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银四铜!我校学子在第四届“互联网+”大赛中获佳绩!

单行线工作室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6-19

10月13日——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我校共有2个项目入围现场总决赛,分别是“高铁安全卫士——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电磁干扰滤波器”(刘雪阳等,指导教师:姬军鹏、路景杰)、“金银智造”(翟瑞锋等,指导教师:胡海青、邹军涛)。

经过角逐,这2个项目最终为我校夺得国家银奖一项、铜奖一项。我校在本届大赛共获得国家银奖一项、铜奖四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国赛获奖成绩为在陕西高校第四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我校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

参赛项目名称

项目组别

项目负责人

参赛队员

指导教师

获奖

备注

1

高铁安全卫士——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电磁干扰滤波器

创意组

刘雪阳

李瑞堃、刘奕琨、彭翼龙、李韩、林亮、李杨、张兴霞、马志鹏、胡雪利

姬军鹏、路景杰

国家银奖

主赛道

2

金银智造

创意组

翟瑞锋

李祥、陈丹、李芸、石浩、冀娟、樊明东、何青松、马嘉明

胡海青、邹军涛、郑端

国家铜奖

主赛道

3

高压电网监测卫士

创意组

刘康

赵坤、关赵琦、陈一林、李文心、曹蕾、封卓林、张杰、康辉、雍晟晖、任化帅、张雨润

刘青、张晓晖、薛艳敏、杨毅

国家铜奖

主赛道

4

正畸美学新材料——仿生微控陶瓷托槽

创意组

刘照伟

段子豪、张萍、毛梦琛、周婷婷、李欣悦

汤玉斐、郝敏敏

国家铜奖

主赛道

5

“红嘟嘟”柿子单宁——变废为宝 科技扶贫

创意组

胡扬帆

李逸凡、李剑、陈钊、王海蓉、梁英

赵颖娟、杨毅

国家铜奖

红旅赛道



 

项目介绍



01

项目名称:高铁安全卫士——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电磁干扰滤波器


团队成员:刘雪阳、李瑞堃、刘奕琨、彭翼龙、李韩、林亮、李杨、张兴霞、马志鹏、胡雪利

指导教师:姬军鹏、路景杰

项目简介:

本项目团队研制了一种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该滤波器创新性地利用数字化智能滤波技术解决高铁电磁干扰问题,是高铁保驾护航的安全卫士。项目团队先后研发了高速高精度的数字化控制技术、无感器件实现技术、基于阻抗匹配的解耦技术、数字化错周期预测控制技术,使该滤波器在电磁干扰检测精度、高频滤波性能、动态跟踪滤波能力方面的性能得到提升。

数字化控制技术


无感件实现技术


 基于阻抗匹配的解耦技术


 数字化错周期预测控制技术

基于这些研发的技术,项目团队开辟了数字化智能控制轨道交通电磁干扰(EMI)的新时代。本项目团队申请了电磁干扰类专利11项,其中7项发明,4项实用新型,这些专利构成了所研发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技术壁垒。

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主要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行业,它从数字化和智能控制的角度,以超小的体积、超低的功耗闭环动态滤波方式解决了高铁列车在不同地域电磁干扰变化难以抑制的问题,使其具有动态滤波能力,保证了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本项目的数字化智能控制高铁EMI滤波器已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行业领域,成功解决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复兴号”的电磁兼容问题,并被行业内知名网站电磁兼容网所报道。

近年来,我国高铁行业迅猛发展,国际化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到2023年,国内高铁列车EMI滤波器的市场容量将超过65亿元,国际高铁列车EMI滤波器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亿。

中国高铁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依然处于发展的上升期,项目组为中国高铁提供的数字化智能控制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也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2

项目名称:金银智造

团队成员:翟瑞锋、李祥、陈丹、李芸、石浩、冀娟、樊明东、何青松、马嘉明

指导教师:胡海清、邹军涛、郑端


项目简介:

金银贵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行业相对封闭,大多数依然采用手工制造的方式进行生产,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生产效率低;(2)环保问题突出;(3)原材料浪费;(4)产品质量较差。而智能制造是解决上述痛点的重要途径。


针对存在的四个痛点,从原材料提纯、成型和后续处理三个阶段进行解决。

(1)解决思路: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

(2)采取措施:源头治理;过程控制;系统优化。

(3)核心产品:金银原料智能高效提纯工艺、材料及装备;金银产品智能熔铸技术及装备;金银生产流程优化工艺、技术改造及装备。


竞争优势:

(1)缩短流程:与传统制造相比,生产流程缩短一半,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2)成本优势:以金川集团为例,装机总功率不变,银锭产量由0.9t/天提升至1.6t/天;原电解液中,电解黄金由35kg/天提升至46kg/天。银的生产成本降低0.07元/g,每天节约11.2万元,产品售价400万元,36个工作日即可收回投资;金的生产成本降低3.16元/g,每天节约14.5万元,产品售价400万元,28个工作日即可收回成本。

(3)技术优势: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正在审批发明专利2项,核心产品已通过国家电炉质量检验中心检测。

(4)市场优势:与国外类似竞争对手相比,产品性能接近90%,产品价格仅为其1/2,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国内的潜在竞争对手暂时还没有金银智能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

(5)客户优势:已经与中国黄金集团、中条山有色、云南铜业、金川集团等完成1300万元的订单。


项目愿景:

金银智能制造国内市场容量约800亿元/年,国际市场容量约8000亿元/年,每年1.5%-3%递增。目前已通过中试基地和校办公司,实现销售额1300余万元。预计第五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产品毛利率约50%,市场前景光明。

股权融资:

项目内容在行业推广之后,深受用户好评,订单急剧增加,校办公司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急需产业化,按照年产2亿元的产能设计,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组自筹100万元,陕西熔渗重点实验室出资200万元,对外出让7%的股权,融资700万元。



03

项目名称:RobsenNet

团队成员:刘康、赵坤、关赵琦、陈一林

指导教师:刘青、张晓晖

项目简介:

本系统由若干监测子模块,无线路由和服务器组成,其中监测子模块由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无线收发模块组成,负责采集线路温度数据无需外接供电,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与抗干扰力;无线路由克服超高压阻止无线信号传输问题,收集各子模块的节点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远程服务器监控软件通过获得的子站数据对节点温度状态进行数据显示、存储、统计报表,完成越线预警功能。投入运营后可使电网线路实时状况可视化,故障检测定位准确化,提供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04

项目名称:正畸美学新材料——仿生微控陶瓷托槽

项目成员:刘照伟、段子豪、张萍、毛梦琛、周婷婷、李欣悦

指导教师:汤玉斐、郝敏敏

项目简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人们对陶瓷托槽的需求日趋旺盛,对美观齿科修复的陶瓷材料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本产品采用仿生手段结合微控技术,成功制备出与自然牙本色完全一致的高半透性的陶瓷正畸托槽,使其在低于完全烧结温度下的半烧结体具有适宜的强度,良好的可加工性以及较小的收缩率,克服了坯体加工中强度不足、收缩率大的缺点,大大降低了陶瓷加工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本项目制备的仿生微控正畸托槽色泽可控,半透性高,并且具有高硬度,不易磨损,不易变形,尺寸稳定,经久耐用的优点,颜色与自然牙本色一致,可个性化定制每一颗牙,实现了托槽需求的美观,在齿科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巨大的商业前景。



05

项目名称:“红嘟嘟”柿子单宁——变废为宝,科技扶贫

团队成员:胡扬帆、李逸凡、李剑、陈钊、梁英、王海蓉

指导教师:赵颖娟

项目简介:

柿子是富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其年产柿子5万多吨,由于柿子不宜存放,制作柿饼是当地柿子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而柿饼制作需要削皮,大量柿子皮作为废料直接丢弃。

研究发现柿子皮中所含多种单宁成分有很多用途,特别是在吸取异味脱臭方面效果显著,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开发新型天然的除臭产品。

团队收购了富平当地的废料柿子皮,进行了深度的研发与实验,从中提取高纯度单宁,作为主要活性原料提供者,与企业合作开发除臭产品,目前产品应用广泛、绿色安全、效果显著。其它相关产品的开发也在进一步洽谈中。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还会与更多的柿子产地合作,通过“变废为宝,科技扶贫”,为柿子产地的经济发展助力,为扶贫计划助力!


 

大赛介绍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大学举办。此届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色,加强沿线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扩大参赛规模,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和国际赛道大拓展。

大赛全面启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上好一堂全国最大的高校思政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并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吸引各国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赛,建好一个全球双创交流平台。



 

大赛亮点


1. 参赛人数再创新高,一支创新创业生力军不断壮大。

有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和学生数为上届比赛的1.7倍,超过了前三届大赛参赛学生数的总和,实现了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近五年有265万大学生实现创业, 2017年首次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者64.5万人,比2013年增长80%,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1倍,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生机勃勃,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2.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星火燎原,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生动开讲。

教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精心部署、广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着力打造一堂全国最大的有温度的思政课,引导更多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地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一年来,教育部组织在福建古田、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安徽小岗村、宁夏闽宁镇等七地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需求的全国对接活动,各地各高校广泛组织省级和校级对接活动,累计有2238所高校的70万名大学生、14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对接农户24.9万户、企业6109家,签订合作协议42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3.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一套双创成果转化机制持续优化。

第四届大赛搭建了项目路演、投融资全天候对接的线上平台,依托“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组织了大赛优秀项目线下巡展对接活动。推动800多位投资人和企业家为大学生提供投融资服务和创新创业指导。依托大赛,将高校的智力、技术、文化资源与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金融、市场、社会资源精准对接。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激活高校专利资源,鼓励师生共创,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产生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4. 大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一个全球双创交流平台逐步形成。

大赛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教育先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面布局。第四届大赛进一步拓展国际赛道,成立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联合美国职业和就业协会、加中友好基金会、英国启迪等单位联合举办多项海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北美、欧洲等地区近50个国家的670多个项目参加国际赛道,美、英、法、日等国包括国内近70所知名高校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并联合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校联盟,构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为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贡献中国经验。


近期精彩回顾:

凝聚共识,谋划发展,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再深入 | 新时代@教育

今日放送:最美西理大片......

收假三天了!你的假期综合症还没治愈吗?!

800人倾力付出,30000人同时观看!这场晚会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信息来源:教务处 微言教育

排版:仵潇潇

编辑:彭雅兰

责任编辑:张明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