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团课丨百年征程——点点星光,聚沙成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一路走来,从嘉兴湖畔的一叶扁舟,到天安门城楼的庄重宣言;从清末众多思想流派的一员,到如今全体中国人民的心之所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沉睡的东方雄狮又再次屹立在世界东方。回首百年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并非一帆风顺、无往不利的一百年,而是历经风雨、披荆斩棘的一百年,是广大共产党人克服重重难关,用自己的汗水与鲜血书写下的名为“勇气”的人类赞歌。
从本次微团课开始,我们将回望过去,共同回顾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本期,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一起来看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的吧。
(来源:B站共青团中央)
点点星光,聚沙成塔
一、漫漫长路,思想先行
当提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家都会想起上海法租界和嘉兴湖畔的那艘小船。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始于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开始在报纸刊物上提及马克思及其思想,但只是一些零碎,不成体系的介绍。
五四运动前,盛行社会主义思潮的日本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1905年,留学日本的朱执信,在《民报》接连发表了两篇《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状况及其主要历史功绩,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和《资本论》的有关内容,被毛泽东称赞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拓荒者”。
(来源:人民网)
二、五四运动,广为流传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第一个红色国家拔地而起,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更多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这一先进思想。而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其中,革命先驱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大钊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并且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可谓是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随着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并被越来越多进步人士所接受,成立党组织的条件也日趋成熟。
(图片来源:网络)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共产党组织于1920年10月在正式成立。在各地党的组织先后成立后,国内外已经有了8个党的早期组织,共50余名党员。于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时机也日趋成熟。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正式开幕召开。
三、群英荟萃,开天辟地
(来源:澎湃新闻)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人,加上受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15位有志之士齐聚一堂,共商建党大事。中途由于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大会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完成剩余的议程。最终,中共一大圆满结束,做出了几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议:
1、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3、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4、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从此,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为内外交困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来源:澎湃新闻)
风雨如磐,大浪淘沙,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当初参会的15人中,有人壮烈牺牲,有人选择投敌,更有人当了汉奸,从始至终坚持到最后的只剩毛泽东和董必武二人。从红船上的意气风发,到各不相同的选择,代表们的百态人生也从侧面反映了革命道路的艰难。
历史有时或许并不美好,革命或许并不总意味着胜利与荣耀,有时也可能伴随着失败与屈辱。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对于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为了珍惜现在,珍惜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是为了将来,明白肩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奋发有为筑中华!
本次微团课到此结束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仅仅是这波澜壮阔征程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挑战等待着初露头角的中国共产党呢,敬请期待下期的微团课吧!
* 配乐|John Barry:Dances With Wolves (1990)
点击图片跳转
兔桃
本期封底图片提供
封底图片投稿☞ 点击此处 ☜
政青春/大开研界/微团课/红会周刊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栏
scnuzgtw@126.com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