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 还能重回两湖共同省会的地位吗?

2017-03-05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明清两代,甚至民国时期,武汉实质上是湖北湖南两省的共同省会。我把长沙看成湖南人的“第二省会”。武汉这个地位,类似六百年来,南京之于安徽人。


湖广省在明朝是帝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湖广熟,天下足”此谚一出,意味着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楚南丘陵地带的梯田,所产稻米,已然超过东南的苏、湖地区。居于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便利的武汉三镇,不但是湖广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都会。


清代康熙年间两湖分省,湖南巡抚衙门设长沙(此前有短暂的偏沅巡抚,设湘西芷江);雍正初年的两湖分闱——即在长沙设乡试考棚,湖南的生员不用再到武昌去考举人了。长沙从此成为湖南省的法定省会,武昌或者说武汉三镇,只是湖北省的省会。当然,湖广总督衙门设在武昌,其政治地位仍然高过长沙。


可是在民间,直到我爷爷那一辈,说起武汉特别是汉口,远比长沙熟悉。湘中农村的男子,外出谋生,要么向西翻过雪峰山去湘西和贵州做手艺,要么顺着资江,北上汉口。我以为,这是水运为王的运输模式决定的。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均滔滔北流,汇入洞庭,然后与长江融为一体。而四水之间,横亘着大山。除了湘江流域的人们,资水、沅水、澧水流域的人如果运载货物,去省城长沙实在是太艰难了。


以走高速公路距长沙只有240公里的湘中重镇邵阳(宝庆府府城)为例,去长沙需要顺着古驿道,翻过龙山山脉,走到老湘乡县境内,才能顺着涟水坐船东去。行脚客背一个小包袱,都要走两、三天,如果要运载货物,即使用骡马驮,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清末民初,有一个《宝庆至湘乡路途歌》,应是在宝庆城里做买卖的湘乡商人所编,其词如下:


宝庆城墙四四方,两脚忙忙走湘乡。

鸡叫三遍呷早饭,走出东门没天光。

青龙桥上打一望,十井栏杆到山塘。

洪桥田凼打中伙,两脚忙忙走秋塘。

行到黑田天将黑,刘家老店饭菜香。

金钱银钱起眼见,路够长来人够行。

界岭听见油榨响,双脚跳到蟆蝈塘。

青树坪里打中伙,行到永丰见灯光。

永丰辣酱好口味,九里开坛十里香。

永丰下去四十里,抬头一望到虞唐。

虞唐好个桃花杏,家家都有好姑娘。

可惜身边钱财少,家中妻子饿肚肠。

虞唐过去是山枣,洙津渡口在前方。

渡口有座万福桥,提起此桥有名堂。

当年过渡徐公明,驴子下粪污船舱。

艄公怒骂徐公明,赔礼道歉难了当。

横下心来打一算,修座长桥利四方。

吃饭石匠九十九,做工石匠五十双。

中间一个是鲁班,鲁班下凡修桥梁。

走过桥梁过个坳,一路平明到湘乡。

人到家乡水也甜,一家大小喜安康。

三十吃了年关饭,明年依旧走邵阳。


从宝庆府城到今天双峰县城永丰镇要走一天;歇息一夜,第二天再走大半天才能走到湘乡县城。如果宝庆府城去长沙,刚走了一半。


湘乡商人在宝庆城做买卖,亦以毛板船贸易为主,他们最重要的出货地是汉口,而非长沙。今天双峰县(旧属湘乡县)甘棠镇龙安镇有朱家大院——曾国藩题写的“树德堂”匾额仍在。这个家族是商业世家,第一代经商者叫朱祖礼,他在宝庆府城开设“玉和祥”商店发家。道光年间,其长子朱太祥成为宝庆有名的“毛板巨商”,逐渐积攒了巨额财富。


运输货物去武汉三镇,走水路虽然有风险,但比较便捷。资江上、中游流经的宝庆府数县,盛产木材和煤炭,这是在汉口很受欢迎的紧俏商品。据《资水上的毛板船》一文介绍:


毛板船即一种木筏。这种船用未刨的松木板制成,故名毛板船。毛板船的形状是头尖,尾尖而翘。长二十四米左右,宽三米以上,最重的能装到九十吨,这种船是专门用来装煤炭的。毛板船到益阳,就完成了内河航运。在益阳另找舵师水手,再过洞庭入长江达武汉。船到武汉,先卖煤炭,然后将空船卖给拆板厂,拆板厂将船拆开出售松木板。毛板船体积大,装载多,但制作粗糙,容易出事。一艘毛板船,从造船到装煤,成本只需银洋一千元左右,若能平安抵达武汉可卖二千五至三千银洋,利润相当可观。在资水航运中,驾毛板船是最富诱惑与刺激的一种冒险行当。弄得不好连船带人翻入江里,落个人财两空。


▲顺资江放毛板船到汉口,可谓富贵险中求


对资水流域的人来说,去武汉易而去长沙难,那么对沅水、澧水流域的大湘西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天沅水流域的商业古镇如洪江、浦市,它们的兴旺无不和武汉三镇紧密相连,沈从文笔下的“麻阳水手”“常德的船”,大半是飘过洞庭去武汉。湘中、湘西那些靠水运而繁华的小镇,多有“小南京”“小汉口”之称,而非“小长沙”。显然,在当地人的眼中,长江沿岸的汉口、南京才是大码头。


今日汉口还有“宝庆码头”的地名。这个码头是宝庆府属几个县,特别是新化、邵阳、武冈放毛板船的商人和船工打出来的。后来宝庆府籍的人来汉口谋生,自然选择此地落脚。宝庆码头包括四街十八巷,地处汉水汇入长江口一箭远的地方,是一段黄金码头。两、三百年间,宝庆商帮和徽商、江西商帮、黄商等商帮打官司加械斗争夺这个码头,来来往往很多回,宝庆人才完全站住脚跟。宝庆码头周边住的人以宝庆府的人为主,其中新化县的又最多。抗战时期宝庆码头住了5万多“宝古佬”,而当时的新化县城才3万人。新化舆地学世家邹汉勋,从其孙子邹代钧开始,就长期居住在武汉。


《湖北日报》在一篇《打出来的百年老码头》的文中如此介绍:


今年81岁的杨久英婆婆在宝庆二街住了几十年了。说到这一带过去湖南人多,一跟本地人扯皮,湖南人就越来越多,故有个不雅的说法叫“宝狗子”。如今街坊中有好多人还说湖南话,保持着一定的乡土情结。


据史载,宝庆码头是湖南宝庆人在清嘉庆初年从本地人手里打下来的,至武汉解放前的140多年间,宝庆人凭借武力不惜手段交通官府维护其利益,还建立宝庆会馆,甚至把汉阳鹦鹉洲和武昌白沙洲等地的宝庆人居住区也算码头范围。有民谣说他们,“头顶太阳,眼眸邵阳,脚踏益阳,身落汉阳,尾摆长江掀巨浪,手摇桨桩游四方。”


这“宝狗子”比起“宝古佬”还难听))抱团、爱打架、不怕事,估计是武汉当地人对宝庆人的整体印象。


邵阳乡下曾流传一首民谣,道出宝古佬去武汉三镇讨生活的艰辛与憧憬:


十二月,落大雪,

背起包袱上湖北;

湖北有个好堂客。

打起胭脂水红色,

不打胭脂也看得。


照理说,十二月已近年关,应该留在老家过年了。这个男子怎么一反常态去湖北呢?——应该就是武汉。我分析原因可能是:去要回卖毛板船和煤炭的赊账?或者那里确实有他一房老婆。武汉有家,便不是他乡了。


▲宝庆码头旧影


我们翻看清末明初历史,湖南的革命元勋,大多数和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黄兴由长沙湘水校经堂学生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在武汉两湖书院毕业后,东渡日本。宋教仁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在校期间,他结识吴禄贞等人,并走上了反清革命之道路。


武昌起义的几位重要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孙武、蒋翊武、刘复基、熊秉坤、谭人凤、邹永成、居正,其中半为湖南人半为湖北人。可见当时虽然政治上分省二百年了,但两湖人彼此不分,武昌或曰武汉三镇在两湖人心中,就是自己的省会。


在水运时代,长沙确实没办法和武汉三镇比,长沙临湘江,湘江只是长江的支流,辐射的人口与地域很有限。而长沙自身没有好码头,船舶停泊条件还不如湘潭。


那什么时候湖南人才把长沙视为自己唯一的省会,而把武汉看作他省省会呢?应该是水运衰、铁路兴,特别是湘黔铁路通车以后的事。湘黔铁路由东向西横穿湖南腹地,将长沙与湘中、湘西联系起来,资水和沅水流域的人员和货物外出,不需要再走水路停靠汉口的宝庆码头,再扬帆东下了。而是直接走铁路到株洲或长沙,东去杭州、上海,南下广州,北去北京,武汉仅仅是北上的过路站。只是到了我读大学的上世纪80年代末,武汉的高等教育资源较之长沙,有巨大的优势。湖南优秀学子,除了北京、上海外,乐意填报武汉的高校。


自“改革开放”起,湖北、湖南两个内陆省是难兄难弟,都不可避免地衰落了。1992年邓大人南巡,在武汉对湖北主要领导的谈话,即可证明大武汉已经无法和当初并驾齐驱的上海、广州相比了。而对湖南人来说,广州的地位相当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武汉,劳动力纷纷南下广州、深圳、东莞。今天的珠江三角洲,便有不少的社区,类似当年汉口的“宝庆码头”,积聚着湖南各市州的人。而武汉,在新一代的湖南人心中,和南昌、杭州、成都一样,完完全全是别人家的省会了。


今天的武汉比之长沙,其城市规模、产业、教育资源、交通,尚有一定的优势。但必须承认,在高铁时代,这种差距在缩小。最关键一点是,对于湖南7000万人口(比湖北多1000万)而言,已经不具备无可替代的地位了。在武汉能办的事,去长沙也能办。长沙办不了的,可南下广州,东去上海,北上北京,坐高铁都在3到6小时内。武汉,这个曾经湖南人的“第一省会”,只是过客而已。


武汉要想成为中部崛起的第一大都市,恢复到清末和民国时期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困难重重。西有长江上游的直辖市重庆,北有中原的中心、第一人口大省省会郑州,东边的江西安徽心向上海,南面的湖南则被广东吸纳。如果武汉只有湖北6000万人做支撑,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恢复到当年“九省通衢”的地位,只要它重新成为两湖的共同省会,有了湖北湖南1亿3000万人做基本盘,武汉还是大有可为的。这取决于两湖能否重新一体化,如清代那样,虽然分省,但湖广从经济、文化、交通等诸方面不分畛域。


武汉,做好了重新成为两湖共同省会的准备了吗?


【十年砍柴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往期精彩文章


一个公号狗的自白:码字是我的宿命 我要写到头白齿摇地老天荒

官微和网友互怼,丽江怎么啦?他们的心胸远不如木土司

那些年,我们一起抵制过的外国品牌

阿里呼吁治理酒驾一样治假:马云明白了“春秋责备贤者”之意?

乡土|那藏在蓑衣斗笠下的往事:斜风细雨不须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