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叙事:一个发展工作者的12年公益旅程
行动研究文章推介之十一:回到个人叙事
一、写在前面:愿我们都能为公益发声
公益是什么,是一项什么工作,从事公益的人在做怎样的事情?想必每一位关心公益的人都想要知道。而清晰的呈现它,则是每一位公益人的责任。我们有义务用自身行动来呈现我们所理解的公益,它是一份怎样的事业?答案定是丰富的。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想用“光”,公益是一束光,始终指引着我,去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在他成稿于1990年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一书中,对非营利组织所做之事做了阐述。他说,“非营利组织的称呼其实极容易让人误解,但无论怎么叫,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并不在于这些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或“非政府性”的,而在于它们所做的工作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企业提供的是商品或服务,政府则主要进行调控。一旦顾客购买了某一企业的商品,付了费用并对其感到满意,该企业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旦政府的政策卓有成效,则政府就算履行了自己的职能。而非营利组织的“产品”既不是一双鞋,也不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法规,而是“经过改变的人类”。它是人类改造的机构,其“产品”可以是一个康复的病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一个年轻人成长为自尊自重的成年人,也可以是一个被完全改变的人生。”
尽管先生对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做出这样清晰的划分更多是基于美国经验,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它与政府、企业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明。但我仍然极认同先生提出的“非营利组织是在做改变人类的事”这一表述,我认为无论做教育、医疗、健康、社区还是其它,最终是为了让人变成更好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曾担任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主席多年的李志刚先生,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参与到公益服务中,在监狱陪伴服刑的犯人成长超过30年。有人问他:为何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心力,坚持公益服务这么久?他说,其实这既非坚持也非牺牲,因为在公益服务中他得到了满足,看到了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他说,对于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计较做了多少或做了多久,只会觉得永远做得不够。而在内心深处他乐于并喜欢公益工作,是因为他相信“爱”能改变一切,而且这些年,从公益服务中悟出的很多人生道理,是他在书本上或其它行业的经历中无论如何都学不到的。这些体会也成了他持续服务的动力,如此循环,弹指一挥间,时光便飞逝了很多年。很多时候,他会禁不住问自己,到底是他帮助了别人,还是别人帮助了他?他说,这可能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吧。
是的,这可能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公益是做人的工作,它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是我认同的公益事业的核心。是我在过往公益行动中身体力行不断强化的结果,也是我在未来公益行动中要始终贯彻和对外传递的信念。
对于一个毕业后就进入公益行业工作至今近12年的我而言,写下这系列文章,是我作为一个公益人的责任和担当。希望通过梳理自己过往的公益经历,呈现我所理解的、所践行的公益,以及我对行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
四、国际机构七年的成长.挣扎.思考(2007.7-2013.4)
五、走进国内公益圈的艰难适应与转身(2013.5-2017.12)
六、再启程:通过行动研究,助力公益发展(2018.1--)
七、番外:走上公益之路,偶然之外的必然(儿时)
愿这些文字能够丰富大家对公益的认知,如能激起一些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那便也是生命影响生命了。期待有更多的同伴为公益发声,为自己发声。厘清过去,方能在拥抱未来中更坚定的前行,给内心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