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潇湘农夫:马克思基本矛盾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8-01-17 潇湘农夫 昆仑策研究院

(点击上方【昆仑策研究院】可关注)



  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本质上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全部内容却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科学的历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社会基本矛盾不过是对“现实的人”的本质和“实践着”的人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即人类全部历史及其发展的本质揭示和高度抽象,因此,“现实的人”最根本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存在于人类所有的社会形态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的“状态”和更替;是人类社会其他矛盾的根源,并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因此,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基本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发展大势。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石。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特殊的基本矛盾的解剖,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般上升到特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揭示了既往人类历史的社会形态,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与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总要走向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也就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也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是基于“现实的人”的假说,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


26 49848 26 13254 0 0 1756 0 0:00:28 0:00:07 0:00:21 3051 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一般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殊,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这实际告诉人们:只有从“现实的人”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活的社会有机体”出发,对其进行科学的解剖,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具体的基本矛盾,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获得自由。


  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没有发明人类社会是人的历史的历史观。人的历史观在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早就完成了。被推崇为西方历史之父的早期人道主义思想家维柯就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对于维柯这个看似常识性的论断,马克思给予了高度的赞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 第429页)维柯还指出: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使得人类社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和内在规律,由此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人的历史观发展到理性主义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思辨主义哲学家把理性原则眼花为绝对精神,形成了思辨的社会历史观;以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把抽象人性论同社会经济分析统一起来分析“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经济人性论历史观;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理性原则同未来社会构想结合起来,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然而,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人的历史无一例外是头足倒置的人的历史。在人道主义思想家那里,人的历史是“人性”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在理性主义者那里,则认为是理性或理性的演化物——绝对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从脱离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而高谈“人性”、“理性”的历史观,毫无疑问是“抽象的人”的历史观,人的历史也就是“抽象的人”的历史。然而,当资产阶级思想家高扬人道主义、理性主义的旗帜时,欧洲大地却到处进行着非人性和非理性的战争,到处是“人性”和“理性”的资产阶级国家吞噬着“人性”和“理性”的封建贵族国家!事实胜于雄辩,资产阶级思想家创立的“抽象的人”的历史观,却经不起自己阶级创造的历史检验。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现实的人”的历史观,可以用马克思的一段经典名言来说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603页)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思想家对历史本质的天才阐述!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发现,但这也是马克思历史观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是在说明,历史不能割裂,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继承和延续既往的历史,从低级走向高级,实现着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的更替。


  “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在这里实际是说现实的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在继承既往的历史成果的条件和基础上进行的创造。


  “现实的人”之所以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因为基于这样最基本的生活事实: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然后才能进行人的精神生活的生产,才能实现人类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更替。因而“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第531页)“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都取决于它。”(同上,第575页)与物质生产相比较,它们虽然“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但它们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对于“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条件下活动的。”(同上,第524、525、524页)


  显然,马克思“现实的人”就是现实历史和历史现实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质:


  首先,“现实的人”表现为具体的人性与抽象的人性相对立。人作为高等动物不可避免表现为人的动物性,但这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人的“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人是有其人性的,但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人们通常说的抽象的人性不过是对具体的人性的抽象。人性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人的具体的生产生活活动总是具体的,总是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因为人类通过物质生产、人的生产,进而通过精神和文化的生产,才能创造人类社会,创造人类社会历史。


  其次,“现实的人”表现为“现实的人”的历史观与“抽象的人”的历史观的对立。“现实的人”的历史观肯定了人类历史是“人”的历史的命题,但它颠倒了“抽象的人”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历史观: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意识;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单就这一具体的理论事实,就足以让那些攻击、诋毁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无耻谰言不攻自破。


  再次,“现实的人”表现为人与人类社会相对立。人,当然首先表现为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但是,人不可能只是孤独的个体的存在。当人像鲁滨逊俘获星期五一样开始生活,就开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创造了社会生产关系也即人类社会,就会像人创造了宗教、却受到宗教神的力量的支配一样,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却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人固然有其主观能动性,但只有在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历史主动性,因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总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统一,这个统一,其实就是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


  又再次,“现实的人”的活动表现为劳动的人与占有劳动相对立。人类社会相当长的历史本来是“质朴而美妙”、可怜而悲惨的人人平等且人人劳动的原始公社的历史,但是,随着财产的相对剩余,私有制逐步出现了,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就是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形成的阶级的对立。这种对立,造成“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现实的人”的一切文明“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 第31页)这种对立,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最后,“现实的人”的活动表现为物质的生产和人的关系的生产相对立。人必生活着并使得种族延续,就得首先进行物质生产;而进行物质的生产,人就得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生产。因而“现实的人”就可能不自觉地充当了这样的职能:它是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承担者,又是生产关系的创造者和关系中的人,因而人既是生产力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没有人的生产活动,就谈不上生产力;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谈不上生产关系;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即经济基础的生产,就没有意识活动、宗教活动、政治活动、法律活动、文化活动等等上层建筑的生产。因此,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肩挑,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矛盾,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矛盾运动,正是“现实的人”的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和更替。


  因此,“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因此,“现实的人”又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归宿。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


  因此,因“现实的人”的活动产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实际表明了这样一个理论事实: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过就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概括和抽象。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已经作了经典阐述,这就是后来人概括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看起来现在已经成了僵死的教条公式。但是如果将其还原为人类社会现实的运动,他就会立刻呈现出自己生动的“活的社会有机体”的面目来。


  (一)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概念不是马克思的独创,科学的生产力理论才是马克思的独创。在他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诸如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就阐释了生产力概念。他们的生产力概念基本是物质和自然的力量,如土地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等。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深刻地阐释了生产力本身,而且认为生产力始终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这种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产生的生产力,不仅是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逻辑起点,并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大厦的基础。


  在马克思的著述中,有关生产力的提法可以说是五彩缤纷、阿娜多姿,比如说有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主观生产力、客观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死劳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一般生产力、直接生产力、联合生产力、个人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物化生产力、实际生产力、潜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等等。这反映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认识有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对生产力较为典型的概括,定格在他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方面不仅完整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内涵,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强调生产力的本质不过是“人所能有目的地控制、支配和运用的自然力”,是“人类为了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所能支配、控制的自然力”,马克思这一较为典型的生产力概念,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将其引申概括为:生产力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程恩富),“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卫兴华:《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 第5、6页)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明确区分了生产力的哲学社会学(历史观)意义和经济学意义,区分了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二卷 第144页)从而完成了他的生产力理论的建构。


  马克思对于社会历史意义上和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发区分实际上建立了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生产力理论,即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和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


  1、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可以用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概念来概括和描述。


  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就是人类运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同上 第53页) 根据马克思的这个论述及其他一些论述,可以将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外延概括为五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以及表现为劳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第一,关于劳动者和劳动阶级。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现实的人”中的劳动者和劳动阶级。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萧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105页 )也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因素。”(同上 第107页)“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74页 )


  第二,关于劳动资料。马克思认为,“ 与劳动材料不同的劳动资料不仅包括生产工具、即从最简单的工具或容器到最发达的机器体系,同时也包括物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劳动过程就根本不可能进行...... 它们表现为全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而不是表现为过程内部起作用的因素。同样,为了使用劳动资料本身而必须消费的物质,如油、煤等等,或者会使劳动材料发生某种变化的化学物质,如可以漂白的氯等等,也是劳动资料。”(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不再表现为直接劳动者的财产,而是相反地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尽管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资本论》 第三卷 第296页)“ 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无非是使用较少的直接劳动创造较多的产品,从而社会财富越来越表现为劳动本身创造的劳动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包括作为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这种重要因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先进性就在于它“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这种劳动资料体现的巨大劳动生产力,以至“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56页)


  第三,关于劳动对象。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物和人们创造的劳动资料,“劳动材料,即为了某种特殊需求而通过劳动去占有的对象很可能未经人类劳动的加工天然就存在着......不言而喻,从事物的本性可以得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劳动资料或者说生产工具的发展上。正是这种发展表明,人通过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为其劳动目的而安排规定的、并作为传导体服从于他的意志的自然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他的直接劳动对自然物的影响。”(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那个利用瀑布的工厂主的超额利润......它来自劳动的某种较大的自然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和一种自然力的利用结合在一起,但这种自然力不像蒸汽的压力那样,可以在同一生产部门让一切资本自由支配,所以并不是凡有资本投入这个部门,这种自然力的利用就会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这种自然力是一种可以垄断的自然力,就像瀑布那样,只有那些支配着特殊地段及其附属物的人能够支配它。”(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因此,劳动对象,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物,在劳动的范围内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因素。


  第四,关于科学技术。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构成的独立要素,他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 第418、743页)因而科学技术在马克思那里,早就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关于表现为劳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生产关系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但这不是笑话,因为这里说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生产力,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实实在在的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分工和协作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是其(即生产力的性质)主要内容。”(萧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108页)“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第219页)生产关系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生产力,是因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分工反过来又形成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所有制的发展,所有制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的、文化的和精神的生产,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生产反过来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好像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上是一个客观事实。当然,说生产关系表现为生产力,只能是在它表现的范围内,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了。


  既然劳动者和劳动阶级,才是最革命、最能动和最主要的因素,那么,就得重新审视劳动者和劳动阶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就得重新审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被奉为金科玉律,并被誉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劳动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同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科学技术不是一个独立和超然的东西,它只能是劳动者的创造,并且只有通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即使是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最重要标志的之能机器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也是如此。的确,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替代人的体力,而且能替代人的脑力,甚至代替人脑的思维并且某些方面人的思维能力只能相形见绌。然而,即使是这样,仍然是人创造了智能机器人而不是智能机器人创造了人,仍然是人驾驭智能机器人而不是智能机器人驾驭人,人依然是智能机器人的主宰而不是智能机器人的奴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劳动着的创造科学技术的人往哪里摆?也许有人会说,人类将被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所控制。如果是这样,科学技术就不是生产力了,而是像魔鬼一样的邪恶力量了,这是人类社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因此,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或者说创造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既然劳动者和劳动阶级是生产力最革命、最能动和最主要的因素,那还得审视人与劳动工具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及其关系。劳动工具也即劳动资料,在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马克思对生产资料对生产力、乃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作了高度的科学的评价。他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 第210页)并且“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同上 第一卷 第602页)这样,马克思似乎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劳动资料是“第一生产力”。不是的,马克思的劳动资料虽然在生产力中占据显著地位,但总是一定社会的劳动资料,总是人对过去既得的物质力量的继承和利用,总是人的发明和创造,因而与人比较起来,总是第二位的因素,从而不是劳动资料支配人,而是人支配劳动资料。


  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理论至少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劳动生产力是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力量,这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甚或想要超常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劳动生产力,形成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劳动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力就是人本身。因此,将劳动生产力看作是一种神秘的力量,看作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的甚或是最高的标准,既没有抬高劳动生产力,却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将劳动资料等物质生产力看作是最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因素,既没有抬高劳动生产力,却同样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将自然生产力诸如所谓生态生产力、水利生产力,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成为了劳动生产力,不仅贬低了劳动生产力,而且更贬低了劳动生产力的主人。


  第三,劳动生产力只有作为先进的劳动生产力才为人类社会所继承和发展。劳动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消灭那些愚昧的、落后的劳动生产力。因此,将那些落后的企业和产业、将那些落后的文化诸如什么寺庙经济之类作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是发展劳动生产力,而是破坏劳动生产力;只有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发展劳动生产力。


  第四,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劳动生产力,这是从马克思到列宁、从列宁到毛泽东都是这样认为的。正像邓小平同志正确地概括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第84页)这里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包括毛泽东。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点,毛泽东不重视知识、不重视科学技术。不是的,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科学也是生产力。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并向全国发出号召,“向科学进军。”(邸延生:《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第123页)然而,同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科学技术不是一个独立和超然的东西,它只能是劳动者的创造,并且只有通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因而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化了的劳动者和劳动阶级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必须进行劳动者知识和科技的革命。劳动者和劳动阶级既然是劳动生产力最革命、最能动的因素,那么,当代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劳动者知识化和科学技术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的头脑,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知识有科技水平和能力的劳动者。


  2、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可以用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来概括和描述。


  马克思对具体的劳动生产力进行的一般的、抽象的概括,由此形成社会生产力概念并进而形成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理论,是很丰富的。比如,马克思认为,“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第477-478页)“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资本论》第3卷  第994页 )“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同上 第927页)因此,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就是对劳动生产力这种具体的生产力的抽象,使它人类社会的一般生产力。这种社会生产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为一代代人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历史成果。这些成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


  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正是这种人类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承者,因而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力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石。其中,劳动者和劳动阶级同样还是社会生产力最革命和最根本的因素。马克思在阐述他的唯物史观的时候,总是将革命阶级作为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的。这既合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更是合乎社会历史事实的:摧毁原始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奴隶主和其对立的奴隶阶级,摧毁奴隶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地主和其对立的农民阶级,摧毁封建社会的是从其母体孕育出来的资产阶级和其对立的无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社会母体的必然是与资产阶级相伴相生的无产阶级。其中,阶级社会中,推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最主要的阶级总是与统治阶级对立的劳动阶级,因而革命的劳动阶级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是为他的唯物史观服务的,反过来说,正是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社会生产力,才成为马克思唯物辩证史观的基石,成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3、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虽然是毛泽东的发明,但是这一原理与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一脉相通的。因此,生产力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固然有与之对立的生产关系的外在原因的推动,但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而人类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就是人推动生产要素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就像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肩挑,正是人的能动作用能动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又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而人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人是生产力内部诸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正是人与生产力其他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第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历史。自然界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人们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武装自己。渔猎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发明了石器、木棍 、渔网;农牧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发明了铜器、铁器;工业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发明了机器、电器,等等。正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不断激发人创新生产力的能力,“人在作用于他之外的自然时,改变了自己本身的天性。他发展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其中也包括’制造工具’的能力。但是,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这个能力的程度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业已达到的水平。”(《普列汉诺夫哲学选集》 第一卷 第683页)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推进作用。


  第二,人与劳动工具之间的矛盾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就不能单靠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就必须延长和扩展自己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工具。这样,就产生了人与生产工具的对立:一方面,人生产了劳动工具,从而创造和发展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工具也需要人去适应和掌握,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人要充分发挥既得的劳动工具的生产力量,另一方面,人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让新的生产工具排挤旧的生产工具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一方面,人是生产工具的主人,另一方面,生产工具(例如智能机器人)又越来越成为人类外在的现实力量。然而,不论怎样,正是人与生产工具的矛盾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且这种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矛盾,在当代社会表现得愈来愈剧烈和尖锐了。


  第三,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界的劳动对象和人类创造的劳动对象。无论是自然界的劳动对象,还是人类创造的劳动对象,都具有自然物的性质。既然劳动对象都具有自然界的性质,那么,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样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四,人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无非是人脑的产物,但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会成为并且早已成为人类社会外在的强大力量,表现出人与科学技术的对立:一方面,人创造了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另一方面又可能成为反人类社会的巨大力量。同样,不论怎样,至少到目前为止的历史证明,人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内在矛盾在不断推进着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人与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创造了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例如,分工和协作这样的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这样,就产生了人与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的对立:人创造了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也在促进着人的发展;随着这种生产力越来越不适应人的需要,人会创造更高级的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代替分工和协作的生产力,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人与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的矛盾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因此,由于人的能动作用,由于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由于人与生产力其他因素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会发展的,而且是持续或连续地发展着,并在发展中不断增长生产力的能力。


  因此,生产力居于生产力诸要素这一基本事实,从另一视角说明:劳动者和劳动阶级才是最革命、最能动和最主要的生产力因素。


  (二)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


  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的独创,是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基本矛盾理论、以及马克思全部理论大厦建立的基点,也是他最终解开历史发展前进之谜的理论基石。


  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一样,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成熟,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在成熟之前,用过市民社会、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换关系等概念。这些概念,反映了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的变迁和发展过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马克思揭示的生产关系,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的:“人们在自己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七卷 第994页)这里的社会生活,显然指的是物质生活,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生活;这里的生产,指的也是物质生产,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生产;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的也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或技术关系。马克思遵循这一思路,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研究具体化到资本主义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的全过程,贯穿到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系统地探讨了狭义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和广义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完整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总体系。与此同时,马克思秉持“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论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八卷 第29页)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使以往一切时代的生产关系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完成了马克思的从一般到具体、又从具体到一般的生产关系理论的建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论述,将生产关系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本质的经济关系即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它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产品分配形式等问题,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关系正是这种经济关系;另一种是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组织经济关系,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过程,是直接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依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劳动的分工和和协作关系(张闻天、周新城的观点)。但我认为,与其将具体的物质经济关系叫做组织生产关系,毋宁直接说具体的物质的经济关系叫做物质生产关系。其理由不言自明,因为这种生产关系就是关于具体的物质的生产。


  1、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物质生产关系理论,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理论,它说明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例如,劳动的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生产的集中与联合、企业的经营形式与管理方法,等等。这种生产关系,反映的是物质的具体生产方式,以生产出具体的物质产品供给人们的生活需要。


  2、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关系理论,是关于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或曰所有制,或曰产权关系,是马克思社会生产关系理论的实质和基础。所有制或产权关系,都是表明人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客观物质关系,这种关系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里面都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马克思指出:“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这个阶级的由其财产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84、90页)因而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支配;意味着是衡量一个社会区别于另一个社会的基础的决定性的因素。


  马克思对所有制的揭示,来源于他对“现实的人”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的运动,生产力无疑充当了“发动机”的角色,但所有制并不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提线木偶,它既对生产力起反作用,也会有所有制自身的矛盾运动。从这一理念出发,马克思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形成了多个不同角度的所有制关系发展图景,其中依次形成的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社会所有制、封建社会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的观点是最为典型的生产关系发展图景,这也最合乎人类社会发展到马克思时代为止的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


  关于原始公社所有制。马克思揭示,原始社会的所有制是原始公社所有制,这是根源于还没有成为文明人的“人们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财产”的事实。原始公社所有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原始群团”所有制,这是因为原始人只有“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四卷 第45页)接踵而来的是母系氏族血缘所有制。最后,是父系氏族血缘所有制。父系氏族所有制,也就是原始社会公社共同体的尽头就是私有制的诞生并取得统治地位。


  关于奴隶所有制。马克思揭示,奴隶所有制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留着奴隶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第522页)当然,马克思这里的奴隶所有制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所有制为考察对象的,当马克思考察了亚细亚所有制后,奴隶所有制的特征就表现得更鲜明了。因此,奴隶所有制就是奴隶主私人所有制。


  关于封建所有制。马克思揭示,封建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主土地所有制。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外,还有处于从属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也是以一种共同体为基础的。但是作为直接进行生产的阶级而与这种共同体对立的”是“小农奴”,“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上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第522页)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取得统治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在封建社会里就有孕育和发展,资本主义资本所有制是封建资本所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封建所有制,就是封建地主或农奴主所有制。


  关于资本所有制。马克思揭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在所有制方面,就表现为:生产工具与劳动者相分离、资本与劳动相分离,资本统治劳动。因此,资本所有制,就是资本家私人所有制。


  显然,除原始公社所有制之外,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所有制,毫无例外都是私人所有制,都是统治阶级的私人所有制。因此,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所有制存在于它的具体形式之中,“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


  因此,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此,所有制的变革是社会综合运动的结果,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创新、机制的转化等,都会引起所有制的变革。


      因此,在阶级社会里 ,所有制就是统治阶级的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发展生产力是目的,所有制形式是手段”的观点,(萧灼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第46页)看似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发展,实际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亵渎:因为这种“所有制形式”论掩盖的实际是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2)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相互平等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原始社会是“质朴而美妙”的社会。


  在阶级社会里,所有制是统治阶级的所有制,表现的是一个阶级对与之相对立的阶级的统治,因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其中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社会里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赔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独特的等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51页)


  (3)分配方式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平等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阶级社会里,是统治阶级占有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这种占有,在不同的私有社会其占有的实质及分配方式是不同的: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但占有奴隶的劳动,而且占有奴隶的人身;在封建社会里,地主或农奴主占有农民或农奴的剩余劳动而农民或农奴获得了自己部分的劳动成果;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交换“平等地”获得了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工人“平等地”获得了自己的劳动——“工资”。


  3、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的矛盾运动


  依照辩证法的规定,社会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矛盾运动成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生产关系构成的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处于主导地位。正是所有制与人在生产中地位的矛盾,与经济分配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所有制总是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所有制。由于统治阶级垄断了生产资料,从而垄断了劳动者的劳动,甚至人身。由此,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的矛盾必然外化为阶级的对立,在奴隶社会,是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在封建社会,是农民或农奴与地主或农奴主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因此,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第250页)因此,一些阶级失败了,一些阶级胜利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社会文明史。  


  (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批判中作了经典的揭示。马克思的揭示也是到目前为止,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最好的诠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情,本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不过是对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图解罢了。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对于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也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和最根本的动力。因此革命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对于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随着劳动而产生,同时又是劳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因此,人们不能随意创造生产关系,人们只能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马克思认为,两者相伴而生、相互对立,共同组成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即处于特定社会的人向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的手段和形式,构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而产生,其中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具有决定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时候,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受到阻碍的生产力必然冲破生产关系的牢笼,引发社会变革。


  对于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里,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存在,它既有与现存社会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有与现实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既有过去社会生产力的遗留,也有未来社会生产力的萌芽。这些不同质的生产关系,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质的,其中,与现存社会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普照的光”,占据主导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这种在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和支配作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


  对于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一般地包括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部分。具体地就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政党、政治团体及其类似性质的政治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类似于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等政治设施,立法、司法、行政等法律和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与政治的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政治结构。观念的上层建筑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与意识的总和,本质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集中反映,是体现统治阶级思想意志的社会意识体系;在内容上,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式。经济基础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意识结构。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如果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上层建筑一经产生就会为经济基础服务,而只有将上层建筑搞好了,才能为经济基础服务,搞得不好,就会成为经济基础的桎梏。


  以上的分析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由生产力决定并相互影响的三层次结构,即从生产力的发展(第一层次)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第二层次),再到上层建筑的变革(第三层次)。这个三层次的社会基本矛盾结构,不过是“现实的人”的社会结构的高度抽象。总起来看,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特别强调生产力对社会的“发动机”作用,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则意味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动矗立直上并由其决定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有先有后的发展变革。当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时候,社会革命就会成为历史的必然,最终引发社会形态的更替。当然,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总是被动地被生产力决定,他们对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意识结构,从而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形态及其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说到底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矛盾的发生发展运动。正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了一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更替,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类要按社会规律办事的“规律”实际暗含了这样一个命题:人类要想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就必须实现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符合。因为社会规律,说到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的客观意志;而人的精神或社会意识,不过的人的头脑的产物,表现为人的主观意志。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人的客观意志,而是人的客观意志决定人的主观意志;不是精神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精神;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社会规律。


  社会规律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必然联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是否意识到,人只能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加速人类社会的发展,否则,人们如果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只会在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社会即使探求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资本论》 第11页)因此,人们在社会规律面前,确实像穆斯林在真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和意识。当人发挥自己的精神和意识,能动地认识到社会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在客观规律面前获得自由,就能能动地改造世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像马克思指出的,“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同上)因此,人们在尊重社会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表现为“海空任鱼跃,天阔任鸟飞。”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实质反映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实质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四、社会基本矛盾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重统一


  社会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本质,从而揭示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形态,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的过程。


  但是,实际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以封建社会为例,在西欧,表现的是分割的封建领主制;在中国,表现的是大一统的地主所有制;在印度,则表现为分割的公社所有制;在俄国,同样表现为土地公社所有制。因而马克思晚年,从农村公社的过渡性决定其既有公有制社会与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与无阶级社会的特征出发,设想俄国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可能避免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即可能会走上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马克思对俄国社会问题的探索表明,马克思揭示的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典型性”与“非典型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顺序性”与“跳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正如列宁在论及社会规律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全集》 第43卷 第370页)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机械的决定,而是辩证的决定。


  因此,马克思的辩证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论,宣告近年又沉渣泛起的所谓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决定论”是多么的荒谬!


  五、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自十九世纪50年代以后,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煌煌巨著《资本论》。《资本论》通过将资本主义当作“活的社会有机体”,完成了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精确解剖。从而使得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再是一个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而是被科学地证明的原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建立在大机器工业基础之上的社会化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变成社会化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第428页)这种社会化的生产使得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化为以大工业机器为代表的生产力与大工业工厂为代表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要求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可是,劳动者即工人,除了劳动力外却一无所有;而资产阶级作为资本的人格化,却对生产资料实行独占和垄断。这种资本主义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不但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占有了工人的剩余产品,从而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从而造成资本家的富有和工人的贫穷,从而造成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自己创造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最终引起社会变革。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的、具体的表现。这种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同上 第429页)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要外化为一定的社会形态的特殊的、具体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表现出来。


  六、马克思基本矛盾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对于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必然有自身特殊的、具体的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因此,只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自由。


  第二,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线性发展,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典型性”与“非典型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顺序性”与“跳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的发展。中国社会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观。因此,一段时间在中国社会炒得沸沸扬扬的“资本主义补课论”是既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事实依据的,这样的谬论,只能造成人们思想认识的混乱。


  第三,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要想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要义,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四,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由生产力决定并相互作用的三层次的社会因素结构。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并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必然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它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必然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实早在理论上已基本上讲清楚了。那种“什么是社会主义讲不清”的谬论,其实质不过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打开方便之门罢了。


  第五,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掌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必须掌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必须在认识规律、顺应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只有坚持这种统一,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荐友情关注:


共享国家意识形态中心【思想火炬】微信公众号



共享【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微信公众号


共享【思想大视野】微信公众号


共享【红色文化网(hswh1226)】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