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Q的暂时躺平与李逵的躺不平

十年砍柴公号 文史砍柴 2021-06-07


“躺平”这个词,近期在网络上热得发烫。


有人在公号后台问我为什么不说说这个事儿?其实我早就有话想说,只是担心一个70后的油腻中年,讲得不好是要挨板砖的,会被年轻的朋友斥之为站着说话不腰痛。我总觉得,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学会“闭嘴”是第一要务。对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动辄妄加评论,结果往往是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一番纠结,还是冒着挨骂的风险说几句。


首先必须指出,“躺平”是人的自由选择,是一种权利。每个成年人作出选择并承受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旁人无权置喙。那些以“拼搏”“振兴”“勤奋”之类的词来鼓励年轻人进而批评“躺平”的调调,确实讨厌。法国工人活动家、马克思的女婿写过一篇长文《懒惰的权利或拒绝工作的权利——驳斥1848年“劳动权”》,将偷懒看作天赋人权。他说:“啊,懒惰,可怜可怜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吧!啊,懒惰,你是艺术和崇高美德的母亲,但愿你能成为消除人类苦难的镇痛剂!”


其次,我认为,这次“躺平”成为热门话题,更多的是一些并不甘心就此躺平认怂的人的一种姿态,以表达集体情绪的方式来引起社会关注,这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真正彻底想明白选择躺下的人,他根本懒得饶舌让公众了解他准备或已经躺平,为什么要躺平。


其三,阶层的固化、社会的内卷或许是诸多人躺平的重要原因,但一个数量较大的躺平族能够在社会生存,维持基本的生活,这要拜过去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之所赐。经济的发展,技术的的进步,资本的活跃使社会整体的财富增加 ,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就业的空间大且灵活多样,使躺平者不至于饿死。

 

选择躺平的大约有三类。第一类是积攒了一些家底,就如过冬天的黑熊。这类躺平者以中年人为多。“天涯”有一篇文章讲述一对40岁的夫妇生活在上海,早就过着躺平的生活,不上班,不要孩子,尽量减少社会交际,在2014年全部花费只有2万元。后来一了解,夫妇俩在上海有3套房,150万现金。这就有了躺平的底气,精打细算确实能把生活成本大幅度降下来。一类是靠父母的财产活着,这种躺平不值得讨论,从古至今富豪之家儿孙不劳作也能生活得好好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躺平界的祖师爷,旧时上海滩的小开也近似这类躺平。第三类也是我重点要说的、目前的主流“躺平”族。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也没有啃老的资本,而是把生活的欲求降低,减少一切可以砍掉的支出。躺平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纯粹坐吃山空,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还是需要支出的,如一日三餐、房租、上网费用。在不加班、不参与职场倾轧的前提下,一般的躺平族愿意干一些由自己支配时间的工作,或者在缺钱时出去打零工。


能维持这样的躺平状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福利。资本的扩张、技术的进步、企业之间充分的竞争降低了电信、网购、外卖的价格,不被所供职的单位束缚,不结婚不要孩子,就可以选择租金便宜的城市和地段生活。市场的充分发育也使不少企业乐意选择灵活的用工方式,比如季节性的零工(获得某大奖的美国电影《有靠之天》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打零工,逐水草而居)。这类躺平,在日本社会更早出现。日本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描述了许多日本年轻人极低欲望的状态。他们衣食住行的欲求降低到:不追求大牌,平时喜欢打扮得比较朴素;可以接受一日三餐都是便利店的微波炉食物,一天食物开销可以不到1000日元(约60元人民币);即使贷款利率低至2%,也不愿意贷款买房买车。他们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上网看剧,有时候出去打打零工,按天结算工资。“平成废宅”能生存下去,是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给这类生活方式以较大的空间和社会容忍度。整个社会的恩格尔系数低,买果腹的食品花钱不多,各类的企业需要零工。


假设中国现在的社会,还处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大多数人是农业人口,不去地里干活就没有收成,熬不过饥饿的冬天,有多少人敢躺平呢?再如处在要粮票的时代,每个人被编组进城市里的单位和农村里的生产队,乞讨都需要介绍信,谁又能自己决定躺平呢?

 

我想起中国文学名著中的两个有名人物:阿Q和李逵,他们自甘于做边缘人。但一个凑凑合合能躺平,一个却躺不平。

 

鲁迅笔下的阿Q,可算是资深“躺平族”,过着的是极简生活。“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在外面和人争执,挨了打,以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阿Q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的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


阿Q能维持“躺平一族”的生活,我分析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没有什么家庭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住在土谷祠里不需要建房子和租房子。二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还算太平,鲁迅虚构的“未庄”地域背景是其故乡浙江绍兴,自古为东南富庶之地,不但农业发达,商品经济也比较活跃,阿Q可以找到东家雇他作短工。一旦他的人生欲望或消费欲求上涨,譬如他想到死后得有子孙上供,就必须结婚,于是想追求吴妈。这样,先前的生活模式显然无法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挣更多的钱。因为得罪了赵老太爷,原来勉强维持的生计亦成了问题,“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于是幻想跟着“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干一票大的,走捷径,一夜暴富,解决终身大事。

 

如果说阿Q在江南之地还能暂时躺平,《水浒传》中的李逵就没有躺平的条件。李铁牛和阿Q出身在同样的社会阶层,但铁牛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远不如江南的沂蒙山区的沂水县。李逵力气大,武艺强,从小喜欢打架惹事,不想像哥哥那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的苦日子。他如果选择躺平,那么只有倒毙于街头,于是走上了“捞偏门”之路,在江湖上打打杀杀为生。李逵打死人后逃亡到江州,在监狱管教戴宗手下做临时工,替戴宗当打手兼保镖,后来被宋大哥用一锭银子买定,跟着上梁山了。如果李逵没有犯案潜逃,没有遇上戴宗和宋江,他在老家“走正路”,要生存下去大概也只能给地主当护院或给富商做保镖吧。铁牛哥的生活要求很简单,他一直没有婚娶,更想不到做官发财,每天有肉吃有酒喝就行了。可这种现代看起来很普通的生活欲求,在那个时代很奢侈。想要喝酒吃肉,李逵根本就无法躺平,只能以“搏命”来换取血酬。


不少声言要躺平的人,恨资本家的压榨,以此来消极抵抗。现在能够躺平还不至于成为饿殍冻骨,得感谢市场经济,感谢资本的力量。或许,有一天想躺平而不可得时,会不会怀念曾经让其996的资本家呢?



精彩回顾

何兆武眼中的旧时湖南:落后而尚学
一位影坛宗师记忆中的府学小学和文天祥祠
何止是辛酸:章开沅讲的三个故事
旧评再读 | 依稀廿载忆光宣 犹是开元全盛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