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秋杂谈|国君关心渔业生产为啥招惹老臣了?

2017-01-10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鲁国发生一件引起朝廷君臣广为议论的大事,今天看来恐怕是芝麻大的小事。


《春秋》记载:五年春。公矢鱼于棠。


后人解释为鲁隐公用箭射渔民献上的大鱼。《公羊》、《谷梁》、《左传》写作“观鱼”,而《史记》作“观渔”。“鱼”和“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名词,指的鱼这种动物;后者可以作动词,指捕鱼的行为。所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不管怎样解释,国君自己肯定不会亲自下水捕鱼,他去观看老百姓捕鱼或者用箭射老百姓捕获的大鱼,是一种象征性行为。用现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口吻,就是:


国家领导人视察某地,观看了渔民捕鱼,与渔民亲切交谈,并对渔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云云。


今天山东有一个县叫鱼台,就是《春秋》所说的“棠”,位于当时鲁国的边陲,毗邻宋国,后来为了纪念隐公观鱼而以之命名。


《左传》记载了隐公决定去观鱼时,朝廷一位重量级的大臣臧僖伯表示强烈反对。臧僖伯是鲁隐公的叔父,他说话当然不能等闲视之。臧僖伯反对的理由是:


凡是某件东西不能用来作为祭祀和兵戎的大事,那么国君就不应该去为它而劳神费力。国君,要将老百姓纳入一种仪轨和器物使用的规矩。以祭戎等大事的典礼来显示仪轨,用 典礼上所用的器材来明确物用。而不是用来作为典礼上的东西,君王随便取用就是乱政。而屡屡乱政,就会亡国。


然后臧僖伯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古代礼制,告诉隐公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其目的就是要分清楚贵贱尊卑长幼之间的差别。最后告诉隐公,这山林、水泽里一切不是用来国之仪典的东西,包括木材、鱼鳖,有贱役在看护,有官员在管理,不是你做国君应该去亲自过问的。


这臧僖伯的口吻,被后世德高望重的老臣劝谏君王时非常传神地继承下去。其要义就是上纲上线,大讲革命传统,告诉君王你这样做是坏了你爸爸、你爷爷定下的规 矩。不遵祖制,这种责备的杀伤力太大了,因为孝道是治国齐家的基础,国君不遵孝道,其执政的合法性就动摇了。对这一招,一般的君王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鲁隐公说了句:我不是去观鱼,我是去巡查一下边境的武备。臧僖伯知道国君在敷衍他,就称病不随行,以示抗议。


后世有人认为臧僖伯这番话是为了告诉鲁隐公一个道理,君王不必事必躬亲。此这种解释只说到了皮毛。联系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大背景,这实际上反映臧僖伯这种贵族对权力分配机制发生变革的严重担忧。


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周公旦的封国。周公辅佐哥哥灭了商纣,辅佐年幼的侄儿平定建国时的叛乱,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是周朝最重要的元勋。他由于留在京师摄政,让他的长子伯禽去鲁国执政。鲁国在诸侯国中,地位最高,成王为了纪念周公的功劳,允许鲁国国君用周天子的礼仪,所以后来吴国公子季扎去访问鲁国时,感叹“周公尽在鲁”。


鲁国这种尊隆地位,也有不利因素,就是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不能随随便便改变祖制,而像秦国、楚国这些和周天子关系不亲近、爵位较低的诸侯国,被视为西戎、 南蛮,反而没有那么多限制,可以大刀阔斧地改革。


和鲁国相邻的齐国也是如此,齐国是周朝另一元勋姜太公的封国。伯禽和太公几乎同时从关中的镐京出发,去东边的齐鲁之地就国。三年后伯禽才回来向老爸周公报告,周公问他为啥这样迟,伯禽回答说,要用周室的礼仪改变当地的风俗,三年才成功,所以迟了。齐国的太公 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周公问怎么这么快?回答说我简化君臣礼数,顺应当地的风俗,所以很快。周公感叹说,鲁国后世看来要北面事齐了。果不其然,鲁国国力 一直很弱,而齐国一直就是大国。


臧僖伯强调的其实就是国君与贵族、平民所固有的权利边界。在周朝宗法制下,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是相当有限的,国家是整个家族的公产,国君不过是兄弟们推选出来的管家。他的财富来源,除了自己直辖地的收入外,就是各大大夫封邑上的贡赋了。而贡赋只限于正式在册的田亩,以及一些象征性的土产。那时候许多诸侯王是很穷的,鲁隐公想拓展更宽的财政渠道,那么广袤的山林、遍地的水泽所出产,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的“观鱼”目的性其实很强,但这心思被臧僖伯看出来了,告诉国君,手别伸得太长。有些事不该你管,你虽是国君,但不能到处插手。


后来的历史证明,诸侯国中谁能打破传统礼制,扩充君权,撇开宗室贵族,任用管仲、商鞅这种职业经理人,就能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从而在列国争雄中胜出。而鲁国,一直就没有出头的时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