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人物||砥柱中流篇(一)


他们是任劳任怨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恪尽职守、孜孜不倦,让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熠熠生辉,他们有无私奉献的情怀、有热爱事业的激情、有深爱学生的真诚。他们是书山学海的拓荒者,是有崇高精神的耕耘者,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01梁严冰

立德树人站讲坛 不忘初心育新人


梁严冰,男,汉族,1970年11月生,陕西延川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及重点项目3项,其他厅局级以上项目6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其他政府奖励6项;在《党的文献》《南开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 。

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梁严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9年入选全国优秀教师名单仅有1432人,梁严冰作为我校优秀教师代表能成功入选,获此殊荣,充分说明他在教学与科研上的突出成果和卓越贡献。

精于教学   勤于科研

作为一名具有28年党龄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30年的高校教师,梁严冰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坚持以知促行、以教化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固本铸魂。教学中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精心备好每一章课,讲好每一节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他针对授课学生的不同,积极探索授课的技巧、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评教:“梁严冰老师讲课内容丰富充实”、“学养深厚”、“知识广博”、“梁老师将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得生动活泼,我们喜欢听!”他先后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6年影响力提名人物”。

教学工作之余,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及重点项目3项;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南开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党史研究与教学》《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受到学界好评;2015年获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2019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推动教学改革  开辟“第二课堂”

梁严冰担任教研室主任以来,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自觉实践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改革的新途径。2018年以来,他积极指导学院青年教师参加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在他的努力与推动下,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省内外好评,《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及新华网等媒体专题报道,学院也成为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严冰2015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在实践教学方面,梁严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暑假及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参观、考察,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连年获校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梁严冰是学校“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团成员及支部书记,他积极、及时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他还全程参与陕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并担任思政导师,为全省大学生讲述“延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情系陕西   献言献策

梁严冰积极献言献策,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身为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积极参与学会事务。梁严冰参与制定“十三五”陕西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工作,积极搭建高校学术交流平台,切实为改革实践提供服务;为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基地讲授“历史智慧与政府管理”课程,大力弘扬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理念,2012年以来为县处级以上学员授课16次,培训人数近800人次,效果良好,得到好评。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陕西人,梁严冰始终情系方志事业,积极服务和推动方志工作。2012年,陕西省方志办积极倡导与高校合作,发扬专家学者修志的优良传统,在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遴选了几位教授,负责《陕西省志·著述志(1840-1949)》等三部志书的修撰。他出色完成工作,并被陕西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02邹学文

教育是坚持不懈的爱与奉献

邹学文,男,湖北荆州人。1976年生,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教师,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讲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复变函数等(本科生)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应用泛函分析、线性泛函分析、积分方程等(研究生课程)。近几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60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克服困难担使命

我校近年来招收了一批生源地在新疆的考生,由于基础教育不平衡,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和所在班级同学共同学习时,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各门课程学习比较吃力,特别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在2015年秋季学期新生入学后的不久,学生处的老师通过院系的安排,请邹学文去给这些新疆民族班的同学们(单独编班)(简称民族生)辅导高等数学知识。

从四年前开始至今,除了一个学期外,每个学期邹学文都利用周六上午或者周日上午的休息时间讲课,有十多次还是在晚上去给学生讲课。期间,邹学文遇到的困难不少,有好几次他都想推掉上这门课,然而当他再看到新疆民族班的孩子们克服各种困难,对学习满怀热情,以及他们对学校的热爱,都让邹学文深感做好这一工作的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他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

深入交流做朋友

刚开始讲这个课程的时候,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办法,学校的短期目标是让参加课程的学生期末考试能够合格,但邹学文还是希望通过这一课程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的美,从而爱上高等数学这门课,而不是害怕学习高等数学。同时邹学文还利用复习数学知识的契机,学习、宣传民族优秀文化。他在讲奇、偶函数时,会说到对称,顺便介绍汉字的对称美,汉字简单优美的特点让民族生也能够喜欢我们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在讲函数的周期时,邹学文会简单地介绍我国历法知识,以及中国历法与阿拉伯历法的异同。好几次古尔邦节,他都向同学们祝贺节日,并学习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对老师不再有生疏感,新学期一两次课后同学们就把他当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学生成为朋友的邹学文不断地关心、关注民族生的成长。当中央电视台报道他们帮助新疆老人到西安就医的好事时,邹老师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不断探索促改进

在给民族生上课时,邹学文也逐步认识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他采取了温故知新,反复复习的方法。他意识到中学知识对学生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其中有一个学期是45学时,他几乎用了三周(9学时)时间来复习中学知识,主动调整了教学进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许多同学感到学习高等数学不难了。邹学文说:“只有降低了门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过去,才能够逐渐培养出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自信心,从而能够帮扶到根本上。”

每一年的学生都不相同,也都各有特点,邹学文也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帮扶班的进度大约是每一章4个学时,上下册各有30学时,比正常的教学计划多了三分之一的时间,邹学文采取的授课方式是提纲式地串讲复习,然后做一些练习题。从全部由“老师讲”到“让学生用部分课堂时间练习”的教学方式改变,虽然使邹学文课后改作业的工作量增加了,但采用这个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吸收消化当堂知识,当年的学生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材施教提成绩

每年的新疆各民族学生都有三、四十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需求也不同,虽然帮扶班的目标是考试合格,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扎实,热爱数学。如何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够在班上有收获,而不是觉得这个班他们不用来上课,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每年第一节课,邹学文都会留下学生们电话号码和QQ号,让他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随时提问,而每次下课之后,邹学文都会留下来进行答疑,及时解决同学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扫清学习障碍。

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邹学文也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比如,每年9月10日,一般人都会想到是教师节,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这一类知识的积累传授,潜移默化到帮扶班的学生,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身心更加健康。每次临近考试,民族生的答疑工作更加繁重,邹学文总能够平心静气地答疑解惑,尽量消除学生担心考试不及格的焦虑,使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03宋雨晨

不忘初心担使命 不负青春育桃李


宋雨晨,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外语二部副主任。2016年被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树立为“两学一做”典型,2018年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从教至今,教学效果突出,共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级教学比赛特等奖2次、一等奖1次。曾获2016年度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度西安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并于2019年入选西安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多次担任“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口语考官,并受邀为其他高校进行教学示范课及分享比赛经验。主持横向课题1项,纵向课题1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期刊、国内外会议论文共计10余篇。

不忘初心 加强学习

理论学习是一名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宋雨晨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主动投入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溥峰曾对宋雨晨说:“你是我们树立的‘两学一做’榜样,这是大家对你的肯定,但也意味着你要更好地履行一名党员的职责,为人民服务。”宋雨晨同志一直牢记着这些话,她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积极参加院党委组织的赴甘肃会宁参与“重走长征路·信仰再加油”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与策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英语翻译研讨会,把主题教育活动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辱使命 推动工作

教师的初心,就是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真正将自己所学,教授于学生;而一名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向国家输送人才,让他们能够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宋雨晨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教学的三个环节上持续付出汗水。首先是扎实备课。在每学期开始前多维度地熟悉课本,根据课本内容的重难点,参考大量精品课程教案,有针对性的为课堂教学编制一套完整的课件,收集相关资源,丰富课堂多样性,随时更新课件内容,保持讲授内容的时新性。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兼顾难易程度,保证不同水平的同学都能够得到锻炼。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基于“浸入式”语言习得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最后一环节,实时跟进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帮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夯实英语基础。

对于教学能力,人外学院的老师无一例外都对宋雨晨交口称赞。“教学小能手”“获奖达人”是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不负青春  关爱学生

作为长期从事一线公共外语教学的教师,宋雨晨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德育目标之一——课程思政。在备课过程中,宋雨晨挖掘提炼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借助优质网络资源,主动利用课外时间甄选将“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资料。用英语这个媒介,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宋雨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把“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

课堂上,宋雨晨是学生们的宋老师;而在课下,宋雨晨是学生眼中的“知心大姐姐”。曾有一名男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经常翘课。宋雨晨第一时间和他的班级辅导员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后,她约谈了这位学生,耐心开导的同时,对他的英语学习做了细致的规划,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挫折。自此以后,他端正了学习态度,并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04张杰

扶贫献爱心    济困送温暖

张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教师,2006年入党,2016年1月在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2018年6月任软件工程系科研主任。承担软件171班为期4年的班主任工作并获得“优秀班导师”荣誉称号。

“从年龄上讲,张老师是我们的大姐姐,但她却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呵护着我们的成长,她总会跟我们开玩笑说自己竟然有36个这么大的孩子。”软件171班的班长郭梦龙如是说。“刚开学那阵子,张老师总是下班后从金花赶到曲江,到宿舍与班里同学一个一个认识,一个一个熟悉,了解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喜好和特长、每一个人的家庭情况。”这位老师就是张杰,她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一名年轻的女教师。

让贫困学生树立起自信

张同学是一名来自山西的贫困大学生,大一时学习成绩优秀,2018年在大二时转到了计算机学院。他说:“在办理转专业手续那阵,张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办理流程,给多个部门打电话进行协调,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刚转到计算机学院,张同学一方面感到“人生地不熟”,另一方面因为家庭贫困及父母离异,不爱跟同学们交往,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张杰看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利用下班时间跟张同学谈心。在准确掌握他的实际困难后,张杰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包括张同学在内的多名新生尽快与大家融为一体,树立起自立自强的信心。为了解决张同学的实际困难,张杰还主动联系系所其他老师为他提供了一个助研岗位,让他能够学到更多专业相关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张同学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他知道作为本科生能够和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已经是很幸运了,他再三拒绝领取助研津贴,但张杰还是耐心说服消除了他的顾忌,按月向他发放固定的助研津贴。“我定当更加努力,不辜负张老师的栽培和帮助,好好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是张同学在写给张杰感谢信上的话。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生

王同学是一名来自河北省的贫困大学生,从小与父亲两人相依为命。除了寒暑假,其余时间因为不舍得车费的原因很少回家,张杰知道后总会在过节的时候将家里的水果、点心带给王同学,并鼓励他好好学习。

2019年暑假,王同学的父亲因胃癌不幸去世,这对于他无疑雪上加霜。虽然在这之前,学校就为他落实了贫困生救济政策,给予了一定的困难补助,但对于困境中的他还是帮助有限。是继续上学,还是辍学打工养活自己,何去何从?王同学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艰难的选择之中。

“此刻,是张老师向我伸出了大爱之手。” 王同学说,“张老师得知我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叫我按时到学校来。张老师说再大的困难,学校都会帮助你解决的。”开学后,张杰除跟辅导员还有校资助办沟通外,还以孤儿扶助方式对王同学进行了帮助,并同样给他提供了一个助研岗位,让他能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补贴生活开销。“遇到张老师这样的好人,我是最幸运的。”王同学说。从此以后,王同学对张杰完全敞开了心扉,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疑问都会和张老师沟通、交流。

让贫困生更阳光地成长

小雯同样是软件171班的一位贫困大学生,但因为刚入校不能适应大学生活,选择了休学。因为孩子心理、情绪上的问题,小雯的父母措手不及,这个时候,“张老师出现了,是她给了我新的希望” 小雯说。在小雯休学的这一年里,张杰不仅帮助她走出消极情绪,还帮助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她早日回归校园。2019年的秋天,小雯终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回到了课堂。

嘉嘉同学是计算机学院16级的建档立卡贫困生,也是张杰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张杰长期保持与嘉嘉的家庭联络,经常对她嘘寒问暖、交流谈心,及时掌握嘉嘉的思想动态,解决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困难,除赠送一些生活用品外,还特别关心嘉嘉的学习和成长,给她推荐了很多与学业、个人成长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课外书籍,鼓励她自强自立。嘉嘉也不负众望,连续多年被评为尚真笃学先进个人。嘉嘉说:“张杰老师不仅是我专业课上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她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她的爱心,让我深切地感到了社会的温暖。”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05贺爱华

大爱育芳华  耕耘铸师魂

贺爱华,女, 1981年5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2010年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子校附中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2013年至今兼任年级组长。目前是子校七年级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年级组长。她将“创学习型班级、创文化型班级、创自主管理型班级”作为班级建设的长期目标,坚持培养学生能够在学习上自强不息、力争上游;在作风上文明礼貌、独立自主。

全心投入、成绩斐然

为了能全心投入工作,贺爱华将仅几个月大的婴儿托付给爷爷奶奶,将上四年级的儿子也锻炼成了小大人,早早学会了自己做简单的早饭,整理书桌、房间,自己上下学。为了不耽误工作,为了新初一在碑林区统考取得优异的成绩,贺爱华把原本该做的手术一拖再拖,无怨无悔。

教学中,贺爱华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曾先后参加国培5次,多次积极参加碑林区、校内、组内教学赛教活动, 2012年获校级观摩课优胜奖;2014年获碑林区“教学能手”赛三等奖;她所带的班级在2015年被授予“共青团碑林区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年被评为碑林区先进班集体;先后在国家级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2014、2015、2016年终考核优秀;2015年被评为优秀党员。

她担任年级组长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富有新意,敢于组织、勇于承担。历届年级组师生相处融洽,她所带2015届毕业生升学率开创了子校新高,20多人升入省示范高中;所带2019届毕业生总升学率84%,超出西安市录取率23.4个百分点(2019年西安市普通高中录取率60.6%),80人升入省示范高中,30人升入五大名校。获得了广大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白天鹅、丑小鸭”都需要爱

作为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重。无论是军训还是早操,无论是课堂还是课间,贺爱华坚持与学生一起学习、训练、跑步、劳动。对于初一新生,既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指导他们正确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让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初二学生,正值叛逆期,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正确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于初三毕业生,学习压力空前增大,面临的不仅仅是无数个挑灯夜战,更是能否升入高中,能否升入理想高中的心理煎熬,而这些都需要更加艺术的班级管理。贺爱华用她的真情付出,她的爱心和耐心滋润着每个孩子,每个阶段,她都会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前预防、正确引导。她总是说:“一个班50多个人,哪能个个优秀。“白天鹅”要爱,“丑小鸭”更需要爱。”她所带班级的孩子们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积极向上、努力奋发、阳光快乐的莘莘学子!

作为英语老师,贺爱华始终如一地潜心提升业务能力,无论多忙总是积极地去参加教学进修培训,及时地带回新思想、新方法。她总是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利用孩子们好动、爱表演的天性,鼓励孩子们制作精美的道具,在同桌之间进行对话练习,使对话内容更加生动、真实、灵活、开放,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总是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安排趣味比赛环节,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掌握英语的成就感。一名初一新生原本不爱学习英语,一段时间后却高兴地给家长:“我喜欢上贺老师的英语课,因为她的课堂里有故事、有歌曲、更有知识。我们唱着歌、听着故事就学会了。”

学生有困难时贺爱华会倾囊相助;犯错误时她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外活动时也常常能见她与学生们一起谈笑风生。每每看到她自然又娴熟地帮学生整理衣领、拉衣链、系鞋带时,就能感受到她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家长们都说:“把孩子放在贺老师班里很放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贺爱华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教育园地中耕耘,她也一直以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光荣和自豪。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近期精彩内容回顾:

初心人物||老骥伏枥篇

10年,150项国家级奖,他们用心追逐飞翔之梦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这位西理工校友了不得!

赞!我校又有5位教师入选这个名单!

  党委宣传部 单行线新媒体工作室  

信息来源:各单位

排      版:栗雯绮   吴苗苗

 编      辑:张鹏鹏 

责任编辑:张   明

审      核:王   辉    王凌云


投稿邮箱:

1283578817@qq.com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官微(XUT1949)


我就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