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丨新生宝典: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2017-06-21 温江共青团 温江共青团



场景

看到高考成绩后,小研同学陷入了两难,他可以选择一所二线城市的“211”学校,好歹能顶个名校光环,也可以选择一所一线城市的普通大学,去感受大城市的繁华。小研有点困惑,到底是选择“211”这些名校呢?还是选择到一个梦想中的大城市去读普通大学呢?


1

问题:考生如何选择一所满意的大学呢?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高考承载着无数考生十几年的心血和期盼,因此在志愿填报上一定会谨慎、谨慎、再谨慎。“志愿”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志’向所在,‘愿’意而为”,直接指向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梦想实现。因此,报考哪所学校就成为每一位考生有生以来做出的最重大的决定,也可能是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是选择名气大的学校还是选择有特色的学校?是选择北上求学还是选择南下深造……成为摆在考生面前最大的难题。


回声一:

“985”、“211”只是评价大学的一个维度



提到好大学,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985”“211”院校。尽管网络上各种“来路不明”的排行榜颇具争议,但“985”“211”这种官方“标签”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于是就广泛流传着很多说法,如“985”比“211”高校好,“211”比非“211”高校好。然而,大学的质量高低绝不是某些排行榜就能说明的,大学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过程,是无法用几个指标、几个数据、几个荣誉量化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大学更重要的是底蕴,不要太过在意那些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不能用干巴巴的指标评定人民心目中的好大学。”


从国家层面来看,“985”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211”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工程。不可否认,“985”“211”确实具备较高的综合实力,但填写报考志愿时唯“985”“211”论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国家在确定“985”“211”时,除了考虑学校综合实力外,还会综合地域差异、社会需求、学科特色、民族发展等因素。也就是说,有很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并不是“985”“211”。


据《光明日报》数据统计,我国有2000多所普通高校,“985”“211”高校仅有112所,如果把好大学限定在这112所高校内,就等于把绝大多数高校排除在外。“985”“211”的人才培养质量固然较好,但是其他高校也有不少社会认可度很高的名牌专业。完全依赖学校身份选择大学,一方面可能盲目进入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另一方面可能错失一些自己喜欢的且办学水平较高的特色大学。


回声二:

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风景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大学所在城市的资源、文化、环境等都会对一个人的视野和机遇产生影响,也会对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进行塑造,因此,城市是考生选择大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谷钰老师从个人发展与地域的关系给广大考生提出建议:“从个人继续深造的角度出发,重点高校的机会都会很多,不必纠结是哪个地域或哪个城市的重点高校。因为这样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搭建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的优质的平台。从个人就业的角度出发,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机会及就业质量相对而言优势明显,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各类企事业单位对自己区域内大学的毕业生认可度更高。”因此,考生选择高校时,不能简单的将“地域”作为决定性因素,而应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每个城市都是一朵花,绽放着不同的美:西部有戈壁大漠的宽广,东部有日益精进的繁荣,漠北有银装素裹的壮美,江南有秀丽水乡的婉约……大学是城市风景的掠影,尽管风格各异但都会令人终身难忘。


回声三:

学校各有特色,重点是你想获得什么



如何选择学校?大多数人会说选择就业好、发展好的大学。真的是这样吗?有这样一个故事,小A和小B一个村里长大,小A自幼学习优秀,小B自幼顽劣,高考后小A进入大学,小B开始混社会。7年后,小A硕士毕业,竟然要去小B开的公司应聘。这个故事引发我们思考“上大学的初衷是什么?真的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吗?”


辽宁大学副校长徐平教授说:“大学能够塑造我们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大学能够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大学能够为我们提供涵养文化底蕴的宁静环境,大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理性道德的体验,大学能够培养我们立足未来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大学是丰富个人外在能力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地方,关乎情怀而无关功利。所以,选择大学前我们要想明白上大学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最想得到哪些方面的成长。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不同的大学我们能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王西京老师给考生提出建议:“大学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大学期间,希望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希望得到怎样的发展,这与考生的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希望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实用型专业较多的应用型大学;希望在毕业后继续读研的同学,可以选择有自己喜欢专业的研究型大学;希望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学。”在选择大学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需求与学校进行匹配,做到“按需择校,人校匹配”,只有适合自己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好大学。


回声四:

高职院校,大国工匠的摇篮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人们特别热衷谈论的高频词。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相继出台,产业和科技变革加速推进,社会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井喷。与井喷需求相呼应的,是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华强曾提到:“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其能否围绕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培养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新时代工匠,直接关系着‘中国制造’能否成功升级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


在举国呼唤“大国工匠”的时代,很多高职院校也做出重大人才培养改革和教学升级。高职院校正焕发出空前的朝气和活力,也给广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高职院校也是同学们报考志愿的重要选择。


大学从来不存在严格的优劣之分,最重要的是适合。你喜欢的、你能考上的无论是哪一所大学,走怎样的道路,只要在那里你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挑战,能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你的大学就是一所好大学。


来源: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微信:cdwjgqt

微博:@温江共青团微博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添加关注丨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