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名单发布,他们入选!

宣传部新闻中心 西安理工大学
2024-08-28

日前,学校印发《西安理工大学关于表彰202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32名教师获得“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32 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邹军涛、宫溢超、李文斌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刘永、王姣、毛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尚婷、杨莺、史静

水利水电学院:周蓓蓓、李家科、孙帅辉

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马利娥、范彩霞

经济与管理学院:聂钰、黄瑞

理学院:王伟、钮金芬、陈娟娟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王冕、田晓蕾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战敏、朱磊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韩铁林、王振山、韩群柱

艺术与设计学院:赵新平

电气工程学院:孙向东、杨磊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徐昕

体育教学部:鱼飞

工程训练中心:李余峰


教师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立德树人,在西理工,他们以赤城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展示了我校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我校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官微将对上述32名先进个人的教书育人生动事迹分期进行宣传报道,一起来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邹军涛

敦良之质种桃李 

仁爱之心育英才


周一上午刚刚给课题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开完周例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邹军涛立即驱车前往曲江校区,为本科生讲授《合金及熔炼》课程。他的每一个工作日都是这样,排得满满当当的。从教二十二年来,他一直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儿璞玉,只要尽心雕琢,定能璀璨夺目。”“一站贯通式创新教育”的学生培养模式是邹军涛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以育人为本,带领科研团队从本科生中选苗子,纳入科研团队进行培养,为学生制定长期培养规划。在这种培养模式的帮助下,学生完成了从“本科成绩中下游”到“硕士期间成果丰硕”,再到“博士期间2021年取得我校‘互联网+’创新大赛首个国家金奖”的跨越。时隔一年后,他再次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2023)。近五年,经他指导的研究生发表SCI一二区论文1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金奖(一等奖)超过10项,在校研究生实现学业奖学金100%覆盖。这些学生们的成绩凝聚了他长期培养的心血,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收获。除了“言传”,“身教”也是邹军涛育人的重中之重。作为“三秦学者”科技创新团队和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2023年,他几乎是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才回家。天道酬勤,他先后入选“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首席科学家,在过去的一年与团队师生一起努力,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陕西省“两链”融合企业(院所)联合重点专项等,还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公司、西电集团、西部超导、西部材料等企业合作,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他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帮助学生们树立了“科技强国、强国有我” 的远大人生目标。邹军涛一直认为,大学老师是为国家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专业人士,大学老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是其所在大学教育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这所大学培养的人才水平的衡量标尺。“已过不惑之年,实质是不被物质世俗的东西所迷惑,有幸生活在国家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做好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意义非凡,近期‘三全育人’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起点,我愿意继续在西安理工大学再发光发热二十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宫溢超
教之以爱、育之以诚

自2017年入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宫溢超便承担了《材料科学基础》等核心课程的教学重任,他深知,这些理论知识如同宝藏,只有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闪烁出璀璨的光芒。他倾尽心血,为每一堂课精心策划,搜集各种生动实例和丰富素材,独创的“案例切入-实战衔接-价值导引”教学模式,仿佛一把金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在他的课堂上,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督导老师这样评价他:“板书工整,字迹隽秀,能采用启发式教学,讲课有吸引力,是众多青年教师中板书最好的一位。”作为本科生导师,他坚持“教之以爱,育之以诚”的原则,他深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和精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他耐心引导学生们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他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与科研竞赛,并精心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发表了高水平论文。他所带的材192班不仅学习成绩在全院中名列榜首,各类竞赛评优获奖率也高达96.3%。在考研和就业的道路上,他同样是学生们的坚强后盾。他主动联系优秀校友,组织经验分享会,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材192班的考研录取率高达80.8%,多名学生考入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特别是西6-634宿舍的周腾飞等6名学生集体考研“上岸”名校的故事,被校内媒体广泛推送报道。教书育人之路漫长而充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份使命和责任,他希望引导他们成长,与他们同行,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文斌

将教案变学案

将说教变力行

与学生共成长


2019年7月,李文斌博士毕业来到西安理工大学,被安排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材191班的本科生导师。经过与全班同学的逐一沟通,他发现这是一群非常懂事且稳重的孩子,但也暴露出一个大的缺点“无所谓”,对挂科、四六级、奖学金等事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传统的奖励式、惩罚式、激发式育人方式发挥的作用很微弱。针对这一问题,他反复思考、琢磨、探索、实践,总结出了“树立个人大梦想、着眼四年大周期、明晰学涯大任务、坚定学习大信心”的育人思路,并将每个人的梦想、计划、措施、节点等信息详细记录在了他的工作本上,将学生的成长与自己的成长连接在一起,相伴而行、共同奋进、一起成长。尽管大学四年全班同学的整体成绩一直处于全年级中等水平,尽管在大一一年就有50%以上的同学有过挂科,尽管他们的大学生活一多半是在疫情中度过,尽管他们也对自己的梦想有过怀疑,但在他耐心的引导与陪伴下,同学们从未放弃过行动,终给大学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83.3%的考研升学率,100%的就业率!在接受陕西电视台采访中,作为导师的他满满的喜悦和骄傲。在育人的道路上,他的思考与实践并没有止于本科生导师,他同时担任了能材系的副主任和新能源材料师生党支部书记,提出了“以党建为思想丝线,网联教学、专业、科研”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出了“党建‘德’育人,科研‘才’育人,教师来引领,师生共进步”的“党建+科研”育人体系,“本-硕-博学段贯通、跨年级课题实践”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路径,和“1心2面3向、实践育人”的实习新思路。李文斌这样诠释自己教书育人的准则:“面对零零后,与学生做朋友,将教案变成学案,将说教变成力行,怀着一颗时时放心不下的心,与他们共同成长。”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刘永
以智启思、以爱育人

“能以学长的身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专业知识、分享大学生活经历,是我感到最幸福快乐的事。”留校执教近15年的刘永老师,总会对工业工程专业第一次上他课的同学这样说。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届届相传的专业情缘,成为刘永老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强大力量。刘永,我校工程194班的本科生班级导师。在首次新生见面会上,他为新同学们分析了高中和大学生活的截然不同,强调了自主性和自觉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热情,希望大家在大学生涯中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学业导师,他告诉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仍然是学习,时刻不能懈怠。”他提倡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会定期排查,通过单独指导、同学帮扶及班委监督等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克服困难,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当大四的第一个学期来临,刘永老师便会将工作重心转向就业指导。他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求职简历,并给每位同学的简历提供了修改建议,启发他们深入挖掘自身的实践经历,使简历内容更为丰富,充分展现个人优势;他积极为学生联系优质就业岗位,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四年学业结束后,班里有3位同学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全班同学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专业任课教师,刘永老师始终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更新教学内容、改版实验指导书;探索项目式教学方法,加强过程考核;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将课程实验搬到了网上;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保持良好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项。此外,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2023年度指导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3项,受益学生22人。“以智启思、以爱育人,让同学们学有所获、行有所为,这无疑是老师最荣耀的成就。”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王姣

三尺讲台塑人生

躬行耕耘育人才


牢记使命,潜心教研,竞赛引领,实践育人。王姣老师所带的课程是一门工科专业的基础课,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是学生打基础、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学习的探索适应阶段,王姣老师坚持宽严相济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作业全批全改,通过QQ群随时随地答疑。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她积极践行实践育人,指导学生参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陕西省大学生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12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7项,通过竞赛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赛促教,教学相长,以生为本,师生同行。“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提升教学水平,王姣老师主动参加各类教师教学比赛,珍惜每一次锻炼提升和检验能力的机会,获4项教学比赛奖。在担任车辆192班级导师期间,她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主动关心了解学生,常常以朋友和学姐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利弊,引导他们向上向善。通过班导师的工作,王姣老师体会到只有真正地融入学生群体,才能做好学生工作,才可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王姣老师看来,教书育人就是将一切美好的、正能量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给予他们成长需要的养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责任心、爱心、耐心和进取心,需要有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追求,她愿为此奋斗终身。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毛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每每看到学生青春、开心、自信的脸庞,我也不自觉地微笑着。”这是毛锦身为教师最满足、最幸福的时刻。“学生的身体好、心态好、状态好,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模样。”想起在学生时代,自己获取了新知识或学习了新技能之后会很开心,所以在站上讲台之后,毛锦老师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为了讲清楚内容,她课后一遍又一遍深耕知识点;为了课堂更具吸引力,她积极从老教师那里学习教学方法和经验。有一次,督导听她讲完课后对她的评价是上课非常自信,她开心地分享道:“我准备充足了就会自信,学生听课的状态就是轻松的,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课堂效果就会提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毛锦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方式予以指导。对于进度缓慢的学生,耐心询问原因,和学生一起讨论之后的策略,并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如期完成内容。有学生存在懒散行为时,她及时指出,并督促学生约束自我。对于认真努力的学生,会细化方案查漏补缺,以提升学生的学业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毛锦老师的个人目标。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注重提升自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她更是满腔热情对待着学生和教学。她始终坚信,学生时代的知识汲取和自我培养能力,是人生路上的坚定基石。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尚婷
爱是走进学生心灵最近的路

作为2023年度西安理工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尚婷老师从教十五年来,在三尺讲台上不懈追求、真诚奉献,不断享受身为人师的职业幸福。她说,教师的工作看上去好像是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做着重复的劳动,然而对老师来说,每节课都是新的开始,上好课需要全新的知识更新、多样化的智慧创新。愿为长青笔,遍写育人经。尚婷表示,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将复杂、枯燥的知识内容变得精准简洁、生动易懂,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的精华;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将科研中实际问题和前沿动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眼界大开,激发了其挑战新知识的激情;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研讨,鼓励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尚婷倡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创新,成为综合能力高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她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她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主持完成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以及2项校级教改项目,在研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任职以来,她本人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协助指导8名,目前在读6名。她坚持“问题引领、创新驱动”的科研理念并注重将研究内容和成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人才培养特点和风格。近年来她带领学生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横向项目4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身为一名教师,尚婷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她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她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想尽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上过尚婷的课学生都这么评价,“尚老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是我大学遇到最温柔、最负责任的老师,教学上挑不出任何毛病。”“尚老师人好心细,对每一个学生都很负责。”她对学生的爱,学生都能感觉到。良师育人,担当作为。尚婷始终保持谦逊和敬业的态度,她坚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心去做,用爱投入。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莺

教书育人,点燃未来

启智润心,引领人生


“教书和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帮助学生获取学术成就和专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是2023年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杨莺对教师使命的感悟。“要让课堂的每一分钟有意义,每一个环节有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始终追求卓越是杨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每次上课前,杨莺老师都会仔细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她负责的半导体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想尽办法给理论教学设计小实验,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东西。“我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展示,把半导体基础理论掌握得更加扎实。”比如,在讲解“半导体掺杂”的内容时,她会亲自端着测试设备来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会掺杂后半导体的变化。杨老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内容丰富。“杨老师的课堂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书中的知识,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这是一位上过杨老师课的学生对她课堂的评价。用心教学使杨老师多次在教学比赛中斩获奖项,其中包括获得电子信息类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全国一等奖,以及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半导体物理》这门课程也在今年顺利获得了陕西省一流课程的认定。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杨莺老师已经担任了4届本科生导师。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杨莺老师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杨莺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部分学生还成功保送研究生。在学生的求职路上,杨老师总是能耐心陪伴,给学生们介绍以后的就业方向,推荐就业单位,鼓励学生积极求职,最终找到心仪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播种希望的行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未来的种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杨老师认为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成功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史静

做好花匠

静待花开


“教育,是一场温柔与爱的坚持。用心做好雕塑者,雕琢每一块璞玉;化一叶扁舟,送追梦者到达理想的彼岸。”从事教育事业15年,这是史静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她说:“我希望我的三尺讲台,能助力同学们的半程梦想。”史静获评我校2023年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任教以来,史静承担了《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与Matlab程序设计》等授课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拘泥于课本,以理论支撑实践,陪伴学生从知识到应用,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知识转化。史静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用来点燃的火种。”她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看见大家完成创意程序的设计,我特别兴奋,止不住地夸赞。”拨开前途迷雾,要做照亮心灵成长的引路人。要说史静最欣慰的时刻,是她的学生们喜报频传的时候,“静姐,好消息,我拿到那个offer了!”“老师,我考研上岸了!复试时多亏咱们的比赛,让学弟学妹好好做!”每当这个时候,史静都觉得很有成就感,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史静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项目选题时,她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认真斟酌每一项选题,“科技不是冰冷的,每个创意都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才是科技的意义,我们理工人也有温柔心呀!”在团队分工时,她相信每一颗种子与泥土共荣,汲取能量,才能岁物丰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希望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就是最棒的团队!”在项目探索时,她与学生一起讨论,全力付出,是同行者也是引路人,“我理解备赛过程中学生的状态,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欢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更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但只要用心去做,全力去支撑,问题就总能解决。”史静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在挑战杯、“互联网+”和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史静有时会是严厉的老师,有时会是可倾诉的知心姐姐,有时也会是他们学习竞赛中一路同行的伙伴,“不管我承担哪个角色,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正是因为这些,让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更加用心耕耘。做好花匠,静待花开。
水利水电学院周蓓蓓

笔耕砚田勤为贵

心启德苗善作先


初入教坛,周蓓蓓怀揣着自小对教育工作沉淀的热情,渴望将其所学、所见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予学生,期盼每一个学生都能参考她的期许和规划,逐步成长成才,成为最好的自己。周蓓蓓坚信,教育之路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的是一场心灵的交融、交流与交锋,是智慧与智慧之间无声的较量。若只是单方面灌输,注定是徒劳无功,甚至可能两败俱伤。她始终深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渴望老师用那超凡的能力,引领他们走向更好的自己。周蓓蓓认为,要按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特点和成长背景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内在潜力。因此,她尝试用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如脱口秀、诗歌、快板等,将枯燥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学生们的记忆;通过组织抢答竞赛、角色扮演等游戏,在寓教于乐中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她善于建立帮扶合作小组,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此形成互助监督的良好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专题辩论、双创竞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除了关心学业,周蓓蓓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科研心得,她常常利用周末或午休时间,与学生倾心交谈,了解困惑和烦恼,给予及时的关心支持,即使毕业多年的学生,仍喜欢找到她倾诉心声,听取建议,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作“知心姐姐”“蓓蓓姐”“励志姐”。“周老师对我们指导不仅是学业上的,更是在人格塑造、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这是学生对她的评价。
水利水电学院 李家科

以真情教书

用真心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第一要务,要以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这是李家科从教25年的教师观。李家科,教授、博导,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市政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省级高层次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水分析化学》《特种废水处理工程》《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等本科生课程,《环境生态水文学》《非点源污染与控制》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认真负责,重视学生的反馈评价,并及时改进和提高,获得学生好评。获批陕西省一流(精品)本科生课程2门、校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建成了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案例库。主持省级教改项目4项(含重点项目2项),主编本科生、研究生教材5部。近年来指导的5名本科生毕业设计被评为省级学会或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李家科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构建出生态水利、环境类研究生“知识为根、创新为魂、素养为翼”的“333”培养模式,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累计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98人,培养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9人次、校学业奖学金42人次,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8篇。李家科通过近年来的科研服务,创建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生态水文示范点沣西新城等基地为依托的“产-教-研-创”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用于本科生、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入选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学生培养过程中,我始终要求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我从心底里为我的学生和事业感到自豪和骄傲,未来我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贡献力量。”
水利水电学院孙帅辉
点亮智慧之灯,引领未来之路

自从踏上高校教师岗位的那天起,孙帅辉就一直在探寻“如何才能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孙帅辉,现任水电学院动力工程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近年来,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顺利获批第二学位;抽水蓄能与储能专业获批西安理工大学微专业;动力系“西部水电能源虚拟教研室”获批陕西省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每一项成绩背后,都有他默默奋斗的身影。从大纲制定到教案编写,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他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致力于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主讲的本科生课程《风工程空气动力学》理论性强,难度大,于是他结合我国的风力机、水轮机及大飞机等大型装备的研发案例进行教授,帮助学生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小组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打造出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作为核心人员,他承担的研究生课程《流体机械流动理论》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孙帅辉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在他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期间,不断帮助学生寻找自身兴趣点,激发求知欲望。他积极带领班级学生参加课外创新竞赛,设计模型、开发样机、申请专利,指导学生宁海琪、王雄力等获多项国家级A类科技竞赛奖。在研究生培养中,他始终践行“激发兴趣,方得学真”的理念,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职业规划因材施教。研究生武鹏波动手能力强,他就结合研究方向给武鹏波安排试验类的研究题目,指导其在研究生阶段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科技竞赛屡屡获奖;闫思娜博士是孙帅辉协助罗兴锜教授指导的,博士阶段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获第五届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如何引领学生的成长之路”的课题上,孙帅辉充满信心和动力,这是他对一届届学生不变的承诺。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真正做到为学、为事、为人他们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致敬“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向他们学习!点赞!西理工教师!

END

组稿:陈晓芳 彭雅兰 王硕 王端藓

编辑:昝葳

责任编辑:彭雅兰 王硕

审核:陈梅 李博



图文由 单行线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西安理工大学(XUT1949) 竭诚期盼热心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单行线工作室投稿邮箱:news@xaut.edu.cn校报投稿邮箱:xb82312248@163.com校广播台投稿邮箱:2198512819@qq.com
为西理工点赞!在看!养成习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安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