然。


因为他们知道,升学、高考不是价值评判的唯一标准,此事只要努力过,便不算有遗憾。更重要的事,是找到心中的热爱,快乐过一生。


前路漫漫,父母的爱,永远是孩子前进的铠甲。


老 舍

“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孩子,无论你考多少分,父母的爱永远不会变。


老舍小女儿舒立上中学时,有天回到家突然大哭。老舍连忙轻声细语地问:“咦,你怎么了?”


“爸爸,我数学只考了60分”,女儿噘着嘴抽泣说。


“60分?60分也很高嘛!你比爸爸好嘛,我小时候的数学还不及格呢!”


“真的吗?我可不信!再说,要是我老考60分的话,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考不上大学,你就待在家中好了,我来教你英文。”老舍乐呵呵地说。

▲ 老舍与妻女的合影


老舍早在给妻子的信中就谈到对子女的期望:“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愿望,不是上多好的大学,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希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平安喜乐过一生。



梁 启 超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教育子女,梁启超主张“趣味主义”。考试分数?不是重点!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 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期间,与思顺、思成、思永的合影


原本他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她也选择了生物。但当得知女儿对生物兴趣不大时,他急忙写信:

“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 1910年,梁启超抱着2岁的思庄和3岁的思忠


梁启超十分鼓励孩子发展兴趣,对孩子说:“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孩子,父母将你带到世上,是希望你能发现生命的趣味,充满激情地度过每一天。你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踏踏实实走自己想走的路,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 梁启超子女合照


钱 玄 同

“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你的主意,由你自己去选择”


钱玄同是五四运动的风云人物,倡导新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对于孩子的升学择校,他也非常民主。


钱玄同儿子钱三强快中学毕业,毕业后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有人建议钱玄同:“你是搞语言艺术的专家,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


“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钱玄同笑着说。


钱玄同对儿子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你的主意,由你自己去选择。”


钱三强认真思考后,说:“爸爸,我要学工!”钱玄同欣然同意。


生命如此之短,父母不必强求孩子活成哪种样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才不辜负生命一场。



王 朔

“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这一生,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王朔教育女儿的态度颇为潇洒,世人所看重的成绩、成功,在王朔眼里就是个“屁”,他更在乎女儿内心是否强大,是否真正快乐。


“我干嘛不对她宽容?我干嘛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嘛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写道:

你必须内心丰富,

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 王朔和女儿王咪咪


高考是人生的味道,寒窗苦涩,最终总会有属于你的一份甜。但人生不是只有高考而已,更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快快乐乐过一辈子,就是给父母、给自己最完美的答卷。


孩子,父母对你最大的期望,是一辈子快快乐乐。不要被世俗眼光所拘束,真正活出自我,活得幸福,对父母而言,就是成功。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原文阅读,回归精致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