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眼看余杭 | 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未来社区……省媒持续关注余杭这些关键词!

余杭发布 2022-01-16


近日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分别从

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未来社区等方面

关注余杭的特色举措

一起和小余儿来看看吧!

共同富裕

建设一流创新生态

创新是余杭的底色。今年5月初,余杭发布创新发展“翱翔计划”,聚焦创新人才、资本、生态和政策发力,旨在构建世界一流创新生态,助力余杭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报道全文如下


共同富裕的关键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谋深做实建设创新策源地这篇大文章。


正打造“未来科技策源地”的杭州市余杭区,今年5月初发布创新发展“翱翔计划”,聚焦创新人才、资本、生态和政策发力,旨在构建世界一流创新生态。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翱翔计划”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从而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把物质基础的“蛋糕”不仅做更“大”,也更“好”。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效果图


牢牢抓住“源头创新”这个牛鼻子


6月15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万众瞩目之下,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从省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科技创新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拿下“科技创新鼎”的背后,是近年来余杭坚持实施“全域创新”,特别是牢牢抓住“源头创新”这个牛鼻子。


“今天的科技创新,需要足够强大的生态支撑。那些盈利不高、企业没兴趣做,但又对产业生态至关重要的项目,就必须由政府去做。”余杭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是必须由政府去做的项目。


除全力支持之江、良渚、湖畔三大省实验室外,余杭还有另一项国之重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


这一项目正全面推进建设,主机室基坑刚刚开挖完成。有了它,将填补我国超大容量超重力装置的空白,以后在实验室里就可以模拟“一眼万年”或者“一步千里”的时空压缩了。


而根据“翱翔计划”,未来5年,余杭要落地500家以上高端研发机构,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省级实验室等重大科研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高端研发机构的落地,必然伴随着人才的集聚。未来5年,余杭计划引进100名拥有颠覆性创新技术、引领带动行业发展的顶尖科学家、战略家等顶尖人才。


中国杭州5G创新园


坚持“把物理空间建起来才是硬道理”


有了源头创新之后,关键在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是科技与产业之间的“任督二脉”。打通这一“任督二脉”,余杭的解决方案是“大孵化器”战略。


“我们始终坚持‘把物理空间建起来才是硬道理’,然后将创新要素导入孵化载体,实现孵化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通’。”余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共有孵化载体107个、物理空间533.3万平方米。


其中就包括刚刚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园内的杭州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也是余杭三链融通的有效尝试。


走进文一西路上的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创新氛围:创业团队成员围在一起讨论产品的完善与迭代,边上的会议室内则在进行投融资项目辅导活动……


“余杭有那么多高能级人才,也有高校,更有那么多创新型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就是要发挥五方面的功能,也就是创新资源集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地方协同。”该中心主任钱波说。


根据“翱翔计划”,未来5年,余杭孵化载体达到200个以上,物理空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



归创通桥产业园


激发企业活力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7月5日,余杭培育的人才企业归创通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7月15日,余杭企业德信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短短10天,余杭两家企业接连上市。至此,该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7家。


上市,对企业自身和区域产业发展来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根据“翱翔计划”,未来5年,余杭要实现上市企业达到50家以上,动态梯度培育200家拟上市企业。


“一家企业能够上市,需要业绩、股权、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达到现代化企业治理水平。而且企业上市之后对社会有责任,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有利于推动企业向好发展,营造出积极的创新氛围。”余杭区发改局筹备组副组长陈旭平说,“所以我们在‘未来之光’中的重点目标就是培育上市企业。”


除高质量的上市企业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助力余杭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第一批第一年)”,余杭企业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顺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它们是余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佼佼者。


目前,余杭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92家。而根据“翱翔计划”,未来5年,要拥有30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上下滑动查看


数字化改革

“社区微脑” 打造数字化服务集群

推进数字化改革,余杭一直在路上。打通居民与社区间的最后100米,将数字化改革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五常街道上线“社区微脑”,打造数字化服务集群。


报道全文如下


“我们刚从外省落户到五常街道,错过了给小孩子报名上学的时间,现在学校又放假了,联系不上可怎么办?”7月12日,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海创社区居民“鹏鹏妈”通过钉钉社区通讯录向社区工作人员发出求助。得知情况后,海创社区工作人员立马联系校方询问入学事宜。一天后,“鹏鹏妈”就得到了满意的回复,她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她说:“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钉钉上找社区咨询,没想到一天就帮我代办好了,反应速度太快了。”


民呼必有为。打通居民与社区间的最后100米,是五常街道在打造“智慧五常”系统过程中,将数字化改革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而探索的“社区微脑”——一个名为“五常数字社区”的数字化协同平台。


一本云上通讯录

实现沟通零距离


五常街道“社区微脑”的核心架构,实际上就是一本云上通讯录。这本通讯录里,以“市—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房号—业主”为组织架构,实现了区(县)网格化、街道网格化、小区和业委会、物业、业主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以最先试点“社区微脑”的海创社区为例,居民加入社区钉钉后,打开通讯录,便可具体查询到社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原先居民要么是打社区电话,要么亲自跑一趟社区才能反映问题,如果是下班时间很可能会跑空。但现在,居民只需要在手机上打开通讯录,就能马上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沟通在线让沟通零距离。”海创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邵秋婧说。


在组织架构下,五常街道的“社区微脑”还延伸出多项功能,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打开海创社区的“社区微脑”界面,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海创社区服务”板块,现已涵盖的“你提我办”“法律寻助”“我要建议”“矛盾调解”“办犬证”“志愿者申请”“兴趣小组报名”“场地预约”等服务,均可通过线上完成。



海创社区工作人员演示道,如若居民有矛盾纠纷需要律师介入,就可点击“法律寻助”,发送申请,申请通过后,就可在约定时间与律师视频沟通;如若是社会组织想要借用会议室开会,则可点击“场地预约”完成线上预约;如若发现社区存在某些问题,可通过“你提我办”,在线上反映问题,并跟踪解决进度……


除了已搭建的日常功能,居民也可在社区群内完成线上报名、线上预约等。“最近是暑期,社区会针对小朋友举行一些线下活动。以前每次做活动前,我们都要提前一周开始贴海报,还要有人专门登记报名情况。工作人员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有登记信息错误或重复登记的情况。”邵秋婧说:“现在,我们把活动信息发到群里,同步也发送一个报名的二维码或链接,有需要的居民报名申请即可。其中最为便利的是,在组织架构的支持下,每一位报名的居民都附带身份信息,可以很精准的生成报名表格。这既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个平台N种可能

打造数字化服务集群


“目前,在海创社区试点的‘社区微脑’平台,已经打通了社区和居民的最后100米沟通距离,并且在实名保障下,及时回应居民需求的线上信息也是权威有效的。”五常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滕国晖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把‘社区微脑’接入‘智慧五常’的数字驾驶舱里来,实现更多组织间的协同。另一件事就是深耕‘社区微脑’的试点,让它的功能更为成熟、完善,再向所有社区铺开推广。”


滕国晖所言的“功能更为成熟、完善”,出于群众需求角度出发。“就是要让居民的每个诉求都有回应。”


他说,海创社区是个国际人才社区,所辖有各类人才150余人。“年轻群体居多的社区更有智能化的需求。比如有子女的家庭,希望社区里有公共打印机,能24小时打印。如果我们能在‘社区微脑’平台里打造一个模块,连着社区活动室里的打印机,那这个需求就能满足。”


此外,为了探索线上社群如何更有效培养和谐的邻里关系,五常街道还将在“社区微脑”平台中打造各类社区群组,每个群组将授权给社会团体负责人管理。而每个群组界面内,也可设置相关的内容。如社区夜跑团负责人可以成立夜跑群组,并可在界面中设置“夜跑集合时间”“跑步健康知识”等内容,社群成员有需要一点便可获知最新消息。


上下滑动查看


未来社区

社区小站“很聪明” 健康管理“零距离”

未来社区建设提升余杭人幸福感。社区卫生站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把“健康大脑+智慧医疗”落点在最小的医疗机构,动态管理每一位居民的健康状况,在未来社区建立智慧健康生态雨林。



报道全文如下


日前,我省印发《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围绕“健康大脑+智慧医疗+未来社区”的蓝图,首次提出了“建立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在未来社区建设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目标,并在全省11个县(市、区)确定了12个试点社区。


“社区卫生站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把‘健康大脑+智慧医疗’落点在这些最小的医疗机构,就是为了运用数字化思维,动态管理每一位居民的健康状况,在未来社区建立智慧健康生态雨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字赋能

社区小站智能升级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卫生站,是最基础的医疗卫生机构,也是社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长期以来,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不少百姓对这些“基础单元”信任不足、了解不足,未来社区的健康场景建设,给这些站点带来哪些变化?


在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有着7450名常住人口的余杭区葛巷社区近来面貌一新。走进精心改造的葛巷社区智慧健康站,这里的每一处体验都充满科技感——入口处的闸机上,扫一扫身份证或市民卡,个人信息、健康码和体温状况就会逐一显示;智慧健康站一块实时滚动的大屏上,显示着包括慢病人数、老年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等社区居民的健康“大数据”。


在健康自助一体机前,居民可以自助测量身高、体重、体脂、视力等常规体检项目,这些数据将实时传送到社区医生的电脑端;24小时云诊室将帮助居民做好紧急状况的处置,上级医院的医生云端诊断开具处方后,居民在一旁的自助给药机上可以便捷取药……


“在健康智慧站里,智能医疗服务无处不在。”葛巷社区智慧健康站站长罗康敏告诉记者,目前社区智慧健康站配置了近20项自助检测设备、远程会诊系统、AED设备、自助云诊室等,实现24小时自助检测、名医名院零距离、120急救和转运、自助购买应急药品等功能。


目前,全省12个试点社区的健康智慧站正在加快硬件改造。为了让居民与智能化服务更近,这些站点均配备了1名以上职业(助理)医师和1名以上社区护士;网络设备和5G设施也成为“硬核”条件。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社区卫生站发挥应有的功能,让慢病管理、常见病初诊等工作留在‘家门口’。”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消除壁垒

健康数据互联互通


一直以来,不同医疗机构、地域之间的健康数据存在壁垒,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带来难点。


在我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的初步规划中,各地各级居民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被提上日程。“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居民,更是为了让社区医生能随时掌握每位居民的健康情况,继而能够做到精准管理,让签约医生签而有约。”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医疗数据的打通只是开端。根据规划要求,我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还将逐步推进卫健、医保、民政等多部门的协同,实现多跨联动场景。


在余杭区葛巷社区,已经实现多个多跨场景的应用——打通医保、物流、物联网等,推出远程会诊、移动转诊、药品配送等,实现数字家医“一联到家”;打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实时推送传染病预警信息和危险因素,实现公共卫生“一秒预警”;上线心理机器人,接入邻里帮“心理援助”,实现线上自助测评、线下志愿服务“一键可及”;打通80岁以上老年人居家手环监测数据与数字家医,卫健、民政等多跨协同,实现数字医养“一体服务”。


在长兴县齐北社区,一款集纳多方数据的“齐北社区”APP即将上线,居民能够在线上查阅包括个体运动处方在内的“健康画像”,并根据运动处方的建议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个人的运动处方将交互至社区全民健身中心、老年活动室等文体运动场馆,实现健康与文体的多跨。APP还将为辖区内托育机构、幼儿园、学校的儿童提供定期生长发育监测服务,对肥胖、消瘦、近视等进行早期干预。


提速增效

精准管理人人获益


未来社区的健康场景建设,在为社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家庭医生和管理者们获益颇多。


在余杭区良渚文化村社区七贤桥智慧健康站,家庭医生陈鹏很快感受到了变化。目前,这个站点已经实现“站点—社区医院—区级医院—市级医院”的四级联动,他只需在医生端口简单操作,就能“一键”联系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在智慧健康站专门的远程会诊室,他还能发起上级医院多个学科专家的会诊。


“只要诊疗有需要,医生可以请求逐级会诊、联合会诊,甚至跨级会诊,让居民在我们服务站里能解决大部分日常健康问题。更难得的是,‘健康大脑+智慧医疗’的精准研判,对基层医生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陈鹏告诉记者。


“数字赋能,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效率,也减轻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长兴县龙山街道齐北社区智慧健康站站长钱梦云介绍,现在,居民不仅可以实时查阅到自己的健康状况,社区卫生站的医生也能在线调阅居民的健康档案等相关数据。这为医生在线视频问诊、居民自助便捷购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兴县卫健局党委委员王月花告诉记者,接下来,长兴县将推动社区横向依托城市大脑,实现与多个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互通;纵向依托健康大脑,实现与省、市、县、乡、村的业务协同和数据互通,初步建成长兴未来社区健康融合体,实现未来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效率的整体提升。

上下滑动查看




 优秀!我区两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余杭“浙里拍”功能升级,全省第一张“自拍头像”身份证诞生 靓城行动 | 聚焦民生,完善配套,让余杭人畅享“家门口”的优质资源!



来源/区两会宣传组

编辑/孟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