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三篇与与湖湘有关的古文 读进去便是中华好儿女

2017-10-06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9月下旬的一个黄昏,我和邻县的同年陆群兄(御史在途),徜徉在常德刚刚修好的桃花源古镇。漫无边际地闲聊。我突然问他:


你说说与我们湘湖有关联的古文中,哪三篇最有名?


他沉吟未答。我自问自答: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爱莲说》,这三篇选入中学课本的古文,我以为是最有名的。


陆群兄以为然,他也认为能够选入中学课本的古文,一定是经过历史的考验,千百年来被人吟诵。不但文字美,而且一定立意符合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历代与湖湘有关的文章多如牛毛,但论影响之大,确实没有超过这三篇。


为什么是这三篇?我当时讲了一番不成熟的想法。我以为这三篇古文,文辞之美,当然是历代文章中的翘楚,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所传达的审美、情感、价值观代表着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士人的人格培育的三个方面,若鼎之三足,三足皆具,则人能立于天地之间而不堕。完备的中国士人之人格,三者缺一不可。且这三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



《桃花源记》:充满诗意的田园梦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将听说的一段故事演绎而成文,他本人并没有来过沅水流域的武陵郡。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任荆、江二州刺史,武陵郡是其治下。祖、父两代都做过太守。家族的故旧亲戚,和武陵郡有联系的应当不少。


武陵渔夫闯进到一个世外桃源应当是真事。但详情如何,那些避秦时之乱的桃源人是否真的过得“怡然自乐”,陶渊明自然无法考证,只能展现一个诗人的想象,并借这个故事来讲述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自己的田园梦。


这其实是失意的陶渊明一种不甘心,不甘心放弃对梦想的追寻。


今人熟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大多数人能背诵他的田园诗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未必知道,靖节先生告别“误落尘网中”而去追求隐逸,其实是不得已,是相当的无奈。


陶侃出身寒微,虽然做到兼二州刺史、督八州军事的高位,替东晋守卫首都建康上游的根本重地荆州、江州,并立下了数次敉平大乱的功勋。但在门阀政治盛行的东晋,他依然为王、谢等世家大族瞧不起。王敦在发动叛乱前就很嫉恨陶侃。


到了曾孙陶渊明这一代,已败落至此,这样有才华的子孙,只能做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却俸禄低微的彭泽令。由陶渊明,我想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在现实中即有《兰亭集序》中那样欢快惬意的贵族郊游,而陶渊明只能想象桃花源,生活中则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还不是因为出身不同嘛。


陶渊明想象的桃源,成了1700余年来中国人田园梦的经典范式。虽现实中不可得,但永不言放弃。


中华是文教之国,读书人多半有治国安邦的理想。但人生往往不如意,在蹉跎蹭蹬中,在漂泊的羁旅中,想象中的桃花源,是他自己的一种慰藉。


宋代秦少游贬谪郴州时,暮春时节,独坐孤馆,感叹“桃源望断无寻处”。而他的老师苏轼,垂老投荒,一再被贬,而有“人心安处即故乡”的达观。“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把贬到天涯海角,亦看作像武陵渔夫那样无意中进入到风景奇绝的桃花源。


2014年,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女士以92岁高龄仙逝,马英九发表了一篇饱含深情的悼文。其中写道:


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年幼的马英九随着父母来到台岛,远离故土,而且当时台岛的前途迷茫。她的母亲用《桃花源记》为其启蒙,不仅仅是因为其父母都是湖南人,《桃花源记》寄托着对故土的思念。更因为桃花源是中国人永远的灵魂之乡,精神家园,虽时空变易,却从未放弃。如禅家言: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岳阳楼记》:超越物喜己悲的家国情怀


如果《桃花源记》中避秦之人,能走出洞口去看外面的世界。他顺着溪水进入沅江,然后从武陵城的南面经过,由沅江入洞庭湖,再坐船往东航行一段时间,便可到岳阳楼下,望见巴陵城。


与桃花源这个想象的田园梦相比,岳阳楼则是另一种文化地标,它代表着出世,代表着中国士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逃避,不沉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远保有一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没有见到八百里洞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清朗和“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暴雨,他对洞庭湖辽阔浩大的想象是那样逼真,我以为是他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使然。


宋代迎来了中国文化和科技最为繁荣的时期,中国士人的自主意识集体觉醒,这是和政治黑暗、乱象丛生的东晋——即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大不相同。


作为名将之后,陶渊明何尝没有给济世的雄心?如《杂诗》所言: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这才是他平生志向真实的写照。桃花源只在想象中,现实里总如他文中所言“不复得路”。他在《自祭文》中承认追求显达荣耀是人之常情: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


诗人总结自己的一生,对壮年就归隐也非真的没有遗憾。在其内心深处,仍有几分悲怆和苦涩。在结束时做了一声长叹: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忧患意识和 41 32344 41 13307 0 0 5564 0 0:00:05 0:00:02 0:00:03 5563家国情怀是中国士人的传统,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其身,在陶渊明是“隐”,于杜甫、范仲淹等唐宋士人则是“显”。


杜甫这位儒家成色最足的诗人在衰朽之年流落湖湘,登上了岳阳楼。在饥寒交迫的困窘时期,他仍然牵挂着国家大事。在《登岳阳楼》中先悲叹身世之苦,“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笔锋一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惦记的仍是北部边关的战事。


杜甫落魄时难却忧国忧民之心,而在他壮年忙于政事时,又想着桃花源来排遣着俗世的痛苦与重负。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安禄山被杀,二月,肃宗自彭原(今甘肃宁县)迁凤翔。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凤翔行在,五月十六日受任左拾遗。八月,肃宗下“墨制”(皇帝用黑笔亲书的诏令)准他回鄜州探家。他以这段经历写下了叙事长诗《北征》。国事是“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家境为“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他“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而那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士大夫,要想不流俗,在忧患天下时,依然心中得有一个桃花源。


范仲淹仕途虽有坎坷,但总体而言在历代文人中是较为顺遂的。他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谥“文正”。当年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之衔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统兵数万在西北防御西夏,赢得“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之威名。但他骨子里是一个诗人,心底里有诗意的栖息地。他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思乡之情,也写过“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的词句。


岳阳楼对湖湘士人而言更有着特别的意义。数百年来,湖南人物能走出家乡,到外面做一番事业,便可称“出得湖”。湖南三面环山,北部的洞庭湖是外出主要通道,故有此说。大概是前贤留下的《岳阳楼记》感染了历代湖南士人,近世湖南士人敢为天下先,有担当意识,为天下瞩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践行者。


曾国藩自28岁中进士、入翰林后,为大清朝廷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身处何境地,他心底里有一个桃花源式的故乡。他在京师十年内做到了侍郎,春风得意。但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勤于诗文,而且那格调完全不是夸耀功德的“老干部体”。他曾写过《岁暮杂感十首》,其三曰: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


晚年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总督两江。他仍然在政事之余,勤读《诗经》《杜诗》,同治七年的日记载,他读杜甫《哀王孙》,“如欲堕泪”。那一刻,他只是个诗人。


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爱莲说》:不为利欲熏心的君子人格


《岳阳楼记》,激励人不畏艰险去做事,去尽一份对家国的责任;《桃花源记》引导人去呵护心灵的故乡,走得再远莫忘来时路。可做到这两全殊为不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事在许多人身上重演。遇到挫折时不堕落,人生得意时不忘形,是很难的。


《爱莲说》所论,便是要解决这个难题,让人如何在尘世的利欲和得失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品行高洁的君子。


周敦颐出生在一个中下级官僚之家,,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他不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那些人物,或身为重臣,或文名远播。周敦颐多数时候在县主簿、州判官等中低级职位上蹭蹬,最高做过知军(约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行政长官)。可以说,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是官场的不得志者。但作为典型的宋代士大夫,周敦颐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以天下苍生为念而不仅仅独善其身。


相对于官职的卑微,周敦颐的眼光与追求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成为理学之祖,影响了一千年。而在官场这天下第一名利场内,必须要有严格的道德自律,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评价道: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周敦颐的一生,克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做到了政事、道德、学问三者的高度统一。后世儒学名臣,如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曾国藩,无不推崇濂溪先生。曾国藩在政治舞台上机遇比濂溪先生好得多,晚年大权在握。他的处事如濂溪先生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严于律己,是大清朝最为清廉的总督;但又不像海瑞那样偏执,他承认社会现实,对同僚与下属宽容。如此,方能成就大事业。


《爱莲说》读进去,才有立身之本,无论身处高位还是困苦之中,能保持品行的高洁。如此,方能行路千万,心中有桃花源,宠辱皆忘,不舍家国情怀。


流经周敦颐故乡道县的潇水是湘江的东源,湘江北上入洞庭。而桃花源的秦溪入沅水,沅水亦入洞庭,它们在岳阳楼下汇聚为一体。


《桃花源记》的田园梦,《岳阳楼记》的家国情怀,《爱莲说》的君子自律,千年来浇灌着中国人的品格。即使在今天,我以为把这三篇古文读进去,便可成为中华好儿女。


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本文首发“十年砍柴”头条号】


往期精彩文章


明帝国的末路风景(13):「腐败」成了皇帝奖惩大臣的工具

这个长假,别人出国游,我回乡村盖栋屋

一个区教育局如此恐吓网友的胆子是谁给的?

这个苗族人曾是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心腹大患

明帝国的末路风景(12):大权在握的张居正无法不腐败


苹果手机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