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纪念中铭记·亲历篇:抗战老兵杨士祥
他就是抗战老兵、中建二局离退休老干部杨士祥。
今天,我们将继续讲述中建二局抗战老兵的故事。
杨士祥,90岁,1925年2月出生,1945年8月参加革命,1984年4月离休,曾参加八路军华东野战军99师,转业后曾担任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教育科科长。
□文图/杜玉生 李立水
“小米加步枪,热血洒国疆;满腔家国恨,誓擒豺虎狼。”已是90岁高龄的安装公司离退休老干部、抗战老兵杨士祥每次谈起往日的抗战故事,总是能一字不漏地说出当时参加抗日的初衷和决心。看到他右手臂拼刺刀的伤痕和头顶上子弹留下的擦痕,我们肃然起敬。
未满19岁毅然从军
杨士祥同志1925年1月出生在山东沂蒙山腹地沂水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的家乡被日本侵略者所占领。他亲眼看见自己当八路军通讯员的哥哥被日本兵抓走,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用刺刀将亲人杀害,血流满地。
当年还不满19岁的他,毅然拿起了枪杆,参加了八路军,加入到当时的鲁中南抗日战争队伍。当时他所在的连队,虽然属他的年龄最小,但由于表现出色,刚参军不久,他就成为了所在班的班长。
他于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鲁中南三军分区,他曾任战士、班长、副排长、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学员,步兵99师司令部参谋。
杨士祥同志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多次战役,屡立战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中,先后两次负伤。
与敌肉搏,右臂被刺刀扎伤
1944年冬,杨士祥所在的鲁中南三军分区某连队秘密驻扎在离鬼子据点12公里的葛庄。
一天凌晨接到报告,鬼子的一个小分队已经在来葛庄的路上。连队撤离已经来不及了,连长只有安排一部分人掩护老百姓转移,一部分人进行阻击。杨士祥被安排到阻击分队。
由于敌人近在咫尺,他们一手握着枪、一手握着手榴弹,隐蔽在村头的碾子旁和秸秆垛里,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鬼子的一举一动。人数整整超出一倍的敌军慢慢靠近村庄,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连队的战士利用庄头的有利地形,放倒路边的大树巧设路障和埋伏,并伺机朝没有准备的鬼子开枪,成功阻挡敌军的第一次进攻。
接下来的进攻更加猛烈,敌军不断向战士们埋伏点投掷手榴弹。由于寡不敌众,冲锋在最前面的战士中枪牺牲了,鬼子也离他们的埋伏点越来越近,杨士祥和所有的战友们都端起枪,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并终于击退了敌军。
在这次战斗中,杨士祥与战友一起抓获了一个俘虏,但是连队伤亡惨重,他本人的右手臂也被刺刀扎伤。
主动请缨到敌阵营,头皮被子弹擦伤
1945年初春,在攻打敌人据点的战斗中,当时身为通讯员的杨士祥负责在前线战壕中穿梭,做好前方战斗队伍和后方营地的联络。
但由于这次战斗中敌人据点地形复杂,好几个爆破兵冲到敌营前都牺牲了,前面的爆破队伍和和后方失去了联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爆破情况,杨士祥主动请缨拿着联络通讯设备,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来到敌营前。在了解到前方爆破情况后,他及时告诉了后方指挥部。后方指挥部则根据情况报告,及时改变了战术,悄悄派人摸到敌人根据地后方,炸掉了敌人的碉堡,一举将敌人全部歼灭。
由于当时杨士祥是从密集纷飞的子弹中穿梭前行,虽然躲闪及时,但子弹还是打到了头上,擦伤了头皮。
看守战俘,追捕逃兵
1945年8月,抗战进入决战阶段,杨士祥同志被派遣看护战俘。
一天晚上,他和战友们一起看守一名刚抓获的俘虏。虽然整晚都保持着警惕,但是这名俘虏在严密的看守下,突然拔腿逃跑。杨士祥同志当即把枪上膛,快速追赶上去,鸣枪警告。
可这名俘虏冥顽不灵,继续向前跑,杨士祥立即向俘虏的腿部开了一枪,虽然俘虏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但仍然拼命拖着伤腿向前跑。杨士祥立即追赶上去,一个背摔把他撂倒在地,将这名俘虏制服,带回了营地。
脱下“戎装”换“工装”
1952年5月,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华野步兵99师,集体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五师。同年8月,杨士祥同志也奉命来到上海江湾,成为了一名“军工师傅”,正式脱去军装,由一名“国防战士”成为了一名支援国家建设的“建筑工人”。
杨士祥放下手中武器,拿起瓦刀,扛起铁锤,转战祖国南北,奋战在国家重点建设战线,成为了行业的“技术尖兵”和“排头兵”。
他先后担任建筑五师司令部科员,中建直属公司和一局技术监督处副科长,中建六局企业公司副科长、工程处副科长、支部书记,黑龙江省建四公司宣传科长、工会主席,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机修厂厂长、书记,公司综合办主任。
1984年4月杨士祥同志光荣离休。杨士祥同志离休后,积极发挥余热,多年担任安装公司离休党支部书记,期间多次获得局和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离退休职工的称号。1999年还荣获了唐山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眼前这位耄耋老者,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对参加过的每次战役却都记忆犹新。
向这位革命老前辈致敬,
更向千千万万像杨士祥一样的抗战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