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如何选题——兼谈国家社科基金如何选题|写作指引08

2016-05-14 石头 学术与社会


《船山先生》

2015年7月11日,石头摄于岳麓书院


我们通常说小题大做、题中之意,又说文不对题、离题万里,其中,题就是主题、题目或题材的意思。英文中有一个对应的词:subject。选题是研究的起点与方向,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转化速率,选题得当,往往事半功倍。因此,研究者必须将选题放在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


研究过程有两个端点:立项与发表。一个周期的研究一般以立项为始,以发表为终。研究选题是否恰当,从研究项目能否顺利立项到研究成果能否顺利发表,都有所体现。接下来,我将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与学术期刊发表,具体谈一谈学术研究的选题问题。


一、学术市场


任何一个社会,有分工就会有交换,有交换就会有市场。学术研究,亦不例外。从一个客观的外部视角看,学术卖家是学者等学术生产者,而学术买家则是相关研究需求者以及社会大众。自古至今,所有的学术巨著实际上都是学术市场的畅销者,因为它们满足了学术市场的知识需求,让相关读者以及一般大众都因其学术成果而受益。


伟大的学术一定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它不仅能够让人们单纯到此一游、徘徊徜徉,而且能够沟通此岸与彼岸,以渡求知者。


很多研究者不愿意正视学术研究的市场问题。一方面,将学术视为市场行为,不免有些负面的道德色彩,沾染上投机的味道。但实际上,无论正视与否,学术市场都一如既往地按照其自身规律运转。


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将自己的学术进行对象化。什么意思呢?对象化是objectification,将研究主题对象化就是objectification of subject。 简单说,就是将自己的研究当成别人的研究,以一个客观的视角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读者,我看到这个研究,会不会买账(buy it)?


学术市场表面上看起来纷繁无序,但并非无章可循,与其他类型的市场一样,也遵循价值规律。凡是高价值的学术产品,一定更容易在学术市场中走俏,这是自古不易的规律。


对象化自己的研究,是为了确认:自己的研究在学术市场中是否有足够的价值!如果你发现这个研究将会无人问津,那就趁早改弦更张。否则,你的学术最多只能自产自销,在立项与发表的过程中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立项与发表机制


学术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交换并非直接进行,而是由学术代理人间接进行。很多研究者不熟悉学术机制和规律,往往在立项与发表的路上磕磕碰碰。


社科领域的学术立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首,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将它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有的单位甚至将它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国家社科基金有两道评审程序,第一道是双向匿名评审,第二道是专家会审。这5名匿名评审专家是从广泛的学术群体中挑选出来的,评审的双向匿名性、专业性和随机性,可以基本保证这5名评审专家的意见能够大致代表学术市场对评审对象进行价值鉴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尽管有一些熟悉自己研究的师长能够推进评审进程,但是归根到底,你的研究申请必须能够说服评审专家它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才能顺利获得公共资源对你的学术支持。所以,申请人应该首先换位思考,对象化自己的研究选题,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评审人,这项研究能否说服自己。


当然,学术市场的信息并不一定充分和对称,并不是所有评审专家对于研究前沿的把握都能非常充分和及时,所以,有些学术选题尽管很新、很有价值,却也有可能在立项的进程中遇冷,这是所有市场都会存在的问题,客服的办法只能依靠学术市场的理性化和专业化,依靠信息披露等机制,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通常来说,在立项机制公平的前提下,多做几轮申请,好的研究选题总会脱颖而出。所以,社科基金申请要做好长跑的准备。


此外,有些小众的选题可能会有些尴尬,有些非常精细化和专业分化的选题也会吃亏一些。因为,社科基金立项的评审是一般的学术专家,他们对于你的研究议题和学科知识可能有些陌生,因此,有些优秀的青年学者会很苦恼:明明自己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本专业领域专家和权威期刊的认可,为什么还会在社科立项中遇冷?


其实,这个问题有多重原因,要想对过分专业和精细的选题进行价值鉴定,其实需要非常成熟和庞大的学术群体,对于中国目前的学术生态来说,这一点还有点难,中国社会科学的专业和分化都还不足。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一个好的研究选题不能满足于只打动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只获得“小圈子”的认可,它更应该能够打动一般学术专家、圈外专家甚至一般读者,在宽泛的学术市场中获得广泛认同。这样,它才具有学术的外部性溢价,才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


学术发表同样遵循价值规律。很多作者可能不太了解,学术发表之前都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发稿机制。期刊越是专业,其发稿流程就越是成熟。即使再好的文章,都要经过期刊发稿会,在发稿会上,编辑需要向主编及其他同仁推介这篇文章,阐述这篇文章值得刊发的价值所在,这个价值并非责任编辑信口而出,而必须能够“货真价实”地说服同仁乃至学术界。


从广义上说,主编及编辑部同仁也要向学术界有个交代:为什么要刊发这篇文章?它的学术价值何在?编辑部的意见是什么?匿名评审的意见又是什么?如果编辑部不顾学术公意而一意孤行,不负责任地大量刊发乏善可陈甚至突破底线的文章,那么,这个期刊的学术品牌也就差不多可以谢幕了。树立一个品牌,需要无数篇好文章,而毁掉一个品牌,有时候一篇文章就够了。


作者在投稿前,也应该对象化自己的文章:假如我是编辑,我凭什么向同仁推介这篇文章?它的学术价值何在?只有高价值含量的文章才能够经得住考验,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通过期刊的发稿程序,走向读者。


三、一以贯之


研究是一个逻辑性的存在(being),与其他存在类似的,它需要有一个主题;否则,这个存在就不纯粹,甚至沦为琐碎。比如说,风景画,绝非原本的自然风貌,将它入画,一定进行了某种主题性加工,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并非原貌的物理和地理意义上的山和水,而是包含了一定社会观、宇宙观、人生观的主题性表达。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回答说:“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的教导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主题其实就是那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因此,选题也就是寻找一个一以贯穿自己研究的概念、理念或议题。


在今天的学术市场中,很难再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即使有的话,也是少数。与今天的机器大生产一般,我们的学术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尽管专业细分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大众对于学者的认知越来越趋向于专家,即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的学者。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因此,在这个时代做学术,研究者需要旗帜鲜明地确立并昭示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其议题。而且,一定要选择好一个议题并坚持下去,而不是频繁更换选题。研究议题就像贴在研究者身上的标签,尽管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标签化,但是标签本身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标签化更易于传播,比如说,当我们提到林南、边燕杰,我们想到的就是社会资本,而提起赵鼎新,多半想起政治社会学,而提到组织社会学,自然也会联想到周雪光。那么,你能否想一想:读者在提到哪个标签的时候会想起你?


选题必须能够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从横向的角度看,你的研究选题一定能够概括和涵盖你的所有研究;第二,从纵向的角度看,这些研究在时间前后上有一个延续性、发展性,有一个系统的、逻辑的穿插线索。


优秀的研究者一般都非常“专情”,懂得对自己的选题精耕细作。有些年轻学者喜欢频繁更换选题,这其实并非上策,因为学术研究讲求积累,而这种积累是很慢的,慢到大多数时候你觉察不到进步——当然,这是好事,不然,这个世界就乱套了。频繁更换选题,而不是深耕自己的研究园地,最终会让学术市场无法给你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因此,也就不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与认受。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研究者在真正进入具体、琐碎而又忙碌的研究过程之前,应该对自己的选题深思熟虑、瞻前顾后,选择一个足以全身心投入的研究议题。唯其如此,才会有丰硕而鲜美的研究成果,奉献于世人面前。具体的选题原则,请关注下一期《写作指引09:研究选题的七大原则》。


欲查看往期文章,请关注《学术与社会》后,回复“指引”,亦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