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印度韩寒”

尘雪 印度通 2019-11-07


奇坦·巴哈特居住在孟买宝莱坞明星云集小区。


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提到根据他的处女作《五点人》改编而成的宝莱坞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又名《三个傻瓜》),很多中国年轻人都很熟悉和喜爱。


对印度年轻人来说,奇坦·巴哈特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印度的中国人称他为“印度版韩寒”。


43岁的他(生于1974年)已出版6本小说和一本杂文集——最新作品是2014年出版的小说《半个女朋友》,在印度名气颇高,他是印度拥有读者最多的英语作家。


据印度媒体统计,他的小说《两个邦》每20秒卖出一本,而《我人生中的三个错误》则每17秒就卖出一本。他在2010年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几乎所有奇坦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我采访他时,他正在将根据他和妻子的婚恋经历创作的小说《两个邦》改编成电影。记得2014年《两个邦》上映时,在我住处附近的电影院的售票窗口前那个广场上,排着曲曲折折的长队,以至于这块区域被堵得水泄不通,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呢,一打听,原来是兴奋的奇坦粉丝们正在购票、准备观看这部他们期待已久的新片。


娱乐不比文艺档次低

我采访奇坦的时候,是2012年11月,那时的孟买天气仍旧炎热,宛若盛夏。跟他的助理约定到他位于孟买市郊的工作室进行采访,这片“富人区”居住着不少宝莱坞的电影人,这里的房子都分外漂亮,家家庭院被绚烂的三角梅点缀着。


当我满怀期待地见到他时,或许是因为工作太多经常熬夜,他的胡须根花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他的大牌表现(肤浅的回答和急匆匆地结束采访)与跟宝莱坞合作而沾染的浮躁气质,让远道而来的我有些失望,难怪印度纯文学作家贬他为“非常糟糕的作家”呢!


但冷静地想一想,他还真跟韩寒有诸多相似点。例如:他用文字痛诉印度的不公正、腐败、贫穷、落后;他敢于冒险,放弃多金的投行工作而专职从事写作;他同样被称为“青年偶像”、印度年轻人的代言人——他定期给印度主流报纸(英语和印地语)写专栏普及常识,并四处向年轻人演讲。


他说:“我以我接触到、影响到和触摸到的印度人的数量来衡量我的成功。”他自谦远没有“青年偶像”那么完美,但也尽最大可能利用自己现有的地位和名气来努力改变印度。

韩寒有商业团队,懂得营销,奇坦也不例外。他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其创新的图书营销策略被印度媒体称赞为“创造了印度出版业的诸多奇迹”,他的书籍每本定价少于100卢比(约10元人民币),他成功地在小城镇和网络上分销书籍,为了迎合年轻人爱耍酷的特点,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售卖印有自己书中名言的个性T恤。


外包服务业职员、小企业主、经理、销售人员、秘书等印度中产阶级是其小说的拥趸,而其文学趣味介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品位和大街、超市印度英语文学之间。


他的文字相当简单朴实,叙述手法也并不复杂。为创造真实感,作家自己常常身在故事之中,他书写的故事也仿佛是读者自身的故事。


印度文学界认为,奇坦的成功只能说明,他赶上了印度第一代想要通过阅读英语小说来提高英语能力、跟欧美文化亲近与消遣娱乐的年轻人的好时候。奇坦说:“称赞我的小说能够娱乐人是对我的恭维,我并不认为娱乐就比文艺档次低。”


奇坦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IIT)——印度入学考试最难的一所大学。他一直成绩优秀,毕业后顺利进入投行工作。2008年4月,曾在香港投行工作达十余年的他辞职搬回了印度孟买,将事业重心放在生养自己的故土。


在投行部门工作过的经验,让他对印度的经济、社会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分析,他就曾成功预言:印度的翠鸟航空会走向衰败。这样的洞察力也体现在他的小说中。


对他来说,一名作家必须有洞察力,必须能对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给予分析、提供观点。此外必须做到:娱乐读者。这或许是他所代表的印度年轻作家们不同于拉斯金·邦德所代表的老一辈作家的文学观。


《三傻》主人公真实存在

我问了很多问题,包括瓦拉纳西之于印度的意义、印度的民族性、印度的腐败问题、教育体制改革,以及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中国作家韩寒一样享有“青年偶像”的赞誉,等等。

谈到他的小说《五点人》、《呼叫中心的一夜》以及《两个邦》和《我人生中的三个错误》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我便问他:“您的小说为何这么受宝莱坞的青睐?”他回答得倒是颇为坦诚:“我的小说已经很畅销,如果宝莱坞将我的小说编成电影,观众群已经有一定基础,票房大卖的概率更大,《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最好例证。”


他认为,电影的受众比小说的受众更广泛,所以他现在住在印度电影人云集的地方,方便他一边写小说一边弄电影。


根据他的小说《五点人》改编的宝莱坞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不仅在印度创造票房纪录,在中国的网络和影院都有诸多拥趸。该片既鞭挞现代教育体系的弊端,也反映了传统文明仍然对年轻人产生影响,他们在挑战的同时也有传承。


奇坦自己也弄明白了“为何这部电影能在亚洲国家受到如此广泛的共鸣”,因为“亚洲各国家在教育体制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学生们的压力都很大,都追求高分,而不重视培养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我们都需要努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他根据自身的真实经历去写这部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们身上就有他和他朋友的影子,故事也发生在他上过的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奇坦说:“奇葩大学诞生了奇葩人物,很多人不相信今天还有这样的学生,但我不得不说:还有。就像我也是一个奇葩,我遵循自己的时尚,我从投行辞职做专职作家。可能因为这样的人太稀少,令人不相信是真的,或许电影会夸大和显得时髦一些,但主人公确实存在。”


写作有助于改变印度

奇坦曾说过,在印度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权力,而腐败无处不在。不仅普通民众深受腐败的戕害,如今连已经出名的他也不例外。

在他看来,一个普通的印度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艰辛的,但一旦他认识了那些有权势的人,就很容易办成事情,无论是跟政府打交道或是找工作都游刃有余。当众多有权势的人掌握过于泛滥的权力时,社会就变得不公平了,这些人甚至因为拥有政治权力做了坏事也能免于司法惩罚,印度年轻人对此非常不满,因而他意识到印度需要革命。


他指出:“我自己也有亲身感悟,相比以前名不见经传的我,如今出名了,办起事情来也更加顺利了。即便如此,我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印度的腐败。就像今天,我想买所房子需要到印度的资产部登记,为了能得到政府官员的签名——同意我买房,我也不得不雇佣中介送些钱进去。”


在他的小说《2020年革命》中,他所塑造的主人公高帕代表的是现代印度的现实,代表着那些体制迫使他们变得腐败的真实的印度人,但在故事结尾,他改变了一些,他把自己心爱的女孩让给了诚实男孩拉格夫,他的改变代表着希望。


奇坦说,他相信体制内的人通过良心发现来改变,能推进印度的变革,但他也相信改变需要时间


光靠写作无法改变印度,但写作有助于改变印度,我深信于此,因为很多读了我小说的人都深受影响,这将有助于改变印度。”他说。


我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奇坦除了写作,还定期向年轻人演讲,在印度年轻人中,他的思想和言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他说:“我确实想启示这些印度年轻人,让他们了解印度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需要改变很多事情,需要发展经济。”很多印度年轻人也把他看作是“青年偶像”,他说的话他们也愿意听。


而当我问他,如何看待自己如中国作家韩寒一样享有“青年偶像”的赞誉时,他说:“称赞我为印度版的韩寒,是对我莫大的恭维,我知道韩寒,他很不错,他能做一些在中国很难做的事情,而且能表达自己却不给自己惹来麻烦。如果他的书有英文译本,我会找来看。”


奇坦对于自己的小说的文学定位相当清晰。他坦言:“我自知我的小说还没好到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程度,我写的是流行文学,是能改编成电影的畅销书,我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我的小说已经有很多人阅读了。”


听闻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奇坦表示,“印度人也很想得诺贝尔奖,但印度社会并没鼓励人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投行出身的奇坦·巴哈特其实是一个很精明的人,属于通俗作家里的成功者。


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转载自国际文艺范儿尘雪,戳原文链接跳转原文, 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书面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戳一下链接阅读编辑部往期精彩文章~

假如印度人、中国人和德国人相遇在天堂...

一个印度“大师”的牢狱之灾掀起的轩然大波

被称为“背包客天堂”的印度不可思议之处在于...

【印度商讯】莫迪政府推动“无现金化”,印央行督促贷款机构处理商业欠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