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芸台琐话丨古保小志 - “嘉善金身强地方文献工作室”拜访记

芸台小吏 嘉兴市图书馆 2023-07-03

古保小志 ·


“     嘉善金身强地方文献工作室”

      拜访记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话套在拜访金身强先生的嘉善地方文献工作室的行动是再合适不过了。

      几年前小吏经人介绍加了工作室主人的微信,看工作室业务繁忙,常有聚会及联谊活动,心颇向往之,就是迟迟不付诸行动。   

     今年的“书迹寻踪”项目准备每个县选取一二家藏书楼,小吏有点私心,就想先从老家嘉善着手,嘉善选哪家呢?已经毫无影踪的意思不大,闻得麟湖沈氏的北山草堂的故基尚存,虽然房子是没了,但还能找得到点痕迹,于是暂时选定了它。

      要论谁最熟悉嘉善的人文历史,当属金先生啦,所以终于下定决心去拜访一趟。


      先与金先生约好时间,前一天他就把工作室定位发了来,位于乔克国贸中心,在世博酒店同一方向。后来才发觉,正好挑了高考的前一天的日脚。

      进入国贸中心大楼,黑乎乎的,有点懵圈,看看电梯还在20几层,二屋楼么就走走好了,上得二楼,走廊两边排列着一间间屋子,就那种写字楼的格局,走廊上空空的,一个人是有点吓咾咾格,抬头看了下眼前的房间号,还好,工作室就在附近。

     工作室门口挂着三块牌子,有两块分别是省、市级协会颁发的。

     主人应声开门,进室后,发现还有架小楼梯,那么上面还有一层。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大桌子后的背景墙,黄色的底,上面是嘉善县城图,那种旧方志上的地图,古朴雅致,又点明工作室的性质。

      上面的图案,乍看上去像是烙上去的,就是那种烙画。主人回说不是,是印上去的。质地摸上去软软的,类似于跑道,说是软木板,葡萄酒瓶的瓶塞子就是软木做的,贴近察看软木板的组织结构,与软木塞子类似。主人说与朋友尝试了好多种材质,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主人先带我们赏宝,有一个架子上全是大砖头,上面带字或者特殊花纹的,字或为年号,或为窑号,嘉善的干窑是著名的窑乡 ,据说原来那地方称“千窑”,后改作干窑。话说苏州老城的北面,现在是相城区,有个地方叫御窑,按史料记载,清代以前那里是以烧制大金(京)砖为主的窑区。


      烧制砖瓦又苦又累,还得有技术。小辰光听人讲,踏泥、掼生坯,都要有力道。想想也是,泥巴含水后西鼎鼎的,生坯用车装了推进窑墩(土话的叫法)里,一车子生坯得有多重。烧制完工,熄火后,窑墩里厢热得来,也没办法啊,得取出来。不过在农耕时代,这算是手工业,窑主还是富有的。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工业还不发达时,能进的工厂少,农村里连女孩子都去踏泥、掼坯赚点现钿,还有在窑墩里码生坯的。有一年大热天,一条船靠在西塘市河边,从船上抬下来几个人,身上盖着被头,头上流着血,抬的人飞脚往医院方向跑去。围观的人问,答说是塌窑,还好是冷窑。见其中有女的,有人就叹气,说老古话讲,女人进窑么窑要塌。也许是女性力道总归小,码生坯不够紧实,塌了?不得不说,这边的农村妇女真的是又勤谨又能喫苦。


     主人出示了一部乾隆版的医书,书本身不稀罕,但上面的批注却大有来头,是徐灵胎的亲笔!不愧是国医圣手,批评得有理有据,举个例子,有病患“症见流泪”等,原方以补益为主,徐认为此为风症,不宜一味加以滋补。批注书写流畅,当系随感随书。


     工作室收藏了一块与北山草堂沈氏家族有关的残碑,我们见到了拓片,工作室并收藏有沈槃的两方私章,“嘉善沈铭之氏”“新斋”,幸好幸好,北山沈氏总算有东西留于世上。


 我们听主人讲述他收藏过程中碰到的人物和趣事,一窥收藏世界的奇妙。如果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随着所得内涵的增加,外延也会扩展,积累到某个程度,就有质的飞跃。工作室凭借厚实的地方文献的收藏,编缉出版了一部部厚厚的书,留住乡邦久远的记忆。有以乡镇为主题的,如天凝、陶庄,有以人物或事物为专题的,如中医人物、工业、老建筑。共同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影像及实物,言之有据,读之有物。


      品茗之余,眼光落在桌上一个物件上,是一只蟾蜍摆件,蟾蜍特殊的表皮雕刻还挺见功夫的,此雕件则充分利用了树根天然形成的纹路,比人工雕琢的更加生动。边观赏边感叹,工匠们因材施刀的技艺着实高超,又叹古人在此种奇巧淫技上肯下功夫。

     蟾蜍的外貌自然让人难以生出喜欢之情,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蟾蜍是招财的灵物,而且,“蟾宫折桂”是赶考举子们最愿意听的吉语。正逢高考日,祝高考学子们成功折挂!

本文作者丨沈秋燕

后台编辑丨薛路

复审丨许大文

部分图片由金身强先生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