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伞伞,白杆杆,害人的毒蘑菇你可别馋馋!”

随着雨季的来临
又进入一年一度
吃野生菌的好时节
菌类进入上市高峰
不少野生菌爱好者早就翘首以盼


不过
野生菌虽然美味
却也“暗藏杀机"

云南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并公布远离毒菌的“两个金标准"
第一金标准
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
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
尽量不要吃!
第二金标准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
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网友还创作了顺口溜
#云南吃毒蘑菇中毒顺口溜#
登上热搜

作者[SYHT]火柴人:D

“红伞伞,白杆杆
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睡棺棺
然后一起埋山山

埋山山,哭喊喊
亲朋都来吃饭饭

吃饭饭,有伞伞
全村一起躺板板”

有网友直言:
被顺口溜“洗脑”了
“恐怖童谣不过如此”


“蘑菇”变身毒品
近年来
许多不法分子将蘑菇的致幻作用
作为营销噱头
把“致幻蘑菇”包装成为网红商品
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一旦有人经不住诱惑,
想要尝试一下,
下单购买了“毒蘑菇”,
等待你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




裸盖菇

以上均是裸盖菇

大部分裸盖菇有着白色的伞柄、褐色的伞盖,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有些裸盖菇菌肉或菌柄受到损伤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往往由白色变为蓝色。


裸盖菇素又名光盖伞素、赛洛西宾,是具有致幻活性的小分子生物碱,其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脱磷酸化水解,得到同样有致幻作用的脱磷裸盖菇素。



食用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后,会出现幻觉、幻视、跳舞,同时伴有行动不稳、谵语、意思障碍、昏迷、精神错乱等,躯体反应包括瞳孔放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甚至还有诱发自残和自杀行为的报道。



我国卫生部最新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仍将裸盖菇素和脱磷裸盖菇素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文规定,滥用我国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吸毒行为。



致幻蘑菇

除了含有裸盖菇素的蘑菇种类,还有一些蘑菇,误食以后也引起人类产生幻觉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鹅膏菌属真菌。


其中,特别有名的要属毒蝇鹅膏。



毒蝇鹅膏(Amanita muscaria),它的长相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鲜红色至橘红色或黄色的菌盖,上面还长有许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话故事、动画电影还有马里奥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毒蝇鹅膏是全球性的物种,原生于松树和落叶性的树林中,横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气候的地区,以及温带高海拔地区,如兴都库什山、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洲,它可以外生菌根的方式,与松树、云杉、杉木、桦树和西洋杉等多种树木形成共生关系。



它含有蝇蕈醇、鹅膏蕈氨酸和毒蝇碱等致幻毒物,被人吃进去后,中毒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摄食者的体重、毒蝇鹅膏的栖息地和摄取量的多寡等,而且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到头晕、精神错乱、视觉及听觉扭曲、出汗、脉搏减慢等都有可能。



近几年在我省引起中毒的几种剧毒毒蘑菇


1、淡红鹅膏:剧毒,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蘑菇。一般食用后6~24小时出现不适,如头昏、乏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出现1~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黄疸、无尿等症状,严重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假淡红鹅膏:剧毒,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
 





3、灰花纹鹅膏:剧毒,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导致死亡的种类。该菌与老百姓俗称的茅草菌、芝麻菌、伞把菇等蘑菇外观非常相似,从外观形态上很难辨识。





4、条盖盔孢菌:剧毒,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死亡率也极高。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也经常出现在锯木厂的木屑堆上。
 





5、欧氏鹅膏:剧毒,中毒类型为急性肾衰竭型。


6、亚稀褶红菇:剧毒,中毒类型属于横纹肌溶解型,病死率极高。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称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他们区分开来。误食后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分钟,其余均在1小时内发病,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发生野生毒蘑菇中毒时怎么办?


进食野生蘑菇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蘑菇中毒,野生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咽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对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患者进行束缚,防止其伤人或自残甚至跳楼等举动。3、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把进食蘑菇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救治参考,这一点非常重要。4、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蘑菇中毒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小心辨别毒蘑菇
别拿生命开玩笑
路边的毒蘑菇
你不要采!



编辑:赵哓婧

来源:共青团中央、贵州疾控
投稿邮箱:tqdnzwxcb@163.com

↓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