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闻无非是回应情绪和提供知识

2018-01-29 青萍鹿鸣

从《南方周末》到《壹读》,马昌博介绍了自己眼中的个人成长、业界生态和传媒巨变。

《南方周末》:用模仿来训练记者

我刚到《南方周末》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它的编辑中心制。派出差、报销,以及记者的考核都由编辑做主。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只会选择他看起来能够完成任务的、最靠谱的那个人。

新人刚进来的前6个月只会让他做一件事,那就是模仿。要求新人按照之前的报道,从采访思路到写作风格全部模仿着去做一次。第一次要达到60分,第二次就要达到70分、80分才算及格。直到有一天模仿得差不多了,我们会突然给你一个特别难的题目,那个就是我们的训练日。

我也经历过训练日,那天我的编辑林楚方给我打电话说要我做一个需要搞定上帝的题目。我是晚上11点接到电话,接着查资料到凌晨三点列出了一百多个可能采访的对象。结果愿意接受我采访的就只有两个人。

采用说故事的方式写新闻

最初《南方周末》的时政新闻基本上处于一个文人论政的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探索。首先就是技术进阶:数据分析和故事化叙述的探索。当时,《中国新闻周刊》做过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报道《常委看戏》,对新闻语态进行了探索,改变以往常见的“新华体”,采用一种说故事的方式写新闻。

然后是进行核心突破和语态革新。核心突破就是采访高官。在2006到2007年,我们要参加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目的就是过去问个问题、递张名片、混个脸熟。在建立这种联系之后,我们做了大量的高官采访,省部级的官员采了至少十多个。其中,语态革新就是找到一种新的写法。《南方周末》也有自己的写法,但这种写法看起来绘声绘色却缺乏节奏感,依旧是用社会新闻的笔触去写时政新闻。为此,我们进行了两种探索,一种是学港台媒体,但是这种“港台腔调”江湖味过重,马上被放弃了。第二是学西方时政新闻写作的语态,简单说来就是引用意象。

最新进行的探索是什么呢?常识化与规律化。后来,我们发现在中国,新闻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回应情绪,一种是提供知识。提供知识,这里举个例子,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做地震的新闻已经非常疲惫了,这时候温家宝总理做出了一个批示,借此我们就做了一个《领导批示的逻辑》的稿子,结果反响特别好。

《壹读》:解释性报道亦能取胜

我们之前说内容为王,我们现在发现内容根本不可能直接卖出钱,但是没有好的内容也是绝对行不通的。内容可以建立与读者的紧密联系,然后让读者为你的周边产品掏钱。

我们的采访量并不大,因为采访并不是我们最擅长的。一个新闻出来之后,我们拼不过《南都》、《新世纪周刊》等,但是我们可以做解释。我曾经做过一期“中央办公厅的细节”,听起来貌似直指核心。但其实是将中央办公厅下面一本叫做《秘书工作》的杂志过去三十年的电子版买过来,把里面的故事拿出来拼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报道,没有任何风险。我们将《秘书工作》整合放在一个公开的媒体流动,它又有了新的价值。

所有有价值的媒介最后所争夺的是时间。我们的对手绝对不是《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我们的对手是微信、游戏等所有可以和我们争抢时间的东西。资本对未来中国的影响会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在未来,任何一个没有资本当量的媒体都很难在这个市场进行拼抢。为什么我们认为微信今后会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渠道,因为它可以精确地告诉我们这条新闻的打开量和阅读时间量,非常精准。


本公号所推送的文章非商业行为,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 交流群 QQ:366039705

  • 审核:李晓诗

  •  主编:陆青红

  • 投稿邮箱:562275875@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平台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