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以船谋生,如今余杭这个水上乡村户户通路!

余杭发布 2020-10-25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些年来余杭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又有怎样温暖动人的故事?近期,小余儿将持续推出“身边的小康 · 温暖的回响”系列,通过一个个故事,向大家展现余杭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曲曲波回面面汀,

乱流如玉碎珑玲。

余杭塘栖镇丁山河村

紧靠京杭大运河,

以风景独特的丁山湖而闻名,

是江南“鱼米之乡”的完整缩影。


但是你知道吗?

在改革开放初期,

这个村子依然是一个“水上乡村”,

家家户户靠船出行、以船谋生。


80年代初:以船谋生







我们是一个真正的水乡,

那个时候,许多村民通过水路

将甘蔗、枇杷等农产品运到上海出售,

我自己也跑过苏州,要两天一夜

丁山河村党委书记沈如标回忆。

▲塘栖水乡旧貌  村民以船谋生


今年56岁的沈如根记得,

家里祖祖辈辈都以水为生,

18岁那年,他也摇起橹跑起了运输,

运送石子等建材。


“家里条件不好,

上面还有3个姐姐,

我从小就要干活儿。”

后来,沈如根又去服装厂跑过供销,

到化工厂当过工人。

▲塘栖水乡旧貌


80年代中叶:

村里通起了第一条公路






80年代中叶,

村里第一条公路修建,

从丁山河村到塘栖镇更方便了。

那是村民们

筹资筹劳修起来的一条石子路,

以前划船去镇上要1个多小时,

骑车也就十几二十分钟。

沈如标说。


不过,

虽然尝到了公路的“甜头”,

受到自然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

丁山河村的道路建设一直比较缓慢,

到2000年,

全村通路只有不到30%。

▲80年代的路


沈如标介绍,

村子墩多、岛多,

大都是只能走人的小路,

宽度不到1.5米,

救护车、消防车都不能通到村民门前,

缺乏生活安全保障。


20世纪:

“水上乡村”路网建设日新月异






2000年以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水上乡村”的路网不断建设。

到如今,

除了极个别不方便的农户,

全村已经有96%的家庭有了通户道路。



尤其是2018年以来,

伴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步伐,

庆丰桥至河南墩、

塘姚线至贾鱼村等线路进行了提升改造,

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路好了,

出行就更方便了

随着路网的建设,

丁山河村还发展起了美丽产业。

如今沈如根在丁山湖景区

旁开了一家农家乐,

每逢节假日都忙不过来。


“路通了之后,

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更好了,”

沈如根说,女儿今年32岁,

从小没怎么吃过苦,

比起我小时候,

生活条件真是有了明显的改善,

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近几年来,

丁山河村打造

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风情游。

景区周边,

白墙黛瓦的杭派民居体现出江南韵味,

一字排开的农家民居、渔船点点,

成就了独特的水上风景。

与此同时,

村民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

从10年前的人均不到2万元

“变成”2019年的4.8万余元。



丁山河村的变化

展现了余杭乡村道路的变迁

更是农村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你的家有什么变化让你印象深刻?

欢迎大家来留言

小余儿会有精美礼品奉上哦!



 向高温下的坚守者们致敬!区领导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夏日逃跑计划:体验滑翔伞、穿越玻璃桥、入住精致民宿……一起来鸬鸟撒欢吧! 夏日逃跑计划:体验滑翔伞、穿越玻璃桥、入住精致民宿……一起来鸬鸟撒欢吧!



内容支持/区交通运输局、塘栖镇

部分图片摄影/谢伟洪、赵六余等 编辑/言卿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