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续

阅读推广部 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2022-07-22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少年游》续

索书号:I247.53/Z0302

凤凰台

将进酒

接上回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少年游》


二、《凤凰台》

《凤凰台》从时间上承接《少年游》,完成了在蜀中学习与游历的生活后,李白仗剑出川,辞亲远游,从此再没回过家乡。

《凤凰台》的故事,同样很简单。前半段,是李白与发小吴指南结伴出川,最后吴指南不幸在洞庭湖畔病逝。后半段则是李白到金陵后,偶然结识崔五与孟浩然。

书前半段最重要的事,当然是李白游历到江陵时,结识屡被皇帝征召的道教宗师司马承祯,而司马承祯则几乎影响了李白以后的命运。按书中的描写,司马承祯是感应天命,以几乎国师的身份,却降尊纡贵,主动去江陵结交李白,在此,作者将李白的《大鹏遇希有鸟赋》创作背景作了自己的解说。之后李白受司马承祯之托,游洞庭湖,以谪仙(太白金星下凡)的身份,作文平息钱塘、泾阳二龙君争斗。此后,吴指南却不幸病故在洞庭湖畔。

后半段,李白继续顺长江而下,在金陵结识了名伎段七娘,并在段七娘处结识了崔成辅(字宗之,家族排行第五,人称崔五)和孟浩然。

主线之外,则穿插描写了李白的师母月娘离开赵蕤,孤身报父仇,同样踏上一条无归之路,从此与赵蕤、与李白“相期邈云汉”。

本书承《少年游》风格,仍是一半大唐,一半李白。按史书记载和李白自述,他从来不缺钱,曾“散钱三十万”,可谓花钱如流水,却“千金散尽还复来”。旅途中如何携带如此巨资?作者用很大篇幅阐释了大唐时的“信用”制度,原来当时,书契(包括但不限于借据、欠条等)可直接当货币用,行旅中人,直接携带书契,方便安全。如果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似乎可借此了解下盛唐的社会经济情况。另外,书中借吴指南之死,也细致描写了唐代的丧葬仪俗。总之,《大唐李白》系列,似乎可作为了解盛唐的百科全书。

才貌双全的底层女子段七娘,她的传奇经历只是盛唐社会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而李白,崔五、孟浩然三人相遇,则体现了唐代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

崔五,即后来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的那个俊美少年。身为贵胄子弟,袭封齐国公,书中他与李白、孟浩然相遇时,刚父丧丁忧期满,正在进京赴任路上。绕道金陵,只为特来与段七娘告别。对他来说,仕进是水到渠成的事。

与崔宗之、李白相遇前,孟浩然已经在洛阳有了十年的干谒经历。“热中”是唐代士人们绕不过去的梦,田园诗人孟浩然,当然也曾是“热中”之人。身为士人,孟浩然本来可以通过科举谋仕进,却为何选择干谒?作者的解释是,孟浩然才思迟缓,赋诗作文需长时间思量,而科考时间有限,所以孟浩然是因惧怕而不去应举。关于孟浩然才思不敏,野史上似乎确有一则逸事:孟夫子曾得到贵人扶持,有过面见玄宗的机会,但在皇帝面前,夫子嗫嚅半晌不能言,最后交出了旧作“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平心而论,这本是孟浩然诗中的精品,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是千古名句。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却惹恼了皇帝,也就此绝了孟浩然的仕进之路。

初次相遇的李、崔、孟三人,当然有诗酒唱和之雅事,但书中只写了李白、崔宗之赠诗唱和,却无孟浩然之诗,似乎也暗示了孟才思蹇滞,没有倚马可待之能。

相比之下,出身最为低微的李白,在面对崔、孟二人“汝未科举耶?”的疑问,却无法直承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只能虚应以“求神仙”之托辞。李白的出川之路,本就是一条无归之路,无归,不仅是身体,也是灵魂。他不仅再也无法回乡,且必须切割过去的一切,彻底忘却其无法摆脱的出身,唯此才能以一个全新的身份进入盛唐。李白以其惊人的才情,得到上至道宗司马承祯、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里巷倡伎的青睐,却终究与盛唐对面错过。对李白的一生——天注定——作者似乎有一种宿命论的无奈与叹惜。

三、《将进酒》

从金陵顺流而下,就来到了李白游历的最后一站,扬州。《将进酒》也主要讲了两个故事。李白在扬州结识了高适和董大,然后溯流而上,来到安陆,娶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宛,从此“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语)。

李白在扬州,化名“五蠹人”,散药救治时遇瘟疫的扬州城。为何要化名,因赵蕤曾告诫李白“遇病人,须防失业”,在当时的社会,医卜商贾皆不入流,如果李白因医成名,则仕进之途将完全绝望。

小说中言,李白“散钱三十万”,就是在扬州。李白拿出三十万钱,赠与当时潦倒的将门之后高适。两位伟大的诗人,一见如故,而见证这一胜事的,则是著名乐师董庭兰——就是后来高适诗中盛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董大。欢会中,作者却以上帝的视角,提到三十年后,当年意气风发的两位好友,不意相逢于战场,互为敌手。李白卷入永王李璘叛乱,而前来平叛的唐军主将,正是故交高适。人生际遇,世事沧桑,莫测如斯。天才诗人李白,直至晚年,政治上仍天真如少年,而年过知天命才大器晚成,后来更是封侯拜相的高适则已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来到安陆,娶妻许宛(作者给的名字,史料中许氏并无名字传下),则是该书后半部主线。作者笔下,李、许婚姻,则是道宗司马承祯遥相操作(或者撮合)的结果。在安陆,李白巧遇叔父,由此结识了在安陆的李氏族人,并最终在各方力量的撮合下,在此娶妻安家。

主线之外的旁枝蔓节中,杨玉环、安䘵山等后来搅动大唐天下的人物也在此书中陆续登场。虽然这时他们还远离大唐政治中心,尚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书中也以较大篇幅写了月娘最终大仇得报,却被康居的胡人以迷魂术掠去西域,最终落入当时还叫轧牢山的安禄山之手。在《凤凰台》中退出乐籍的段七娘,仍是重要配角。本书中,她成了“制衣娘子”,在安陆以教授贵族妇女声乐维生。李白大名,随着他的诗被制衣娘子演唱并传授给这些贵族妇女,在他到安陆前,就传到了许宛耳中。

书中也详细写了盛唐的货币制度。经济高度发达的开元年间,却因缺乏铜矿,官钱不足,导致物流不畅,钱贵物贱。应对之道,则是民间私钱泛滥。一枚官钱重铸后,大幅增加铅、锡含量,可得五到八枚私钱,利益极重。而许家,则有数十万官钱,故撮合李、许婚姻的诸多力量中,则有劝说许家将官钱拿来重铸的广陵薛商。在书中,这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加速物流,促进商业繁荣,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这似乎不是简单的“劣币驱逐良币”,其中利弊,对金融感兴趣的读者,似可从此一窥盛唐时的商业状况。

本书中,作者的宿命论似乎更为浓厚。杨玉环将来入主后宫、安禄山即将到来的崛起、月娘的际遇,似乎都是“天注定”。许宛的婚姻,则更充满宿命的味道。在遇到李白前,许宛两次订婚,都因莫名其妙地突然变故而无果,几乎绝了婚姻之心,一意沉迷道家丹药之术,准备孤老深闺时,“天注定”的李白来了。于是,高门贵家之女,最终因“天注定”而下嫁商贾之子李白。而这段婚姻,则是以司马承祯为首的各方势力,力图为李白摆脱低贱出身,铺平上升道路的一次努力。当然,从我们后知者的视角来看,这段婚姻,并未对李白的仕进起到什么作用。

已出版的三卷书,节奏相当缓慢,目前只写到李白二十七岁,刚定居安陆,李白还有三十多年跌荡起伏的生涯,精彩的人生,似乎才刚刚开始。而作者早前宣称该书一共四卷,以这种节奏,不得不怀疑这尚未完结的第四卷,节奏该如何把握,故事该如何抉择?固然作者文笔流畅,文采飞扬,讲故事的能力一流,驾驭文字的功力非凡,但读者也不能不为作者捏一把汗。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往期推荐

图书馆关于端午节开放安排的通知

六·一|这些游戏你玩过吗

世界无烟日|戒烟限酒 健康长寿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馆长邮箱:lib@swust.edu.cn

制作:阅读推广部60892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