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季度总结丨在师生“从游”中因材施教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科研之路,导师指津漫漫歧路,上下求索政管学子,始末争先累累硕果,焕焕前程

本学期科研导师制开展以来,参与广泛,硕果累累。各组成员以学术为业,以导师为友,深入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在比学赶帮的氛围引领之下,更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小组。

(小组举办的读书沙龙活动)


优秀小组成果硕


(一)傅承哲老师指导小组:


(二)倪星老师指导小组:


(三)颜海娜老师指导小组:



且听组长有话说


傅承哲老师小组组长陆晓华:

在傅承哲老师的带领下,本科研导师制小组成员定期阅读相关文献、学习相关课程,并建立了资源分享网盘,在小组成员各自的兴趣灯塔指引下,打通小组内的知识共享通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注重练习基本功,学习了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调研框架、进行数据库编码等技巧,善于运用专业素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以突出公共事务的价值,总的来说,在傅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皆收获颇丰。感谢学院搭建的平台,感谢指导老师的倾囊相授,期待来年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


倪星老师小组组长张涵清

本学期的收获主要得益于倪星老师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分享会每周定期举行,每次会上都会有学生的读书心得发言以及师生讨论,这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书本中了解到关于本学科的不同知识,以充实自己。


颜海娜老师小组组长王露寒


在科研导师小组中,我们经历着所谓“身与心的修养”,在实践中问人间真相之术,在阅读中求公共管理之道。
我们有机会进入实地调查。田野中很多关键资料是经历到的,参加得来的,不是问出来的。生活必有不能说、说不出,但无比重要的部分。例如我们在实地派发问卷的过程中反思着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现实缺陷:社会科学调查结果容易失真
因为社会场域不能像实验室场域那样精准控制变量,派发问卷得到的是观察型数据,无法完全隔离外来因素的影响:调查人员能力经验的不足会造成较大的登记性误差;社会赞许需要比较高的调查对象,可能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做出社会 “喜欢” 的选择;调查对象对调查问题的具体回答很容易受到时空环境中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如调查场所、调查对象的心情等,由此导致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环境之中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可能并不一致等等。


聆听组员好声音



陈思艺(倪星老师小组):本学期跟随着倪星老师,我们开展了多次读书分享会,每一次分享会都有博士生或硕士生师兄师姐进行分享和观点讨论,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使得我每次分享会都收获颇丰,结束后意犹未尽。
黄俊康(颜海娜老师小组):理论是基础,是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跟随导师一同学习了扎根理论的相关知识,以及多个课时的质性研究方法理论。我深刻的感受到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理论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许多。此外,与导师的交流也使我对终身学习这一认识更加深刻。
李东泽(颜海娜老师小组):实践证明,在本学期的科研导师制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质性研究能力的提升。熟悉现有领域的文献,是对质性研究者的要求,在本学期,导师为我们举办了多场读书会,开展了公共管理相关书目的阅读,同学们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视野在浸润中开阔,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经验总结有建议


1.实务讨论与学术交流相结合。通过参与实务界和学术界研讨、讲座等,开拓视野,提升见识,丰富知识,理解现实,从而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2.调查实践与理论修习相结合。除了进行理论上的方法论学习理论知识积累,还应开展实地调查,如访谈、问卷派发、问卷编码和录入,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中。
3.事前培训与事后反馈相结合。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前,有必要开展方法论培训,讲解具体的操作流程讲解,在结束后进行总结反馈,提炼实地经验。例如在问卷派发实训中,科研导师组举行了两轮访问员培训,并在结束后线上总结问题和经验。
4.定期读书。给自己制定每天每周的读书计划;多读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多和小组内的师兄师姐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本学期的科研导师制活动已然步入尾声

汗水与收获同在,磨砺与经验永存

科研之路进无止境,政管学子初心不改

下学期,再启程!



撰稿|学术部
编辑|网络部
初审|吴莹莹 黄琳
复审|吴杰
终审|吴祖兴



往期精选推荐
点击图片跳转

CHEN

本期封底图片提供

封底图片投稿
☞ 点击此处 ☜

政青春/大开研界/微团课/红会周刊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栏


scnuzgtw@126.com
与我们联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