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5G全覆盖国家遗址公园来了!还有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充电站在余杭启用
盼望着,盼望着,
5G终于来了!
10月31日,我国向世界宣布“5G”正式商用。同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在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发布“双5”计划(即运用当代中国最先进的5G技术,保护、展示古代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圣地),通过5G赋能良渚文化传播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共同宣布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已成为全球首个5G全覆盖的国家遗址公园。
公园将利用“1个数据中台+5G全覆盖、5G新文明、5G新管理”建设思路,聚焦网络、体验、管理三大内容,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体验体系和天地一体化的文保体系。
▲发布会
作为5G融入百业的重头戏,此次公开发布揭开了5G商业应用的序幕,用全球领先科技讲好良渚故事,加速5G与5000多年文明的交融创新,让科技自信与文化自信同频共振。
在5G应用下,土遗址保护与展示难题得到解决。目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已实现园区场馆、旅游线路5G全覆盖,在不破坏遗址风貌的条件下,采用最新型宏站、小微站等设备,应用大规模天线、边缘计算等技术,通过安装在仿生杆上,以融入公园环境的方式加速网络。同时,5G+AR试衣镜、5G+MR全息文物、5G+MR沙盘、5G+MR眼镜、5G+VR博物馆等全新应用,全方位提升了访客在土遗址公园内参访体验感。
▲游客在公园体验5G+相关最新应用
在遗址保护与监管方面,公园运用5G+无人机进行实时巡逻与遗址本体数据监控采集,运用5G+无人车在公园实现无人驾驶,并基于5G物联网,实现井盖、垃圾箱、智能路灯、烟感、饮水机、指示牌等多设备联网,实现园区精细化管理。5G全覆盖、5G新文明、5G新管理的建设思路已在良渚古城遗址得到实践,达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持续创新”的良渚共识,在后申遗时代成为世界土遗址保护典范。
▲5G+无人机在公园内实时巡逻、监控采集遗址本体数据
发布会现场,良渚遗址管委会、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还与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瓶窑镇、径山镇、鸬鸟镇、百丈镇、黄湖镇等西部5个乡镇就共建5G赋能教育优质均衡暨良渚文化VR课堂战略合作进行签约,从“同步课堂”、“良渚文化VR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起步,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为青少年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古代中国,对做好良渚遗址保护、良渚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签约仪式
除了全球首个5G全覆盖国家遗址公园,
杭州首座“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
也在余杭启用!
昨日,位于仓前街道科技大道30号的“光储充”一体化大功率智能充电站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仓前街道“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一座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充电桩充电等多项先进技术,即便是夜间也能利用白天光伏发电后储存的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据统计,“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试运行一个多月来,累计售电量达12000余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2300千瓦时左右,约占总售电量的20%。
亮点一:储能系统
车棚顶部装有90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光伏装机容量为26千瓦,该站的储能系统由退役电池组加控制设备组成,通过退役电池再利用变废为宝,设计日存储电量300千瓦时。
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80%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车上,考虑到使用环境等综合情况,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是5—7年。“这些不能被电动汽车继续使用的电池,并非完全失去了价值。”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理论上讲,它们还可以按照电池容量的不同,被利用在电力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以及路灯、低速电动车上,最后再进入回收体系,这就是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亮点二:直流快充
充电站建设有直流快速充电桩8台,停靠在这里充电的,多半是附近未来科技城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和网约车司机,他们利用上班或休息时间把车放这里充电,半小时就可充满80%,两小时基本就能充满。一位充电的车主说,他的车一次能充25度到30度电,可以跑200公里左右,他充了28度电,共花了52元。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是通过“以光养桩”,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的一种高科技绿色充电模式,将光伏、储能和充电设施形成了一个微网,充电站逻辑设定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如果遇到阴雨天或者充电车辆较多,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公共电网供电,储能系统的使用还可以缓解充电桩大电流充电时对局部区域电网的冲击。
下阶段,余杭将继续大力推进充电站建设,努力建设覆盖全区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快充网络。
● 构建全产业链 | 居“智”高点,“链”接未来,余杭人工智能产业潜力无限
内容支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文字/孙明姝
编辑/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