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雨磊:一言难尽的2020

王雨磊 王雨磊 2021-04-25

2020年12月6日,摄于丹霞山别传禅寺


2020即将过去,连广州的天气也开始转冷。以往每年新旧交替,总要回顾一整年的是非成败,但今年,一言难尽。



我们社会学有一个“公私分立”的观点,通俗地说,就是把工作与生活分为两码事。我一直想把“学术与社会”这个平台做得纯粹一些,所以我用“石头”做笔名,承蒙同人抬举,唤一声“石头君”。事情发生后,我一直犹豫要不要用公众号发声,毕竟“学术与社会”并非只属于石头君一人。


无奈,事与愿违。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在极端压力之下很难保持冷静。面对一些令人心寒的言行,出于激愤,我决定放弃“石头君”和“学术与社会”。尽管当时情绪失常,但一言既出,那就就此别过吧。


不过,我曾承诺要在《博士论文》第100期分享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而且,在我公布决定之后,有那么多读者向我表达不舍,劝我不要轻言放弃。这次劫难既打击了我,也磨练了我,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深的参悟。人生总是要继续的,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因此,我决定把公众号的名称改为“王雨磊”,把我从劫难中领悟到的智慧分享给大家,也算一份功德。



其实,我也清楚:绝大部分骂我的人,并非存心与我为敌,只不过黑白未明之时,负面舆论铺天盖地,顷刻间沸反盈天,所以他们就相信了。


众多善良的网友是被以假乱真的谣言唤起了恻隐之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善待,尤其是十年寒窗苦读,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换作是谁,都很难心平气和。


做老师,是一门良心活。我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将来能够有所成就,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出事以后,我的学生们都很关心我,即便在与我没有了师生名分的情况下,仍然帮我分担杂事。我有名研一的学生,她的生日偏巧就在10月9日。她以优秀的成绩保研,经过激烈竞争,选择了心仪的导师,正在开启梦寐以求的研究生生活,然而在她生日那天,她一直尊重、敬仰的导师,变成了网友口中的“强奸犯”,她的内心,必定非常分裂。


很遗憾,我不能再做你们的导师了。但是,我相信,不论有没有我的指导,你们日后都会有所成就。祝福你们!



所谓“人穷则反本”。我的外婆听说之后,晚上睡不着觉。我的姑妈和姨妈们惊慌失措地给我打电话,但那时我的电话一直占线,她们还以为我被警察带走了。其实,我从始至终都是以证人身份前往派出所。我的叔伯兄弟、街坊四邻都来询问此事:尽管他们断然不信,但是网络上却说得有鼻有眼。所以,我即刻回到老家。


我说:“谢谢您们的关心!让您们担惊受怕了。我的事情是假的,您们的感情却是真的”。在老家住了半个月,我感觉前段时间不眠不休透支的能量逐渐恢复了。


儒家主张“亲亲尊尊”: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敬自己应该尊敬的人。这既是为了社会秩序的和合,更是为了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周全。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我的朋友们为我疾呼,为我奔走,帮我渡过难关。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自己好,所以,我很感恩那些在此期间向我靠拢的人。


祸福相倚,世事难料。如果这次不出事,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些人如此牵挂、关心我。




知识与智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两种精神财富。知识生产通常是集体行为,而智慧积累则往往与个体经历相伴随。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上看,作为学者,我认为自己有必要研究、总结并提炼这次事件的公共议题,比如究竟如何应对舆情危机,男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性侵诬告等。


从智慧积累的角度上看,过去,我的知识达到了教授水平,但是我处理人生问题的智慧则远不够。这次劫难是一次良好的补课机会,它让我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只走上坡路。它有起有落,有顺有逆。如果遇上了难题,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所以,尽管一言难尽,我仍将尝试把我在此历程中的所遇所感所思所悟,如实记录下来,真诚地分享给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