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运衰败铁路兴 误了江西一百年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2017-09-14

前年获赠一位老先生所写、未曾正式印刷发行的回忆录,作者是上世纪30年代任江西省建设厅长、后升任国府交通部次长龚学遂的儿子。书中提到一段往事,龚受到蒋介石器重的起因是:1930年,蒋来江西坐镇指挥“剿共”,坐专列往返于赣省两大名城南昌、九江之间,龚学遂时任南浔铁路管路局局长,亲自调度、指挥,并登车陪同蒋氏。其办事之干练和忠诚受到蒋的赏识。


(龚学遂 ,江西金溪人)

“南浔铁路”是南昌至九江的铁路。九江旧称“浔阳”,白居易被贬九江时所写的《琵琶女》开篇便是“浔阳江头夜送客”。铁路全长128公里,1916年竣工。今天看来,其里程实在不值一提,但在民国初年,它是江西省最重要的一条铁路,因为它连接了江西省会和江西省最重要的港口,是江西省腹地通向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命脉。


在没有铁路的古代,水运是最便捷、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江西省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因为它北有鄱阳湖和长江,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和下游交界处。京师南下的陆路,在九江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驿站小池,商旅在此舍马登舟,上行是两湖鱼米之乡,下行则是江浙膏腴之地,而往南逆赣江而上,翻过大庾岭便是广东。


(南浔铁路德安站)


2013年6月,我得以登上庐山。庐山之美以及其幽静,自不待言,但就我所见过的中国名山而言,纯粹比较自然风貌,她并不是十分突出的,但名气何以这么大?我以为重要的原因是在水运时期,文豪和名宦坐船过九江,靠岸停泊几天,便可以一游庐山。庐山之名,拜其交通便利之所赐。


庐山南麓的星子,是一个安静的小县,我去拜谒白鹿洞书院时,看到的游人不多。在古代,这个县非常有名,曾是南康军(军为宋代一行政区划单位,与州平级)和南康府的驻地,大儒周敦颐和朱熹都曾在此担任过知军,李白的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所指的“香炉峰”便在县境内。古代星子县文化、经济很发达,原因也是在水运时代,其有交通之便。星子县面临鄱阳湖,赣、抚、饶、信、修五条江西主要的合流在此县注入大湖,因此千帆云集,为“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江右之门户”。然而到了铁路和公路为交通运输主要方式的近现代,修路反而尽量避开大湖和大河,这个名县便沉寂下来了。


国民党北伐时期,南昌曾是蒋介石的军事指挥中心,蒋依靠北伐掌握军权,并登上民国政治权力顶峰。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九江和南京之间有便利的水运。——在铁路修建缓慢、铁路总里程很有限的民国时期,长江的“黄金水道”的作用依然存在,铁路只是其一个补充。


遗憾的是,南浔铁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摆脱作为水运补充、辅佐的地位,成为赣省内的一条断头路。当其西面的北京至汉口、汉口至广州,东面的北京至浦口、浦口至上海、上海至杭州的两大动脉贯通后,南来北往的客人便绕开了江西,九江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复存在,江西曾经的区位优势变成了区位劣势。


在铁路交通最为重要的这六十多年里,因无南北干线通过的江西省,交通日益成为短板。直到1963年,南昌赣江大桥才修好,南浔铁路接上了浙赣铁路,结束了南北皆断头的历史。而直到1995年九江长江铁路大桥竣工、1996年京九铁路全线贯通后,“南浔铁路”成为了历史名词,完全融入到南北大干线之中。


在宋代和明代,甚至清代,因为水运为王,整个江西的经济、文化较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相当发达的。江西经济地位的衰落和处在长江与大运河交叉处的扬州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是一样的。而今,高速铁路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北京经合肥再到福州的高铁通车时,南北高铁干线,又绕过了江西,京九高铁,似乎还是一个远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