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未殇,夏正央
在这热情似火的盛夏
政管学院的四支下乡队伍的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感受他们的风采吧
夏蝉曳着悠徐的鸣声,本应丽日当空,天上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为棉湖镇和沁夏队伍带来一丝清凉。2021年7月19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沁夏服务队服务组成员在棉湖镇开启了实践服务的第一天。敬老爱老,善德之始。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标;如何尊重老人,是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衡量尺;老年人是否幸福,是一个国家国民幸福感的“晴雨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率先垂范和谋划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的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为老年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沁夏队的大学生们组成一支服务社会的队伍,他们利用暑期时间,开展志愿活动和敬老爱老服务活动,通过走访和慰问,关注老人们的生活,用爱点亮敬老助老的明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当日上午,沁夏队服务组开展了敬老服务活动。在活动筹备期间,服务组成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村委委员的帮助下,服务组成员提前获悉了棉湖镇鲤鱼沟村“五保户”的相关信息,了解了最新的扶持政策,并提前准备好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保证了慰问的公平性。在棉湖镇鲤鱼沟村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队伍成员依次走访慰问了五户“五保户”家庭。每到一户,队伍成员就老人的日常生活、收入情况、身体状况等方面展开亲切的问候,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关心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当问及生活补贴和开销情况时,老人们的嘴角不禁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当然不错,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逢年过节,村里都会给我买很多生活慰问品,生活越来越好了。”同时,老人们也肯定了队员们的敬老慰问活动,“感谢你们的到来,希望你们常来这里做客!”在敬老慰问活动中,队员们对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被其坚强乐观的心态所感染,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乡村振兴的卓越成效,坚定了队员们奋发作为、回报社会的决心。位于鲤鱼沟村村口的广场,是鲤鱼沟村村民休闲生活的好去处,也是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当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广场变得更加美丽整洁。为了维护村容村貌,19日下午,沁夏队服务组成员主动增设打扫广场志愿活动,积极参与到村容村貌的维护工作中。沁夏队服务组成员清杂草、扫落叶、拾垃圾,不怕脏、不怕热、不怕累。经过一下午的劳动,休闲广场焕然一新。路过的村民夸赞说:“你们志愿者清扫的真干净,辛苦你们了。”服务组成员们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够为村子做出一点贡献,我们也很开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愿沁夏队服务组成员能笃行致远、不负韶华,让青春在盛夏中映射出耀眼光彩!益行队于2021年7月20日前往清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开展实践,龙华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全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的 60 个村之一。从 2016 年 4 月起,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对龙华村实行定点帮扶,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全面实施定点帮扶工作。由此,龙华村迎来了新发展。基于此,益行队拟探究新时代下基层党建如何引领乡村振兴。21日-23日,调研组成员分别对龙华村党组织副书记、英德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当地优秀乡贤、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展开了访谈,从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来看龙华村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发现该村十分注重培养党员新兴力量,其创新之处在于打造“三阶三务”全链条选储村干部模式,紧抓青年人才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有效打造了年轻、专业、富有战斗力的年轻基层党组织队伍。在精准扶贫转向乡村振兴之路上,文化扶贫机制的建立与创新是关键。“扶志”与“扶智”的双向促进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益行队支教组充分盘活当地红色资源、调动特色非遗资源,注重向学生分享本地红色革命故事与乡村振兴的案例,介绍英德乃至广东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维翰队作为一支朝气蓬勃的新建队伍,与梅州市蕉岭县教育局、共青团蕉岭县委员会进行合作,取得蕉岭中学、蕉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支持,前往蕉岭县进行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维翰队依托蕉岭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形式多样的系列课程,在扩展青少年学习视野的同时,引导其学习红色文化,点燃教育星火,助力红色基因工程。盛夏的蕉岭艳阳高照,声声蝉鸣,维翰队与蕉岭的故事,如约而至。从困境中诞生到百年成就,党史课梳理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经济成就、文化成就、民族功绩,同学们从不同维度学习党史。在课堂的尾声,同学们针对学习党史的价值意义各抒己见,相信红色的种子也在每位同学的心中扎根发芽。红色诗词课上,同学们齐声诵读毛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写下的诗词。铿锵字句是党的发展剪影,同学们透过诗词,穿越历史,用心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丘逢甲故居、蕉岭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叶剑英纪念园,同学们走出课室,在参观游览中,了解先辈的爱国事迹,帮助培育爱国情怀。叶剑英纪念馆中主要陈列了《叶剑英生平事迹》和《共和国元帅图片展》,珍藏有叶剑英使用过的实物。同学们在了解叶剑英生平的同时,也通过纪念馆的展品,感受叶帅在几个革命危难时刻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机敏果敢,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一方剪纸,万般精彩。剪纸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并于2006年和2009年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剪纸课堂上,同学们由浅入深学习了二折纸、四折纸和五折纸的剪纸方法。在手把手的教学中,同学们切身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梅州客家山歌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蕉岭县流行的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在山歌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分享、展示家乡的山歌,强化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爱国主义精神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学习手语国歌在引导同学们尊重残疾人士的同时,教会他们尊重国歌。课堂上,无论年纪多小,性格多活泼好动,同学们都安静坐在自己地座位上,庄严肃穆地逐句学习。“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声乐课上,同学们热烈地唱响了素有“第二国歌”之称的《歌唱祖国》。在昂扬的旋律和节奏中,同学们真诚地传达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祝愿。7.15-7.23为期九天的恩平之行,晨曦亲自体悟了以下几张特色名片:从对冯如人物事迹的了解到对冯如文化的深入学习,队员们得以实现设身处地地通过课程教授、知识竞赛、冯如故居参观等多种方式领悟其内在精髓——将文化的力量与国家的宏伟事业相关联,将个人文化素养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除了纯粹的知识输入,队员们依据课堂讲授、基地参观等课内课外场域,力争身临其境地学习红色文化、讲好党史故事,在将爱国主义播撒开来的同时不断精进自身,力争成为合格的红色文化传播者与爱国精神践行者。
晨曦队前往恩平簕菜创意体验园,参与体验恩平簕菜茶、恩平烧饼、恩平濑粉等非遗产品的制作,领略非遗文化魅力。关于晨曦,还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承创新志,秉爱国情——这段旅程最终的前路,定是星辰与大海。政管学子,风华正茂
下乡队伍,各具风采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
各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
将知识用于实践
用实践造福社会
他们的苦与乐
他们的笑与泪
为这个夏天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炎炎的夏日还未结束
而他们的精彩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