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代考古人的八十三年

余杭发布 2019-09-17


世界遗产大会上的那一槌落定,

良渚遗址成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新名片。

很多人以为良渚遗址的发现,

是近十多年的事。

其实,考古人已经在这片遗址上

发掘了83年,历经了四代人。



10后考古人

施昕更

良渚,一眠数千载,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一位25岁的年轻人悄然唤醒。

他叫施昕更,当时任职于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前身)。施昕更不是一位专业的考古人员,却对家乡良渚和古物有着天然的兴趣。


1936年5月31日,西湖博物馆命施昕更去参加考古学家卫聚贤等在杭州古荡进行的试掘活动,试掘不过短短一天,他见到已搜集的实物,在他的故乡良渚,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是一种长方形有圆孔的石斧居多。但是,其他石锛、石镞等,他此前从未在浙江境内见到过。

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回到故乡良渚。果然,除了石铲之外,也搜集到许多不同形式的石器。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黑陶


7月,他又来良渚调查,经过多日的分区考查,对于石器遗址的分布地点,有了大概的轮廓,同时拣到了不少石器。11月3日,施昕更第三次摸底,他在良渚镇附近棋盘坟的一个干涸池底,发现了一二片黑色有光的陶片。他参考了各种考古材料,尤其受《城子崖》发掘报告启示,悟及这些黑陶与山东城子崖黑陶文化,为“同一文化系统的产物”。这一两片黑陶,就是著名的良渚黑陶。


《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


现在走进良渚博物院,可以看到《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白色封面,标题直奔主题:良渚。施昕更凭借这部报告,以及他开创性工作,奠定了“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和“良渚文化的发现人”的学术地位。




40后考古人

王明达

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王明达接手良渚考古工作,当时良渚到底在哪里,没人说得清,他就自己走,8个镇,走了20天。

1986年,在杭州举行的良渚遗址发现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他根据田野考古发掘实证资料,第一次提出了“良渚遗址群”的概念,为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同年,他主持发掘反山遗址,王老师的回忆,惊心动魄——

5月31日下午两点多钟,当时乌云翻滚,要下雨了,我们只能收工。

我站在一个很高的隔梁上安排,指挥大家把探方里的松土赶快挑走,盖上塑料薄膜。这时,一直在清理12号墓的技工,从深达1.1米的墓坑里爬了上来大喊 :“王老师,这个是啥东西?”我站在1.6米高的隔梁上,往他手上一看,有红的,还有白点,脑子里闪过:嵌玉漆器!

我“啪”地就从隔梁上直接跳到坑里,在竹簸箕上扯了一块竹片,轻轻一拨,那个朱砂红就出来了。我心里想:“这下逮着了。”我又用竹签子来来回回剥墓坑,终于看到了白花花的颜色,那是玉的鸡骨白,我心里有底了,这就是后来出土的97号玉琮。

晚上,我们回到住的地方已经浑身湿透了,不过大家兴奋得很,我让人赶快去买几个菜来,“老酒有没有,拿一坛来,今晚好好喝”。我当时的原话是:“我们这次发掘将要被载入考古史册。”12号墓,是反山王陵挖到的第一个良渚墓葬。反山发掘整整100天,我的体重从110斤降到了93斤。





60后考古人

刘斌

2006年,刘斌带领的良渚考古队走近良渚人的心脏地带。这13年,是良渚考古发现刷屏的13年。

2006年6月,刘斌带着考古队在瓶窑葡萄畈遗址进行试掘。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古河道的发现,让刘斌感觉有戏。洛阳铲一把下去,在3米多深的地方,碰到了石块。只是一层石头,谁都不会想到发现的是一个古城、一个国家。

刘斌没有放过这一层石块。他必须思考每一个点每一寸土背后的秘密。

他开始破案——石头是在三米多厚的黄土堆积的下面发现的,而且中间没有间隔,是一次性堆上来的,说明这些石头应该是三米多厚的土的一个基础,很有可能是大堤或者城墙。他再看石头,发现是开采来的,那么,是从哪个山上开采来的?城墙的堆土,是山上的黄土,他就想到,现代修大堤,也是从山上运过来的,那必定是一个大工程。


反山遗址考古资料照片


导师张忠培先生说的话,一直印在刘斌心里:被材料牵着鼻子走。“所谓的‘被材料牵着鼻子走’,当某一种材料能触动你,就要把它搞明白,要被它牵着走,找出它有多长有多宽,再顺下去,这个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面的科技设计都是从这个角度来做的。考古就是教我们怎么样去追寻遗迹,怎么样去发现它的功能,最后引向科学。”




90后考古人

宋姝

吉林姑娘宋姝,2016年来到杭州,是良渚第四代考古人。这个温柔的90后姑娘,工作就是跟各式各样的骨头打交道。

宋姝的任务,很细碎,也很重要——她要和实验室的年轻人们,一点点搜集材料,把遗址中出土的骨骼遗存标本库建立起来。

“在发掘现场如果出现了动物遗存,我们就去现场取样。一些比较大的骨头,记录下编号、探方号等基本信息,就装在袋子里,带回实验室。比较细小的,比如鱼骨头、小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就要用5毫米孔径的筛子,淘洗筛出来。”


遗址上的动物骨骼遗存


实验室的柜子里,还有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和其他动物骨头。宋姝用科学的手段,从更多方面来揭示良渚人的社会状况,还原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有意思的是,在良渚,宋姝还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他——姬翔。2018年10月,两个在八角亭相识相爱的90后小年轻结婚了。和很多90后年轻考古人一样,他们在良渚立业,成家,推着良渚考古向前走。




● 抢先体验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有限开园,快来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

● 特大喜报丨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前线专访 |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振丰:“愿良渚文明穿越时光落在每个人心里”

● 一图读懂丨良渚古城何以实证5000年文明?

● 发现良渚丨80载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全揭秘

● H5互动丨穿越五千年!乘坐“时光机”,一起体验良渚先民的生活!



内容支持/钱江晚报

摄影/朱关城、杭庆龙、潘劲草、伍宗保、曾新民

编辑/一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