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灵魂洁净的印度为什么环境那么脏?

毛克疾 印度通 2019-11-07



本文由原作者东亚观察者毛克疾先生授权转载,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环境问题一次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了频频出现的话题。近代以来印度又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之路,这种异同使得两国之间的比较有独特的启发性。虽然两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决定了各自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但通过分析印度所面临的经济和环保困境,可以让我们对中国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曾几何时,印度因其虔诚的宗教氛围和朴素的生活质感被誉为“幸福感”极高的精神之国,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数百万修行者前往拜谒,但是这样一个追求“灵魂洁净”的国度也终究逃不过环境问题的困扰。根据耶鲁大学发布的2014年环境表现指数(EPI),印度在178个参与国中排名第155,而中国则排在118。印度的经济水平,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和中国相差甚远,然而其环境问题却并不比中国乐观,这种差距引人深思。


△印度小孩在垃圾场上玩耍

在印度,最直观的环境问题非固体废物莫属,然而印度的固废问题却不是传统的工业废料,而是生活垃圾。当中国城市在讨论“垃圾围城”的潜在威胁时,很多印度城市其实已然陷入了垃圾的包围。无处堆放的垃圾不仅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甚至位于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也不能幸免。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环境测算估计,印度约有40%的生活垃圾没有集中处理,而是被随意丢弃,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其实固废问题在传统印度并不突出,因为前现代的生活垃圾大都可以快速降解,用来增加土壤肥力。然而随着塑料、电子产品等现代材料的不断应用,印度的垃圾处理方式还停留在前现代水平——不要说先进的分类回收利用,就连最基本的集中填埋和焚烧在印度也不能完全普及。享受现代社会的科技成果不难,而想要应对这些科技成果带来的弊端却不简单,这也是印度固废问题的症结所在。


印度的空气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近年来首都新德里的PM2.5数值和北京其实不相上下,中国人熟知的雾霾,其实也是印度城市的常客。两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可以说是同病不同根。新德里人口和北京相差无几,工业产值却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加上德里周边也不像中国华北地区一样存在大量重工业产能,然而空气污染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德里的空气污染源远比北京原始——焚烧垃圾、劣质发动机和道路扬尘这些德里常见的污染源,在北京已经渐渐成为历史。而印度即使没有成排的烟囱、规模化的生产线,光是庞大的人口加上落后的经济条件就使得空气污染变得难以忍受。比方说,德里的居民由于用不起天然气、石油气,同时周边又没有柴薪可供焚烧,因此随处可见的塑料袋、牛粪就成了他们的重要燃料,而这些不合格的燃料所带来的空气污染自然可想而知。


△被垃圾覆盖的水沟

同样,印度的水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根据印度环境与森林部几年前的一项统计,印度每天产生290亿升的污水,却只有6亿升的污水处理能力。排污体量和治污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生活污水,再加上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污水和小作坊带来的工业污水使得印度水体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甚至连被誉为“圣河”的恒河也难以幸免,居然成了印度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虽然印度最高法院早就以颁布判例的方式对水污染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和治理,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不善,污染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毕竟印度很多地方还没有用上合格的自来水,而在用水都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谁会真心在意排放的污水?


虽然印度环境破坏严重,但是经济却难说到了与之相称的发展水平。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倒U字关系,既在曲线的前半段污染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加深,一旦过了拐点,经济发展反而会促进解决环境问题。从整体上看,库兹涅茨曲线也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观察,那些环境较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加拿大,其经济条件也比较好,而那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国家,哪怕是尼泊尔这种雪域之国,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温饱还是问题,环境治理就自然无从谈起——当你饥寒碌碌的时候,你才不在乎点燃几个塑料袋取暖。可以说,印度的环境问题不在于发展太快、太多,而是发展太慢、太少,虽然这个说法可能有违直觉,但是却道出了环境问题的本质。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大部分国家缺的并不是治污技术,而只是应用、购买这些技术的资本。


△印度城市内垃圾随处可见

在印度的民主体制之下,环保变成了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课题。由于环境问题过于突出,印度环保主义者吸引了大量支持,从草根机构到最高权力机关,形成了强大的环保力量压力集团。印度最高法院屡次给出极有利于环保主义者的判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印度政府也颁布了不计其数的政策条例,对环保标准做了明确的要求;各大政党更是把环保作为吸引选票的重要噱头,比如莫迪当选前就曾承诺治理恒河污染。从效果上来说,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并不令人满意。由于缺乏执行力和财政资源,社会各界高涨的热情难以转化为改善环境的实际行动,然而环保运动却和民粹思潮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一种对抗经济发展的“政治正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发展主义”主张以停滞发展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事实上却南辕北辙,阻碍印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新进场的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严苛到离谱的环保标准,因此成本激增、积极性受挫,经济增长难以达成。


诚然,中国国情复杂,各地发展水平、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印度应对环境问题的教训表明,想通过停滞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在任何地方都将是缘木求鱼。中国庞大的人口体量和脆弱的自然基础,若没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撑,环境问题只会更加恶化。惟有经济获得发展,才能用昂贵而清洁的天然气代替廉价而致污的煤炭,才能投入额外资金处理任意排放的污水,才能将随意丢弃的固废进行集中处理——如果没有发展构成坚实的经济基础,环境保护的上层建筑根本难以落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