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明之处即故乡!央视连线、支援厦门、坚守岗位……今天他们这样过节!

余杭发布 余杭发布 2022-01-16


万里无云镜九州

最团圆夜是中秋

这个中秋节

余杭人都是怎么过的?

跟小余儿一起来看看吧!

品香茗 唱民谣

这个中秋

他们体验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


今天,央视直播走进径山,在“茶仙子”周颖的带领下,体验了茶叶炒制、茶筅制作和中国茶艺“唐煮宋点明泡”。伴着缕缕茶香,大家换上传统服饰,吃月饼、品香茗,赴一场文化之约。“在中国茶史上,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茶艺,比如唐代是煮茶、宋代是点茶、明代是泡茶。而在现代,此技艺作为非遗,被人们所铭记。”周颖说。



径山村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茶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风景秀丽、山峦重叠,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办民宿、农家乐,开茶馆……村民们探索出不少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开启了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昨晚,在黄湖镇青山村的中秋晚会上,来自德国的妮可与新村民合作,唱起了一首关于旅人的外国民谣。三年前,妮可一家四口来到青山村,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并和家人在这里定居。“今天是我的第二个中秋节,我很开心在这里,青山村很棒。”妮可说。



晚会上,非洲鼓、川剧变脸……新老村民轮番登台,中西合璧的节目精彩上演。“今天在家门口,过这么丰富多彩的中秋节,全场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村民,给我们青山村注入了新的血液。”村民金妙芳说。



海归设计师、回乡创业青年.....一批批年轻人相继扎根青山。在新老村民共同努力下,如今村里每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村集体收入较上一年增长60%。作为“未来乡村实验区”,多元的文化、新旧的融合,让青山村焕发出独有魅力。


秀歌声 猜灯谜

这个中秋

他们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真心


在“云门”项目建设现场,火红的灯笼上缀满了五彩灯谜,工人们三五成群讨论着谜面;另一边,投壶比赛进行得火热,选手们仔细瞄准,将一支支木箭投入圆筒中。



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保障配套工程,杭州西站将在亚运会前通车,“云门”主体结构及外立面形象也将同步亮相。中秋佳节,300名工人放弃休假,驻守岗位就地过节,为保证项目如期完工奉献自己的力量。



摘掉安全帽,手拿麦克风,仁和街道獐山集镇安置房项目一期的工友们开起了“演唱会”。平时爱唱歌的李家明,来自湖北荆州,他的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引来台下阵阵掌声。“一百多首歌里面选了这首,工人朋友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家了,想通过这首歌来平复他们的心情。”李家明说。



除了唱歌,社区还为施工人员准备了舞蹈表演,同时特地请来了专业的糕点师,手把手指导大家做月饼。“团聚一下,然后大家齐心协力,继续好好建设奋斗,加油干!”施工人员程保平说。



仁和街道獐山安置房项目占地约100亩,目前一、二期工程共有工人500多名。项目预计于2023年竣工。“他们的付出带给獐山社区优美的环境,所以想让他们在异乡过一个美好的中秋节。”仁和街道獐山社区党委书记陈国强说。



在余杭,还有许多留在余杭过节的城市建设者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带给余杭更优美的环境,在“第二故乡”,他们感觉很幸福。


支援厦门 坚守岗位

这个中秋

他们选择守护城市的安宁幸福


9月20日上午,正在杭州师范大学执业医师考试卫生保障现场的杨涛,临时接到国家指令,赴厦门参加抗疫工作。“国家召唤,作为一名专业的流行病学专家,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杨涛说。



在回家取行李的途中,杨涛一边安排家中事情一边买好车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高铁站。面对送行的领导和同事,杨涛说:“我会注意自己的安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将余杭的战疫经验服务于厦门的疫情防控,同时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把厦门更好的经验做法带回余杭,将余杭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稳。”



和杨涛一样,余杭许多医护人员在这个中秋也都坚守在一线,忙碌在诊室、病房里,奋战在预检分诊、集中隔离点中等一线岗位上,为余杭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秋假期,交通一线执法人员施卫国给妻子顾琴英发了一条微信,这条微信发送前,他删了又改,改了又删,8个字的微信发了30分钟。施卫国说:“自从穿上了交通制服,已经习惯了各种节假日都在加班中度过,每当老百姓享受假期快乐的时候,就是交通人最忙碌的时候,为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我们都会坚守岗位。”



像施卫国这样的交通一线执法人员有很多,他们每天上路巡查、稽查违法车辆、管控工地道口,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只为保一方公路平安顺畅



这个中秋,有许多城市守护者选择坚守岗位,他们用辛勤和汗水,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月明之处即故乡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小余儿祝大家

中秋快乐!



 杭州中环余杭段,8处枢纽互通和16对平行匝道位置确定! “三星堆对话良渚”:玉琮和神树见证文明交融 | 文化余杭 央媒人物专栏关注!只因多看一眼,余杭细心助餐员救回病危老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区卫健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瓶窑镇

记者/常艳荣、陈佳青、俞曼琪、朱晨皓

编辑/孟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