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 | 印度总统府前的那只狗

印度通 2019-1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木春山 ,作者木春山

在新德里,印象最深的是总统府办公区的宏伟庄严,以及庄严之外的人性化。印度社会以一种自有的轨迹发展着。权力界限分明,社会意识蓬勃。

 

老德里如今是拥挤和传统的代名词。不少街路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狭窄、脏乱,只能靠人力车和三轮蹦蹦车驶入;老房子低矮破败,电线密如蛛网,但人们就这么住着,几百年来就如此,没人觉得应该改变什么。

 

或许是因为土地私有制吧,老城拆迁重建的成本太高。1947年印度独立后,选择在老德里西南地区,建设了新城,这就是今天的新德里。

 

新德里的核心是总统府和议会以及各个政府部门密集的国王大道。国王大道的最西端是总统府及其副楼,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总督府,看风格完全与印度教传统无关。虽然带有鲜明的殖民地属性,但依然保留至今,进而成为印度总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这条大道向东直达印度的标志印度门。这3公里一线是新德里最宏伟的建筑群,它承载着印度人的骄傲,成了有政治属性的标志区,每到国庆都会举办阅兵式,有点类似中国的天安门广场。

 

在新德里,政治除了有被人敬仰的庄严之外,与温馨、和谐、包容也并不矛盾,反而相伴相生。

 

国王大道南北两侧有数十米宽的绿地草坪,里面的树木枝干粗大,高冠庇荫,园林工人、游客、学生在树下随意休息、看书,甚至持枪的军警也不必一个姿势伫立良久,三五成群的在树荫下聊天,防晒——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警戒太过松弛?只需抬眼看看对面的政府大楼楼顶,你就会明白,上面身影晃动的狙击手可不是吃素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流浪狗慵懒地趴在总统府的办公大楼前,上班的人们对它熟视无睹,匆忙地爬着楼梯;不远处就是手持机枪的士兵,在来回走动巡逻放哨。只有我对这只狗的存在表示惊讶,对着这场景一顿猛拍。

 

不光周围的人好奇地看着我,连狗也微微掀起眼皮,瞅了瞅这个陌生的中国人一眼,好像反而觉得我倒有些奇怪。它依然躺在地上甩尾巴,对我的接近无动于衷,只是惬意地闭眼晒太阳了。

 

总统府和国王大道,是新德里的天际线,日出日落之际,很多人会以这座百年建筑为背景来拍风景。两侧草坪上一整天都是人来人往人,反而让这块凝重严肃的街区显得更有生机。

 

下午5点左右,我们等待进入印度贸易和工业部大楼之际,在旁边的巨大草坪上闲逛。草坪上有一摊水洼,数十只鸟雀在里面扑腾翅膀,嬉戏玩闹;不远处的大树前,有几只松鼠互相追逐,有的还距离人5米左右的看着你,似乎在等你喂食。再远点,有一堆木瓜皮,三只猴子在其间旁若无人的啃着美味。



我们身旁的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老者,干脆扔掉皮包,躺在草地上睡着了;一群群类似摩托一样的三轮蹦蹦车突突地在大道上奔驰,有些停在总统府前阴凉地“揽活”;卖冰淇淋的大叔们推着雪糕车在大道两边闲散地转悠……这一切,让人突然觉得挺和谐。靠劳动赚钱毕竟心安理得,这似乎才是生活应有的状态。

 

这幅场景让我不由得回忆起几个月前,在做《春山谈话》视频访谈节目时和一位印度小伙伴聊起了印度社会话题。他说,印度宪法规定是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当时很吃惊,此后查看了各种资料,证实了这个说法——1950年颁布,迄今仍在使用的印度宪法,在序言部分开宗明义就写道:“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截至2012年印度宪法已经进行了98次修正,但序言部分一直没有改变。

 

在印度人看来,这条序言的含义很简单,无关高大上的修辞。社会主义的本意就应是公平正义,政府只要实现基本保障功能,社会运转就相对良好。所以政府该管的就管,不该做的就不做。在印度没见到城管,也不会有人驱赶中心广场和政府大楼边上叫喳喳的鸟雀、动向不明的猴子和到处便溺的流浪狗。

 

来印度前,听了无数的故事,说印度脏乱差,缺少厕所,牛也在大街上到处转悠。这或许是郊区和乡下场景。在德里的新城和老城地区,牛在街上转悠其实不多见了。但是在一些小城镇,类似的景象依然存在。这和城乡差距有关,也与地区发展水平有关。

 

当然有人会说,印度的种姓制度依然存在,这是最不平等的体现。确实如此。但是在新德里等大城市,随着开放程度的普及,民众的平等意识也在不断地增长,不少创业和科技公司的雇员各个种姓都有。

 

其实,不只是印度,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人们都不可能是生而平等的,都需要后天的发展与进步。在没有种姓制度的国家,等级制度森严的潜意识规矩更具社会杀伤力;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对印度10亿穷人而言,最重要的社会治理就是政府必须维持社会生活的尽量公平。

 

开车路过一家医院,朋友说这里是印度一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水平较高,政府高官和普通人都来这里看病。不少外地乡下人一大早过来排队,虽然整体上公立医院设施相对较差,但印度实行的是免费医疗。这对穷人而言特别重要。所以和中国一样,人多就需要排号,能拿到号就要提早。

 

有没有“号贩子”?朋友的回答是NO:印度人没有这个意识。不仅没有,这里还给穷人提供大米等基本粮食。我们从车窗里会看到医院大门外不少人排队等着发米。看来穷人确实不少。

 

为尽快改变穷人多的状况,印度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正齐头并进。

 

这次来印度见了不少政府官员,他们对印度信心十足。接待我们的外交部司长在忙碌着准备第二天到议会接受议员们质询的问题。议员代表民众利益,官员们不敢马虎。连我们的出租车司机都兴高采烈地讲起,他如何到议员家反映问题,以及在总统府后花园开放时与总统打招呼的场景。

 

而我们拜访的贸易和工业部官员对印度吸引外商投资则显得非常自信——2016年印度政府甚至连一贯保守的国防工业对外资开放的比例都已经提高到了49%;庞大的铁路和基建计划正在推进;首都新德里也正酝酿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改造计划,以改变空气污染的现实。

 

我能想象几年后再来印度,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估计不变的还是总统府和国王大道上的那些随性生活的人们和小精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