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流浪的人可能比你想象中快乐

戴欢乐 印度通

说起近几年来知名的印度电影,除了满满的好评之外,在我国上映时都获得了喜人的票房成绩。


不过印度的好电影不仅限于眼前,说起上世纪50年代的《大篷车》、《大地之歌》、《流浪者》,对许多人而言也是耳熟能详,有口皆碑。


印度电影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小人物的生活,严肃的题材中不时穿插着令人喜悦的歌舞,让人不禁陷入其中。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就如电影《流浪者》讲述的,城市的街头有无数的流浪者。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的旅行团中不乏第一次来印度游玩的游客。


很多初到印度的游客,在进入景区前可能都会被一些小孩或是妇女拉着衣角要钱,他们不喜欢接受食物,却连人民币也收。


越是游客密集处,越是宗教场所、文化胜地,越容易遇到这样的情景。


遇到这样情况,人们一般会有三种反应:快步离开、思考犹豫给不给、或者是递出口袋里的硬币。


这些小孩或者妇女可能就住在这附近,住在用简单的木头和塑料棚布搭建起来的称为“家”的地方。


如果收到钱币他们可能会开心的跳脚,如果没有进账,可能面临一整天都没有面饼果腹的窘境。

 

印度的社会是非常冗杂的,极端的好与极端的坏总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相互交叉。


有人盖起挺立的楼宇,也有人身无片瓦。


行走在印度街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鲜活的人气,区别于欧洲的严谨与规矩,印度是没有法则的乱象。


步履匆匆的行人,嘟嘟嘟按着喇叭的突突车,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当然还有树荫底下晒着日头懒洋洋的流浪狗。

 


日落时分,桥洞里、马路边便多了一些烤着面饼,或是铺上报纸准备休息的流浪者。


我们有时会将对行乞者的不喜冠在流浪者上,但流浪者有的不是乞讨,只是没有固定的住所罢了。


印度的流浪者分为很多种:有是从农村前往城市谋生的人,从事体力的工作,收入并不丰厚,有时连生活也难以为继,一块平整的地方或是手推车板上就可以度过一个晚上。


有些是好吃懒做的人,也曾在德里街头看到过一家老小,四肢健全,却一边烤面饼一边围着游客微笑要东西吃。


有些是别无他法的人,很多小小年纪的女孩子,踩着一双破旧的拖鞋,顶着一头蜡黄的头发,怀里还抱着一个营养不良的小婴儿,一路跟随你。


有些是印度的游牧民族,还保留着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

 

流浪者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项,但是改变起来却并不容易。


流浪者们是否愿意去改变,政府是否愿意付诸行动,社会是否愿意包容接纳都是种种因素。


习惯这样生活的人可能并不觉得这有怎样的不好,政府实行免费教育也无法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校,社会的等级制度没有完全的消除,依旧是阶级分明的。


施舍不是对他们的救赎。看到过很多游客拿着零散的纸币发给流浪者,也不去想他们会怎么处理这突如其来的收入。



虽然来过很多次印度,但我仍然对印度的街头情有独钟,每一次看到的景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见过凌晨6点的加尔各答,犬吠声中人们渐渐苏醒、迎来新的一天。


睡在板车上的男人去公共水龙头上用冷水掬了把脸,有人满口牙膏沫子和熟悉的人打招呼,也有人把洗好的毛巾挂到三轮车上准备一天的活计。



我见过傍晚时分的斋浦尔,日暮之时几个流浪者便早早拿着报纸选择干净平整的地方作为晚上的根据地,晚到的人可能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很多人会将我国的街头与印度相比较。的确,我们街头不会有这么多的流浪者,这是城管不允许的,也不符合市容市貌的建设。相反印度而言,物质生活的匮乏不影响内心的平和。

 

流浪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多一份尊重,少一丝怜悯,可能他们比我们快乐许多呢。



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戳原文链接跳转原文,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书面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戳一下链接阅读编辑部往期精彩文章~

探寻Kalandri神秘耆那教,过不一样的洒红节

咖喱味印度国旗的设计竟然与中国人有关?

印度人奇葩的“交通观”,了解一下

想把印度旅行时光里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