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庸医和神医只有一线之隔

2017-11-30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讲述晴雯因为与其他丫鬟打闹着凉,得了病,贾宝玉瞒着王夫人给她请了个姓胡的医生。那位大夫号完脉以后,向嬷嬷们说道:

 

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


然后胡大夫给开了个药方,略懂得一些医道的宝玉一看,大惊道:


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


最后宝二爷差贴身小厮茗烟请来了常上贾府瞧病的王太医,“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之分量较先也减了些。”贾宝玉赞许地说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虽然疏散,也不可太过” 。

 

这一段描写用胡大夫之“庸”来反衬出王太医的高明。他们对病症的诊断都是正确的,也是对症下药。只是胡庸医没有考虑到女性体质弱,经不起那些猛药。

 

因为男女体质强弱不同用药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老实说,在传统医学(不仅仅中国有,其他民族也有)时代,是很难量化的,几乎完全凭医生的经验。“神医”和“庸医”也不是那样界线分明。“神医”之名主要来自口碑,他治好的人相对多,但也可能失败,患者的体质千差万别,一旦用药出错,患者死了,在家属口中,兴许就是“庸医”。而“庸医”用虎狼药,很可能将一些病治好了,如专用芒硝的胡万林,不少患者认为很有效,其“神医”之名竟传遍西北,得到著名作家的力挺。

 

凭经验治病,凭口碑评价,这是传统医学的特点,因此“庸”与“神”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转换的。西汉时有一个著名的孝女缇萦,上书汉武帝要求替犯了罪的父亲淳于意受肉刑,成为感动帝国的年度人物,其父被免刑。淳于意原来做过官,后来行医,治好了不少人。可有一次把人治死了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家属有背景,告了官,淳于意被判押送长安处以残酷的肉刑。你说淳于意是高明的医生还是庸医?


在没有现代医疗检测和化验手段的古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病情几乎就是信息黑洞,听凭医生解释。患者必须对医生无条件信任,医生究竟是不是竭尽所能医治患者,也全靠自由心证。


华佗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医,当然他“神”的事迹我以为多是演绎的。《三国演义》中曹操让华佗来给他治疗多年的头痛。华佗诊断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以麻沸散麻醉,割除脑袋中的风涎之物,才能根除。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下令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


▲几乎每个太医都有华佗治曹操的风险


这个悲剧发生就是因为传统医学只能凭经验。如果有现代医学的CT和脑磁共振手段,曹操和身边的亲信看到片子显示脑袋里果然有一个瘤子,再多疑的阿瞒丞相,也不会条件反射:“总有刁民想害朕。”

 

照理说,太医院的医生是为皇帝及王公贵戚服务的,是从全国选拔来的最优秀的医生,不是“神医”起码是“良医”。但是,但是,皇帝的病是最不好治的,一些寻常病老百姓得了,医生凭 48 30977 48 14942 0 0 3755 0 0:00:08 0:00:03 0:00:05 3755经验可能治好,而皇帝和后妃、皇子、公主得同样的病却可能一命呜呼。是太医院的医术下降了么?非也,是因为每个太医都面临华佗治疗曹操那样的风险,他根本不敢凭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治病,保住脑袋要紧。


元代的许国帧博通经史,尤精医术,曾治愈了还是王子的元世祖忽必烈的足疾,深得忽必烈信任。忽必烈即位,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赐金符。后又改授金虎符,迁礼部尚书。有一次北撒王妃患眼疾,医生行针失误伤王妃一目。忽必烈非常气愤,欲治医生死罪。许国祯进谏道:医生应治死罪,但是,其因心怀恐惧而失手,若治罪,今后谁还敢来王府治病!忽必烈大悟,遂宽赦了医生。

 

可历史上像忽必烈这样明白事理的皇帝不多,所以,大多数太医给皇帝一家人治病,多用保守疗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皇帝及其家人的病往往就得不到及时诊治,拖延成无可救药的重疾。

 

清代官场流行“京师十大可笑”的段子,说的是一些名不副实,中看不用的机构:


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翰林院里的官员,称为词臣,专为皇帝和朝廷起草文稿。这些人全是各地的学霸,一路考秀才、举人、进士,再经过选拔进翰林院,他们的文才不可能差,许多人在和朋友诗酒应酬时写的文章和诗词,文采飞扬,天下传颂。可给皇帝起草讲话,就不能流露真性情,必须端起来,而且要有流行的套话。这样的文章自然不好看。而太医院的药方也是如此,哪敢冒险用猛药呀,给皇帝开的多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的药。

 

古代有一个笑话,说有祖传三代庸医,第一代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去不了病根儿,但起码能减轻症状,让你自以为治好了。第二代是头疼医脸,脚疼也医脸,因为对他们来说,医好医不好不要紧,面子最重要。第三代更邪乎,头疼堵嘴,脚疼也堵嘴,只要听不见喊疼,就是治好了。

 

你能说这三代医生真的是“庸医”吗?可在某些人的眼中,他们祖孙三代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神医”。



往期精彩文章


中学时代的疥疮记忆和曾经谈痨色变的乡村

竹马少年西安研学团 |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穿越大唐长安城

明清时的犯官不能想死就死:自杀也须君所赐

赵匡胤如果多活几年,燕云十六州可能收复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