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史力行 |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强国力量

东职团团 团聚东职 2022-12-11


一颗利他心

志愿我先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的伟大节点上,为认真落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积极贯彻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赓续伟大精神的理想信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由红色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号召,来自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同心燃梦队前往韶关实践调研活动,为红色文化“活”起来,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心燃梦队”团队简介





红色华诞,光辉历程。在建党100周年背景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心燃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秉承着“服务乡村振兴,赓续老区血脉”的主旨,以下到实处干实事的方式,积极前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珠玑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队伍由两名19级学生和一名指导老师组成,是一支充满活力与青春的队伍,一支怀揣着梦想为乡村振兴而助力的队伍。

“一颗利他心,志愿我先行”,指导老师与队员们亲身深入到乡下的社区、乡镇、农田中学习与做调查,学习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思想,了解国情民情、服务于当地的乡村振兴。



广府发源地—珠玑古镇




      珠玑古巷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当今数千万广府人及海外华侨的发祥地和祖居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当年,珠玑巷的住户又再南迁到珠三角地区乃至港澳及海外,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一百八十三个,其后裔繁衍约八千多万人,形成了以粤语为语言体系的广府民系,同时也开创了灿烂的广府文化,是广府人的发祥地、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



躬身实践促成长,红色基因永传承


梅 关

古 道

观梅关古道,回顾红色经典


来到韶关南雄市梅关古道,17公里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陈毅元帅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梅关古道被评为首批广东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美  丽 

乡  村 

走访灵潭村,感受红色文化


来到南雄市“灵潭村”调研。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位于珠玑镇中北部,该村是红色文化村,也是革命老村,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认真贯彻落实省、韶关市决策部署,在省纪委(监察厅)的精心帮扶下,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一条脱贫致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建设的路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探寻红色足迹

追忆峥嵘岁月

是我们传承红色精神

坚定入党决心的强心剂

我们要积极学习红色文化

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回首艰难岁月,探望革命老人



走访抗战老兵“李宏诗”战士“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虽然抗战老兵已脱下军装

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的精神很令大家佩服


“李宏诗”老兵的50年党徽


   通过访谈抗战老兵“李宏诗”,以面对面的方式聆听老人在越南战争时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战争历史,厚植爱国情怀,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用血淋淋的事实证实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访谈结束时,老人还嘱咐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们牢记初心,坚定信念,不断努力,为人民服务,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时空在变,但精神永存!革命前辈们用一次次的迎难而上才创造了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志愿者们心怀对革命英雄的敬仰,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现状及生活情况,感谢他们对新中国作出的伟大贡献,并嘱咐老人要保重身体。

志愿者心得篇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但“三下乡”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学习收获,将伴随并深刻影响,塑造着同学们今后的人生......


吴泽斌

很感谢学校与老师能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给予我和我的团队这一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秉承着“服务乡村振兴,赓续老区血脉”活动主题,聚焦农村,重温红色文化,并积极投入乡村建设,进一步的增强爱国之情,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成果。在这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革命老区的南雄,随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精神文化。抗战老兵“李宏诗”为我们团队讲述了在越南战争时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五十年党龄的他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热爱学习,遵纪守法,忠于祖国,热爱祖国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我的脑海中徘徊许久。在支教中,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支农中,农民的质朴永远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只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才能换取我们今天的温饱。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党的领导下,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自己的生活又多了份幸福与满足。2021年,是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农村发展,弘扬和发展红色精神,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和担当,以切实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李伟昊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感悟颇深,刚到韶关南雄,我就感觉到那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南雄作为革命老区,走在他们的街道上,农村里,学校里,农田上,都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元素。

但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地方之所以能吸引人,最重要的是当地人们的那种精气神。在支教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在支农中,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农民的那种质朴热情,同时让我感动的是,在建党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时间节点上,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自己的生活充满着幸福与满足;在访谈老红军中,一句“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好好读书,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为国为民”深刻于我的心中。无数先辈为我们打下了今日之中国,我辈青年将创造明日之中国。最后我想说,我当初决定去三下乡的那股热血至今仍是沸腾。



   今年的暑假,对参与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子们来说意义非凡,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在实践中学习党史,争做勇于担当奉献的新青年,在最后,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回顾视频吧!


   


编辑:石丽敏 谭景天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心燃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初审:程思淇 罗康嘉 修雅泳

复审:凯晴

终审:军






“团聚东职”是我校共青团信息的第一发布平台

致力于校级8个团学组织,13个院(系)团总支资讯发布

及更多精彩内容的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