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解印度 | 民族和语言

印度通 印度通 2019-11-07
关注印度通 收藏印度营商生活好助手

民族

印度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十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包括印度斯坦族(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 族(3.9% ),马拉雅拉姆族(3.9% ),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 锡克族(2%)等。由于历史原因,印裔华人数量极少,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微小。华人居住较为集中地方主要在加尔各答等地,主要从事皮革加工、餐饮等行业。


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


种姓制度


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


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


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


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语言


印度1941年宪法343条第一款规定,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宪法343条第二款规定,保留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至1965年,并授权议会通过修改法律延长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的使用。1963年,印度通过《官方 语言法》,明确1965年以后,英语仍将继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并规定政 府在发布决议、通告、报告、新闻公告等文件时,将强制使用印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口印地全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约30%人口使用;其次是英语是全国性通用语言,也是在政治和商业交往中主要使用的语言。当地有多家大型英文日报,政府文件绝大多数使用英文。此外,官方承认的地方性 语言还多达20余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