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军第一将被皇帝的瞎指挥逼进了绝路

十年砍柴公号 文史砍柴 2019-09-30


收到湖南作家莫美惠寄的其新著《李续宾传》,我忆起了去年夏天莫美先生陪我参观湖南涟源市杨家滩一带(清代是湘乡县上里地区)湘军将领故居群的情形。

在李续宾、李续宜兄弟俩的故居锡三堂中,我大为感慨。这座宅邸规模不小,但与杨家滩湘军故居群其他院落相比,无论占地面积还是用料、做工,是最不显眼的一处,风格略显俭朴。而李续宾、李续宜兄弟是最早扬名立万的湘军将领,且官至巡抚(李续宾战殁前为巡抚衔布政使,李续宜实授安徽巡抚)。咸丰帝称赞李续宾有“古名将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莫美先生认为李续宾当得起湘军的第一将之称号,理由有三:一是首创团练,孕育湘军;二是攻占枢纽,奠定胜局;三是知人善任,广育人才。我同意莫美的论断。湘军早期诸大将中,李续宾兼具鲍超之强悍勇猛与塔齐布之忠诚纯良,而器具恢弘、识见高迈却超过鲍、塔二将。胡林翼多次在信札中称李续宾为圣人。

李续宾的故居在老湘乡县最西南的边鄙乡村,与老邵阳县隔着一座龙山,其去邵阳县城(即宝庆府城)的距离比去湘乡县城还要近。他早年在家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涯,犁田耙田,栽种果蔬等诸般农艺,无不精通。这样的环境下,能生长出李续宾、李续宜这样攻守兼备、品行高洁的军事将领,真是很奇妙的事。

▲李续宾故居

三河一役,在李秀成、陈玉成两位太平天国后期的天才将领合击下,李续宾战死,其麾下湘军精锐五千余人损失殆尽,湘乡县几乎家家戴孝,户户招魂。这一仗使太平天国从“天京事变”中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天国上游的军政中心安庆脱困,天京粮荒抒解,太平军后期军心、士气得到了恢复,天国的寿命延长了数年。

李续宾战殁于三河,后世读史者分析了诸多原因。如因为湘军系领导人胡林翼守制回乡,湖广总督官文拖延推诿,不派援兵。亦有人分析曰李续宾在攻占九江、声威正盛时,有些轻敌,孤军深入,陷入陈玉成、李秀成的大军包围之中。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看完莫美的《李续宾传》,我以为李的三河之败,最重要的原因是清廷最高统治者咸丰帝瞎指挥,其他如无援军、轻敌、战场大雾弥漫都非关键。

按照李续宾及湘军诸位大佬的共识,打通湖口,攻下九江后,湘军的后方基地两湖得到了巩固,困于江西的曾国藩的军队亦与两湖及皖南声息相通。湘军下一个目标就是九江和金陵(天京)之间最重要的城池安庆,只要毕其力克安庆,那么金陵就是孤城一座。李续宾已经做好了围攻安庆的战略部署,并进攻安庆西边的门户太湖县。可就在此时,安徽另一座重要城池、安庆失陷后的省会庐州(今合肥)被太平军攻克。咸丰帝下诏曰:

现在楚军水陆马步数万,悉由太湖、安庆进攻,贼必北窜,着官文即行知照李续宾、都兴阿等,先其所急,改道赴援庐州,.........

李续宾很清楚关键时刻分兵驰援庐州,是昏招,上奏咸丰帝说:“现在攻剿太湖县城,正当吃紧,若遽行分兵庐州,该逆或分股窜越,不特顾此失彼,两无裨益,且恐因此偾事,贻祸将来。”这道理说得很明白,他还提出在庐州附近的滁州、全椒、巢县驻扎重兵,可以就近调遣,去堵住庐州北路。

但咸丰帝不听,对咸丰帝来说,南方再怎么战火连绵,毕竟距离京师尚远,而庐州一丢失,通往河南、山东的门户大开。一旦太平军以此为据点,挥师北上,他可就睡不着觉了。大约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留给他的心理阴影太大了。

没有战略眼光与定力的一把手,往往会犯咸丰帝类似的错误。一遇到危机,就想起用最能干的部属当救火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做通盘考虑。咸丰帝才具平平,而又刚愎自用。他登基后,太平军就开始纵横中华大地,战争延续了八年仍不见平息的迹象,使其很是焦虑浮躁,由此他过于干预地方督抚和带兵统帅的战略布局,处处插手兵力的调遣(似乎有点像国共相争时的蒋委员长)。李续宾是他最为喜爱的战将,那么必须调他去庐州堵住中原的南边门户。

作为湘军名将的李续宾,其悲哀就在于明明知道北援庐州是“顾此失彼”,会“贻祸将来”,但君命不可违抗,他不得不分兵北上,钻进了十万太平军布下的口袋。

▲锡三堂的大厅

李续宾死得很英勇,当身边只剩下几百亲兵时,他知道败局已定,决定死在沙场。据《李忠武公年谱》载:“立遗疏稿,写家书数行,授周宽世曰:‘持此达湖北,以授吾弟。’因取朱批奏疏,顿首焚之,曰:、勿使辱于贼手!’”然后跃马冲入敌阵战死。不过据李秀成在被俘后供述,李续宾在敌人攻进之前,在营中自缢而死;亦有投水而死一说。其在遗疏最后一段言:
臣所难安者,朝廷信任恩深,未能报于万一;父母衰颓年老,何堪遭此惨伤?忠孝多亏,君亲两负,此则臣毕生大恨,所为椎心泣血、死不瞑目者也。伏愿皇上万机余暇,珍卫圣躬,优礼亲贤,推诚将帅。毋以臣军一覆,辄谓巨乱之难平;毋以臣命已终,或谓人才之可惜。君臣同德,文武和衷,则大难芟夷,复成郅治,直可计日而待。臣虽不获躬逢际会,然死而有知,当率从死弁勇咸为厉鬼以杀贼,借抒生前之诚愤也。

这些文字,至今读来仍觉浩气长存,感人肺腑。

咸丰帝被李续宾的忠诚刚烈所感动,或许还有一点点因瞎指挥导致大将身死的内疚?他在手诏中动了真情:

详览奏牍,不觉陨涕。惜我良将,不克令终。尚冀其忠灵不昧,他年生申甫以佐予也。

咸丰帝希望李续宾转世托生,仍然是周代申伯、仲山甫那样的名臣辅佐自己,并发上谕曰:“李续宾从军数载,所向成功。及其见危授命,麾下将士无一偷生,实为古名将之风,允宜垂诸信史,百世流芳。”予谥“忠武”。除翰林出身或做过大学士的文官谥号第一个字坐“文”,其余谥号中,“忠武”最贵,清代获此谥号者共八人。

李续宾战殁,令曾国藩、胡林翼十分伤心,深感痛失长城,况且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亦随李续宾死在三河。可后来的史实证明,李续宾过早阵亡,最大的受益者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朝廷一直防止出现尾大不掉的地方军政集团,对其领头人物备加防范与打压。曾国藩自率湘军出省作战后,处处被中枢为难,原因端的在此。太平军破武昌、占金陵后军威大振,后因为天国高层内讧出现双方实力对比之消长,清廷扭转了战局。咸丰帝的如意算盘是依靠湘军水师肃清长江,控制水运通道;依靠湘军陆师守住湖北、湖南,规复江西、安徽,控制上游;由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困住金陵,收最后破城之全功。湘军水陆之师涌现了罗泽南、李续宾、塔齐布、王錱、彭玉麟、杨岳斌、黄翼升等一大批将领,这些将领率军队由朝廷直接指挥,与八旗、绿营协同作战,毋需曾国藩这样处在朝廷和诸位带兵官之间湘军统帅。于朝廷而言,这是最理想不过的。

这种盘算眼看就要成功,特别是旗人官文坐镇武昌,李续宾等新锐将领凯歌高奏,在咸丰帝看来,没有曾国藩,也能灭长毛。曾国藩在李续宾攻克九江前,事实上已经边缘化了,咸丰帝故有底气下诏对曾国藩说:“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肃清,汝可暂守礼庐。”这就是要抛弃湘军的“精神领袖”曾国藩。在胡林翼、李续宾、左宗棠等人的运作下,虽然咸丰帝让曾国藩再次出山带兵,看明白大势的曾国藩已无实力讨价还价了,不得不以“钦命办理浙江军务前任兵部侍郎”这一尴尬的临时工身份出来做事。

李续宾及近六千精锐在三河覆没,天平立刻向曾氏兄弟倾斜了。等到重建的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先后被太平军消灭,朝廷不得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曾国藩身上,故授其两江总督之职,尔后令其总揽皖、赣、苏、浙四省军务。曾国藩亦尽量争取作战的自主权,消极抵抗北京的胡乱指示。如英法联军威逼京师时,咸丰帝下旨让曾国藩带兵北上勤王——又如当年让李续宾分兵援庐州那样的瞎指挥。曾国藩知道远水救不了近渴,反而会影响与太平军作战的大局。他和李鸿章合计,一拖再拖,直到皇帝逃到热河,恭亲王与英法合议达成,“北上勤王”毫无必要了。咸丰帝死在热河行宫后,经“辛酉政变”,联合执政的恭亲王和两宫太后,一改咸丰帝处处插手的作风,放手让曾国藩按照自己的战略部署推进,攻占安庆,肃清皖南,由李鸿章带兵守住上海财赋重地,最后由亲弟弟曾国荃围攻金陵。

如果不是咸丰帝出昏招,让李续宾分兵北上收复庐州,而是按照事先的规划,李续宾挟克九江之威,破太湖,围安庆,安庆很可能由李续宾攻克,不是两年后由曾国荃来完成。那么接下来收复金陵的首功或许很难落在曾国荃头上。

曾国藩晚年说“不信书,信运气”,历史就是这样吊诡。

【十年砍柴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往期精彩文章


皇帝痛恨捐官,但这样的生意他不得不做

理学名臣也不喜欢“痴肥”的大妞

郭嵩焘与左宗棠交恶:才与位错配的悲剧

五百多年安徽人来此乡试,南京当然是皖省省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