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守33年!余杭这一家祖孙三代扎根基层,背后的故事令人暖心……

余杭发布 2020-10-25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些年来余杭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又有怎样温暖动人的故事?小余儿持续推出“身边的小康 · 温暖的回响”系列,通过一个个故事,向大家展现余杭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五常街道永福社区,
有这样一家人,
祖孙三代扎根基层,
投身于服务群众的村社工作。

从1987年至今,
33年来,子承父志代代相传,
传承着这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就如同这社区的名字一样,

“永福”——服务群众,永远幸福。



沈中林  艰苦创业身先行


沈中林正好与共和国同岁,今年已经71岁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回忆道,改革开放前,大家生活都很艰苦,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薄弱。1987年那年,39岁的沈中林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被推选成为村主任,三年后又被选为村支书,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沈中林说他当村主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了村里的学校。村里的学校因年久失修已经被列为危房,他觉得生活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日子再难也不可以让孩子上不了学。他上下奔走,集资募捐,倾全村之力终于盖起了新校舍。

而当了村支书后,沈中林说他做的第一件民生大事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沈中林带着村班子靠着一双脚靠一张嘴,挨家挨户地走遍村里每一户人家发动群众义务修建马路,跑遍所有的关系集资修路。

终于,凭着肩挑背扛,一条长四公里、宽六米的横章公路建成,各类车辆都能直达村里。沈中林走过的一步步探索道路,最终换来了村庄的飞速发展。



沈晓健 勇于改革共奔小康


沈中林得知儿子沈晓健当选为村干部时,叮嘱最多的就是要沈晓健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沈晓健也正是从父亲身上深刻体会到,村干部只有为民服务,多做实事,这才对得起村民,对得起家里人。

随着文一西路开通,城西发展驶入快车道。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海创园、杭师大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也为永福社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利益矛盾。

沈晓健清楚,集体经济发展和拆迁安置是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和生活幸福的两件大事。在他带领下,社区充分利用好村级留用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想方设法壮大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股金分红方式,为老百姓谋取利益。

如今,永福社区集体经济租赁收入每年可达1900余万元。同时,以福鼎家园小区为主的社区回迁安置户数量已达800余户。小区毗邻阿里巴巴,居住环境优美,商业配套齐全,周边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涌入,让小区房子成为香饽饽,村民仅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就非常可观。永福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沈杰 扎根基层代代相传


即便深知基层一线工作的繁琐和辛苦,沈晓健还是支持自己的儿子到基层工作。在父亲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下,沈杰成功考取了社工证,成为了五常街道专职网格员。沈杰觉得基层工作特别能锻炼人的意志,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不仅是学习成长的好机会,更是服务广大群众的好途径。

每天简单的你来我往,不厌其烦地为村民做最普通的事情,这样的状态对沈杰而言是再寻常不过了。

每当有村民找到他时,他总是热情接待,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网格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他却从未抱怨过。“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就是应该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只要老百姓满意,再累再忙也都值。”沈杰这样说道。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从年初一开始,沈杰就开始奔走在自己的网格中。在这方网格里,他既是“侦查员”,通过严密“侦查”守牢防线,建立并完善重点地区人员清单;又是“跑腿员”,除每天上门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还帮忙买菜、买药、取快递,让他们安心宅家……路遥知马力,大事显担当。

在第三届浙江省“优秀网格员”表彰活动上,这位95后的阳光大男孩沈杰就榜上有名,被评为省级“优秀网格员”。



 双节余杭游人如织,最火的是这些!来一场秋日浪漫之约吧? 深耕良渚文化十几年,他把一家普通公司做成文旅集团 四年跨越式发展!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余杭在发力!



编辑/朱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