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薛蟠说起:一做商人则不敢任性

十年砍柴公号 文史砍柴 2021-11-14


《红楼梦》中有个著名的纨绔子弟,他强抢民女,草菅人命,不学无术,行为粗鲁。他就是宝钗的哥哥、人称“呆霸王”的薛蟠。


薛蟠之所以能横行霸道,主要是因为他们家是金陵城里“皇商”。所谓“皇商”,便是专门负责为宫廷采买物品的官商,属于典型的垄断商业集团。然而奇怪的是,即使是贵为“皇商”薛蟠,也时时在路途中被强盗打劫。而且,薛蟠一做商人就不能怎么任性了。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贾琏出城去外地办事,在平安州里碰到薛蟠和柳湘莲在一起,他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呢?因为此前薛蟠曾调戏过柳湘莲,把他当作男优一样的玩物,而被性子暴烈的柳湘莲打过一顿,两人结下过梁子,可如今两人却有说有笑的在一起了,所以贾琏觉得很纳闷、觉得不可思议。


薛蟠对贾琏的解释是:“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将贼人赶散,夺回货物,并救了我们的性命。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兄弟……”


从薛蟠的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么两个信息:


1:薛蟠虽然贵为“皇商”,但也逃不过被强盗抢劫的命运。2:薛蟠被抢的地点,居然名叫“平安州”,真所谓“平安州里不平安”。


从以上两点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环境相当的恶劣,商业的风险也非常的大。


强盗,往往喜欢抢商人,不抢读书人。


薛蟠作为一个皇商,强盗照抢不误,官府对他几乎不能提供保护,所以做大买卖的,就请镖行的武师护卫;做小买卖的,就得学几招防身术。而读书人——尤其是去赶考的士子,强盗一般不会抢。为什么?


民国学者齐如山先生,分析强盗为什么不抢读书人的原因,大概一是读书人身带的钱财不多;二是强盗抢读书人的钱,划不来,即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平常强盗抢商人难得破案,是因为县官不认真拿贼。若碰巧县官认真,大盗与马快捕头,多有勾手,花几个钱,就可以顶住,糊弄过去。若抢了秀才或举人的东西,则不能这样简单。如果金钱被抢,则县官可以自己赔出来了事;如果赶考的举人书籍等等被抢,那是非找回来不可,否则读书人可以在该管县衙门等候催问。倘该县稍不尽力,则举人不但当面可以申饬他,而且进京后可以嘱御史参他,所以非破案不可。


薛蟠在没有经商之前,是个谁都不怕的混世魔王,对贾府的宝贝、他的表弟贾宝玉那样受宠,也可以不当回事。可他一旦懂事了,觉得对母亲和妹妹要负一份责任,开始学着做生意,那处事态度就很不一样了。


如果薛蟠的生意顺利的话(只要贾府、王府不倒,他的生意也没法不顺利),他赚个钵满盆满,拿出一些银子做善事,比如办几所义学、孤儿院,修桥铺路什么的,不几年,捐个候补知府易于反掌。这时候,谁还敢嘲笑薛公子胸无点墨?传说他“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的诗作?


在薛蟠那个时代,商人赚了钱干什么?


由于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很多商人在赚了钱之后,就不会再将钱投入到工商业中去了——即扩大再生产。那么,他们赚来的钱会用来做什么呢?


大多是三种用途。一是买地、建房子,变成固定资产。从第三或第二产业回归到第一产业,在老家当土地主,或者在扬州这样的城市当收租、享受的富家翁。


二是用于打造自己名望、获得社会尊重的奢侈性消费和慈善投入,如修家谱、捧戏子,买花魁,建园林,投资故乡公益事业。


第三个用途也就是最大的用途:用来经营权力,以确保家族的富有能持久一些。经营权力最大手笔的当然是吕不韦那种“货国”方式,一般人没这样机会也没有这样的胆量。有的如胡雪岩那样的红顶商人,结交朝廷权贵或封疆大吏,如傍住左宗棠那样的大官。但官场总把新桃换旧符,这种投入需要眼力和艺术,也要运气。最靠谱的路子是培养自己的子弟读书——走科举之路。


家族中的子弟,能通过读书成功地转向仕途,是一般商贾最大的希望。然而科考是很艰难的,完全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投资,子弟还得智商在线,运气不差。所以很多商人大家族,虽然家财万贯,但是几代人可能都出不了一个读书人,在这一点上,有钱还真不一定能使鬼推磨。


从《红楼梦》中薛蟠的经历看来:在中国古代社会,有钱的商人,实在是不如有才的读书人过的快活。——这算是我穿越到古代对自己一种安慰吧。



精彩回顾


世上最珍贵也最脆弱的关系:信任

“高考移民”古今谈:为啥不能全国同一个标准录取?

突然想到:大匠的生存艺术

答客骂:美国人逃离「帝国坟场」谁会不高兴?

由顶流明星坠落想到:毁树容易种树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