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挑战杯 | 东职集齐“挑战杯”系列赛事三大优胜杯,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团聚东职 2022-12-11

三十二年寒来暑往

学术创新的道路上

汇聚南粤英才

十六次挑战梦想

奋力拼搏的征途中

尽显青春风采

以青春的挑战,让党放心

以青年的科创,强国有我

🎈🎈


梦想叫醒了青春的阳光

激情的“创”“闯”“干”

书写出南粤大地上的传奇篇章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研、以赛促建”

广东“挑战杯”竞赛

展示着青年学子的创新风采

现在紧跟团团视线

来康康东职的“挑战者”们







用创新描绘新时代

用奋斗铸就新辉煌

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到此告一段落

🎊 🎊


我们继而迎来

本届“挑战杯”的颁奖仪式

这一万众瞩目、万众期待的“圆梦”时刻!



我校以

全省高职院校第3名的总成绩

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优胜杯”

🏆 🏆



(2021年7月份

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优胜杯)


(2020年7月份第十二届

“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优胜杯)


(2017年12月份

第三届“挑战杯——彩虹人生”

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得优胜杯)



至此,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院系热心“挑战杯”系列赛事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集齐“挑战杯”系列赛事三座“优胜杯”。

未来我们青春追梦人,必将继续勇于挑战,科创报国!



在首次发布的广东高校大学生

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活跃度研究报告中



我校位列

广东省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大学生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

活跃度排名前20强  

 排名第二 

😉 😉



我校共推报参赛作品14件

其中:

 特等奖3个 


 一等奖4个 



 二等奖3个 



 三等奖4个 



感谢每一个勇敢接受挑战

努力用行动践行科创报国的青春追梦人!

🏃 🏃


 挑战成功、圆梦时刻 

想必“挑战人”一定有想说的话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喜悦吧!


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东莞市“万企 帮万村”行动实施现状调查



首先,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方烨老师和贺茉莉老师给我热心帮助和认真的指导,感谢学校对这次比赛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团队小伙伴付出的努力老师在这次比赛期间花了很多心思,为我们悉心地指导,并且尽可能的为我们解决一切困难。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和老师就会沟通交流,谈话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无意中就会碰出火花,产生很好的想法和理念。如果没有他们辛勤努力和汗水,我们也不可能取得骄人成绩。

在刚开始决定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结果是什么,抱着参加挑战自己的能力及学习水平的想法参加了比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思考、交流和讨论。虽然在准备阶段我遇到了问题和阻碍,甚至曾想放弃,但最后我还是努力地坚持下来,因为我知道我的目标和老师朋友们对我的厚望。

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开阔视野,比赛的经历也使我的思想更加成熟,认识到“持之以恒”以及“沉着淡定”重要意义。我们都是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成长,大赛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已的平台,让我们获得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当然,这次比赛也使我更加了解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越来越有竞争力。    


——19会计2班陈杏


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我们团队辛苦奋斗多个月的成果的肯定。毫无疑问,它将是我们人生当中一笔宝贵的经历,也是我们对自我挑战的重要尝试。对此次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首先感谢学校对此次“挑战杯"比赛的重视。其次,我也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方烨老师和贺茉莉老师的精心指导。此外,还有在参赛过程当中,悉心照料我们的范军老师和科创的小伙伴们。

这是一次青春的激情活力与艰难的挑战过程。从报名参加到开始准备,历经学校初选再到省级“挑战杯”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回首那段团结奋战、洒满汗水的日子,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对我们团队来说,在整个课题的制作过程当中,我们学习到的东西才是作重要的。团队精神、科学的研究态度、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思维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将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19会计协同1班赵若宇


本次“挑战杯”比赛成绩的取得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长达五个月的备赛中,我见证了学生一步步的成长,带给我前所未有的自豪和喜悦。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回忆起这些一起做课题研究、一起打磨作品的日日夜夜,也一定会是满满的感动。团队的东职“挑战人”在备赛中,展现出刻苦努力、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这些将是同学们宝贵的人生财富。

特别感谢团委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范老师经常了解竞赛准备情况,了解每个参赛学生的训练进展,帮助指导老师解决训练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有指导老师们互相给予帮助和建议,让我真正感到学校团队强大的凝聚力。

这次比赛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和提高,也是对指导老师的考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深感教育学生的责任重大。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校的发展,更为市、省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将继续在教育的岗位上,尽绵薄之力。


——指导老师方烨



②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基于东莞帮扶次发达镇政策的调查与实证



“挑战杯”一路走来的坎坷,心中充满感激,脑海中铭刻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古训,心中充满信心。望着被我们修改了无数次的方案,不禁热泪盈眶。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过去的奔波疲劳、课题研究记录着我们的艰辛和快乐;过去的驻足迷茫、成功喝彩见证了我们的挑战与成长。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贺茉莉、方烨,从方案的优化到ppt修改,再到申报书的填写,无不凝结着导师的一片心血。大到学习研究,小到生活细节,都给予我们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帮助。贺老师和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我将铭记在心,终生受益。值此作品获奖之际,谨向恩师表示衷心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陈坤新、袁嘉炜同学,是你们的认真负责,不畏困难,不怕吃苦的态度成就了我们项目今天的成绩。细细想来,有过争论,有过欢笑,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我们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这注定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也要感谢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好的条件,让我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实践自己的理想。比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这些都将成为我大学的宝贵财富。

第十六届“挑战杯”大赛已经结束,但未来的路还长,“挑战杯”的精神应该永远传承。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激发全校同学的激情,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争取在今后的“挑战杯”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19会计协同1班王丹


“挑战杯”大赛终于落幕,作为一名参赛选手,经过这几日的备战,终于采摘到硕果。在备战的过程中,团队的队员各司其职,相互协调,迎难而上,共同努力,才有今天傲人的成绩。当然最辛苦的还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不仅协助我们优化方案,进行赛前打磨,给予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帮助,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也要感谢我们的学校给予我参加比赛的机会以及校团委的支持,还有幕后的工作人员作为我们的后盾,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参赛。


——19会计协同1班陈坤新


能够从学校突围,就是胜利!能参加省赛并能获大奖,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成绩说明我们学生团队够努力,够拼,我们的团委后勤保障工作够扎实!谢谢大家!


——指导老师贺茉莉



③城市精细化管理背景下

地铁智慧车站服务质量提升发展策略分析

——以广州地铁为例




首先呢,一开始就没有想到我们可以拿特等奖,但是,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然后特别感谢我们学校给我们机会,也特别感谢我们三位指导老师,谢谢他们,每一位和我们一起努力的所有人,同学也好,老师也好,真的非常谢谢。


——19城轨1班宋依琳


其实昨天可能因为评委老师问的问题,然后觉得自己答得不是很好,但刚刚听到的比赛结果的时候,真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这是我们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非常高兴。


——19城轨1班陈薜湟


获得特等奖这是我们小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天其实都很努力了,早上大概八点钟我们就要来到这个教室,然后一直弄到将近晚上十一点才回去,所以我们名副其实对得起这个奖项,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9城轨1班杨曜安


“挑战杯”一路走来坎坷,从报名到准备,从初赛到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的最好见证。望着被我们修改了无数次的方案,过去的奔波调研的疲劳、数据分析的繁琐、修改报告的煎熬……无不记录着和学生们的艰辛和快乐,过去的驻足迷茫、成功喝彩见证了我们的挑战与成长。

今日的成果,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团队的功劳,还有我们身后学校的支持,团委辛勤的后勤保障,还有热心的同事们帮助……范老师帮忙修改讲稿,ppt。其他团队的指导老师刘梦老师和蒋健老师热心地模拟答辩,系部刘慧怡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真诚的谢谢不计回报、辛苦付出的各位老师。

未来的路还长,“挑战杯”的精神将永远传承。希望今后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争取在今后的“挑战杯”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指导老师刘小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挑战杯”数十年来

变的是

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不变的是

这个开放的舞台和年轻人的热忱

感谢东职的“挑战者”们

担当时代重任,投身建设浪潮

你们真的很棒!

🌺 🌺


下面不妨再跟着团团来回顾

这场精彩的颁奖盛宴

也是无数青春追梦人、挑战人的圆梦现场!

🔥 🔥



挑战杯三十二载风华正茂,新时代科技创新恰逢其时。7月17日至18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深圳大学顺利举办。主承办单位代表、获奖高校代表在线下参加颁奖仪式,全省高校师生、青年代表超10万人次在线上观看颁奖仪式。




  // 142所高校3636件作品参加竞逐

创历史新高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这项被誉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正走向全国,走进青年,走在时代前列。一直以来,我省积极组织开展省级赛事,每届均有省内10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参赛,见证了南粤青年学子在创新创造中奋发成长!


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本届“挑战杯”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142所院校的参赛作品3636件,省校参赛学生超10万人。与上届竞赛相比,新增参赛高校5所、新增参赛作品1009件,申报作品数增加38.4%。参赛高校数量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校级推荐和省级资格审查,最终确定1768件作品参加省赛。


 // 礼赞建党百年风华,弘扬科学家精神 //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得到了钟南山、瞿金平、刘耀光、魏奉思、张景中、谢和平、陈湘生、于起峰等1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多名优秀科创青年代表的加油助力,青年大学生备受鼓舞。本次“挑战杯”创作朗诵节目《百年科创路,赤诚报国情》,以建党百年为历史脉络,聚焦每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成就以及“无线电专家”李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学家矢志科创报国的事迹,生动再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南粤青年学子投身科创、拥抱挑战、追逐梦想、报效祖国。


  // 湾区绽放青春,云端接力筑梦 //  

广东“挑战杯”一直秉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理念,本届“挑战杯”首次来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深圳,来到与深圳经济特区同生共长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引领广大南粤青年学子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六届“挑战杯”大赛组委会及时调整方案,采用“云端”形式办赛,全省高校师生迅速应对、全力配合,正是这种不惧困难、奋勇争先的挑战精神,使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落下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场青年大学生们接力持续奋斗的“云端挑战”,更是一场青年大学生们青春理想的“筑梦之旅”!


  // 颁奖仪式 //  

来自53所高校的156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按照最终各高校的项目总分排名,共有15所本科院校获得大赛“优胜杯”,分别为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有5所高职高专院校获得大赛“优胜杯”,分别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以项目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捧得“挑战杯”奖杯。


▲团省委副书记武一婷为获得“挑战杯”高校颁奖


▲竞赛评委会主任刘奕华为获得“优胜杯”第一批本科高校颁奖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范志刚为获得“优胜杯”第二批本科高校颁奖


▲团深圳市委副书记袁志雄为获得“优胜杯”高职高专院校颁奖



▲歌舞《飞扬吧,青春》


▲舞蹈《闯》片段一
▲舞蹈《闯》片段二


▲朗诵《百年科创路,赤诚报国情》片段一
▲朗诵《百年科创路,赤诚报国情》片段二


这,是我们迎接挑战的时代

这,是我们迎接挑战的主场

让我们切实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

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


一起成就大地的丰饶

一起沐浴祖国的荣光

一起铸就新的辉煌

要相信,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


编辑:程思淇

部分资料来源:广东学联

初审:慧薇 彦婷 思淇

曾鹏 燕萍 晓楠

复审:凯晴

终审:军




“团聚东职”是我校共青团信息的第一发布平台

致力于校级8个团学组织,13个院(系)团总支资讯发布

及更多精彩内容的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