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围炉 | 与心理学家对话系列:傲慢与偏见
地球村·围炉夜话,考虑到参与德村围炉的朋友已涵盖欧洲、非洲、亚洲、美洲等不同时区,考虑大家的共同需要,特别设计了联结全球的版块。
本期主题(续):傲慢与偏见
时间:2020年11月5日
周期:每两周一次
时间:星期四
华盛顿 8:30
柏 林 13:30
北 京 20:30
墨尔本 23:30
上一期的德村围炉,小伙伴们分享的遭遇或许你也深感共鸣:
自己带的小吃,被外国友人束之高阁; 百十遍的跟人解释,中国人是否吃狗肉、蝙蝠、蛇等; 同事们从来没有邀请过我去过他们的朋友聚会; 我被人称为“Frau Corona”; 我的孩子在学校被小朋友称为眯眯眼; 莫名其妙的曾被人当街用当地语言谩骂; 你可以想象吗?同事路上遇见我,当我是空气一样的就过去了?
我都懵了……
我很委屈……
那一整天,我都不太好过。
我很困惑、
一直也没明白到底为什么……
我常常反思自己,
应该多了解、多沟通……
我常常在想,
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我也不知道,
你说那是无知、偏见、还是歧视呢?
媒体说的都是中国的负面新闻,
我们只能做好自己了。
如果你想继续探索
欢迎来围炉
说说那些年里,
我们遭遇的傲慢与偏见。
联系文末小秘书参与活动
发送暗号:“傲慢与偏见”
WorkFace柏林的三大传统公益项目:德村围炉夜话、国际圆桌对话、人物十问访谈。
德村围炉夜话为海内外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引导的即兴对话。通过参与者讲述、倾听跨界/文化的生命故事,共话者在镜映、倾听、回应中彼此看见和理解,在开放、真诚的互动中,得到共鸣与关照、接纳和欣赏。
德村围炉夜话,旨在通过心理学的专业力量,支持在跨界、跨文化生活、工作中遇到困惑的人们,共创一个抱持而温暖的空间,为漂泊在“No-Where”之处的伙伴们提供一处休憩之地。
德村围炉夜话的主题均围绕跨文化生活体验激起的涟漪和共鸣,由德村村民共创,每次围炉夜话的过程都是一次内在世界跨时空的共振与共创。
【德村·围炉夜话】
周期:每两周一次
时间:星期四
柏 林 19:30
华盛顿 14:30
【围炉夜话 · 参与细则】
1. 基本对话原则:尊重、坦诚;分享、保密;
2. 故事留在围炉时空之下,带走体验与感悟;
3. 代表自己讲话,不指导、不干涉、不评判;
4. 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予进入房间;
5. 未尽事宜,带领者将进行适当说明与引导。
德村· 今日文化角
杨治宜丨非常时期在柏林:微笑和低语像平静的浪花卷过静谧的知识之海
【招募·德村跨界行动者】
1
愿意融入“跨文化沟通”社群
并承担事务性工作:
设计、音视频剪辑、
文稿编辑、活动协调。
2
爱学习、拥有好奇心,
喜欢跨界尝试;
3
不装不吹、坦诚相见,
期待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
你能获得的——
与三观相近的人,
说心口一致的话,
做喜欢做的事儿。
若你拥有一样的愿力和行动力,
邀请你来共建、同享这所
Online Communiversity
(在线社会大学)
见证我们如何
一边做学生、
一边做老师。
将知识与智慧通过行动传达给大家,
也将体悟与成长通过共创留给己身。
还觉得不够?!
我们有设计师,有学者,有心理学家,
我们有活动平台、技术支持、固定栏目,
聚集着海内外跨界 · 文化的有趣灵魂
……
海报设计、音频视频剪辑、公众号维护,
访谈、主持,沟通对话与翻译,
……
你可以
缺什么补什么,
也可以
擅长什么干什么,
更可以
喜欢什么做什么。
教学相长、彼此陪伴,
复盘反思中相互激励、
答疑解惑中成长和觉悟。
直到有一天,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片天。
这不是场孤独的战斗,
这是由一叶叶漂泊的方舟、
连接而成的生态岛屿。
我们是
所有人支持所有人
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
所有人服务所有人
的
WorkFace大家庭
扫描联系小秘书
加入跨界/文化行动者社群
注明:“行动者报名”
<< >>
[往期国际圆桌]
国际圆桌第8期 | 寻觅与迷失:语言之于沟通
国际圆桌对话| 4月盘点:那些病毒教会我们的事,坚持还是放手?
[关注WorkFace柏林]
活出天赋 共创美好
WorkFace柏林的使命
创造海外华人公共叙事空间,
寻找内在的心灵家园;
分享海外华人的生命故事,
促进内在成长的外在显化;
培育德中跨文化对话空间,
探索与觉知文化身份认同;
植根自然生态与文明,
共创和谐、共容、美好生活。
海报设计:邓琳洁
文字编辑:方曼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