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青春 | 今晚,我们来聊一聊中国人的“三气”


朗读者:肖俊桂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肖俊桂,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分团委书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新时代最有活力、最富朝气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深入学习“四史”中的理论知识,更应当从学习中获得启发、激发信仰,不断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01


众所周知,中国人最有骨气


在悠悠五千多年的文明中,中华民族始终熠熠生辉。当然,这个伟大的国家也曾因封建统治、清政府晚期的腐败堕落而经历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是,很快一个代表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战略,中国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以昂首挺胸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坚守的过程,就是对中国人骨气最淋漓尽致的展现。比如,7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造不出原子弹,于是邓稼先出现了;6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造不出核潜艇,于是黄旭华出现了;5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养不活自己,于是袁隆平出现了;4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键盘根本打不出汉字,于是王选出现了;3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空间站,于是中国有了“天宫”;2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办不了奥运会,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傲视群雄”;10年前,西方人认为中国造不出“大望远镜”,于是我们有了中国天眼。
你说我不行,那我就行给你看!这,就是中国,就是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努力着、奋斗着,一点一点稳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要真正学好“四史”,就必须要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

02


众所周知,中国人最有志气


做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我带过90后、00后两个年龄段的学生。我曾以学生为对象,开展过学习“四史”主题教育活动。但是,在活动中我发现有那么一些青年大学生,他们不关心政治、不关注国事、不参与历史。无论你把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时代描述得多么繁花似锦,总有那么一些青年人选择“袖手旁观”,于他们而言“吃瓜”“躺平”的生活才叫向往的生活。但是我又发现,从早年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再到今年最火爆的《山海情》《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这些看似“生命在于静止”的学生,其实也是众多此类影视作品的热粉之一。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学习“四史”中,让某些青年大学生置身事外的从来不是主旋律的严肃立意,而是缺乏精气神和力量感的生动诠释方式。
当代青年人,需要的是历史知识,更需要的是来自历史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时空,可以引发共鸣。这种力量概括为四个字就是——中国志气。而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志气往往又最为直击人心。比如《理想照耀中国》,它的“流量”虽然比不上《觉醒年代》,但却是很多青年学生心中的“意难平”。这部剧没有选择大家熟知的英烈的故事,而是围绕一些相对平凡和陌生的人物展开。剧中的原型人物能给人们更多的亲切感。关于理想的精神,关于中国百年的发展,都在一个个具象的人和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上精准呈现。比如,长征途中为背一口行军锅而牺牲的炊事班;西北边陲的“白衣圣人”吴登云;带领16名下岗女工创立圆方公司的薛荣;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大学生村官雷金玉……
昨天,我带着2岁的女儿一起“二刷”了这部剧的第十集,这一集讲的是为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技术工程师吴祖太。2岁的孩子看不懂历史,但是她能看得懂画面中的“情绪”。当镜头定格在吴祖太被隧道塌方掩埋的那一瞬间时,我的女儿伸着小手指着电视对我说“妈妈,害怕”。那一刻,我在想,一个2岁不经世事的孩子看到这样的镜头会感到害怕,当年那些在披荆斩棘中身处险境的中国人又是凭着怎样的情怀支撑着他们去奋力一搏的呢?归结到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有志气的中国人,向来都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遇到苦难时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志气,无数的志气升华为理想,而这些理想一点也不高高在上,它非常朴素、非常忠诚、非常执着。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四史”,就是在帮助我们这些易被“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代人找回一心报国、吾将无我的最纯真的状态。

03


众所周知,中国人最有底气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段话:“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就在本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中方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时中方还同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生产,迅速推进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我想,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爆发、人类遭遇大考的当下,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中国人的底气了。
人民日报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护照现在还不能免签让你去很多国家,但却能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带你回家!”去年年初,当时新冠肺炎已经席卷64国,疫情还在不断蔓延。航班取消,签证受限,安置困难,数百万同胞被困海外。彼时,依然在与疫情战斗并同样身处危难的中国,没有关上大门,而是毅然向同胞们敞开温暖的怀抱。2020年2月19日,在海上隔离了14天,搭乘了来自56个国家的乘客,有中国同胞311人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终于靠岸。
当别的国家还在为如何安置人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辆前往东京羽田机场的大巴,早就守候在日本横滨码头。车头挂着中文横幅:“走,咱们回家。”中华民族从近代时期的羸弱、穷困,到如今的振兴、富强,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也战胜了无数的磨难,而中国在疫情大考中所体现出的底气,离不开各行各业所有奉献者、志愿者们,也同样离不开近代四万万同胞们的热血拼搏,为我们争取到了如今的国泰民安,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走向兴盛。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华人。一直以来,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而经过学习“四史”,经过自己有生以来亲历的国家日益繁荣,社会逐步变迁,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身为中国人值得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有数以千万鞠躬尽瘁的国之脊梁;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不计其数可堪大任的中国青年;因为我们的国家有敢于直面挫折、坚决自查自纠的勇气;因为我们有无坚不摧的中国骨气、中国志气、中国底气。因为,我们中国人真的非常了不起!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图片:千库网、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制图:洪紫轩(中国美术学院)

策划:温朝阳、李红蕊

校审:盖奕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