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澳门还有个大大大大大工程,正在全速建设!
太大
太大
太大
太大
太大
陆上在施最大直通澳门口岸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
由中建二局造
目前,这个超级工程的
通关大楼已全部进入了精装修阶段
那TA,到底为何被称为“超级工程”?
合同额约168亿元
总建筑面积为131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满足旅客日通关量22.2万人次
年通关量8000万人次
堪称粤港澳大湾区口岸“流量王”
悦悦这就带你去揭开超级工程的神秘面纱!
初次抵达珠海市横琴新区的横琴口岸项目团队,仅有100余名员工。欢迎他们的只有临海的一大片荒地。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3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平均每人至少要管理1.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时间紧任务重,干活需要人。但项目初期不能一窝蜂的让劳动力进场施工,不仅容易造成“窝工”,还容易使项目成本不可控。在被“荒地”包围、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项目经理李奇志带领众人,制定出了完整的“开荒”计划,注明了详尽的分包进场节点,直到后来4600人同时施工的浩大场景,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4600余名工友的眼里,李奇志更像是一位善于运筹帷幄又勇于带头冲锋陷阵的“将军”,项目施工员郑木涛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咱们李经理,在会议室里是项目大脑,在工地上像个年轻的‘老工长’,多方努力下,我们最终实现对‘荒地’的反包围。”
”
接下来,就要开始建楼了。然而如何在滨海软土地质条件下打下6500根桩基又成了项目部施工中的一大挑战。由于项目离海较近,通关区域约有40米厚的淤泥层,桩成孔难度极大,可想而知施工区域地质条件有多差。
为此,项目部采用高频免共振锤下超长护筒和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的方式,克服复杂地质环境及超长桩施工的种种难点。简单来说,就是为桩基设置一个“金钟罩”,一切施工都在“金钟罩”内完成,还能避免机械和土壤共振造成桩基质量影响,安全又高效。
而在这之前,工程师们还为这个钢筋笼修得另一“奇功”。6500个桩对应6500条钢筋笼,平均每根长80米,重13吨。传统吊车托运费时又费力。怎奈“武艺高强”的工程师们再出奇招,创新利用卷扬机拉动钢筋笼,通过摩擦力作用带动钢管绕轴旋转,使钢筋笼在钢管铺设的轨道上快速移动,犹如修得“轻功”一般。
如此浩大的工程,难的就只是桩基吗?事实是,地下室随处可见的高大支模是工程师们的又一巨大挑战。传统木模爬架效率低、成本高、周转难,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怎么办?项目总工黄俊反复查找解决办法,最终从国外引进了“ST-100模板支撑体系”。
这个支撑体系妙在哪里呢?首先它很全能,可以按照现场需要进行百变,可控性高;其次它承载力高,与传统支撑体系比单塔覆盖面积大,减少了搭架数量,加快了工期;再是它还简单,快拆快装,堆叠成块,运送方便;最后它还安全,独立结构,操作人员利用踏板在塔架内部操作,安全带与塔身相连。神奇吧!
横琴口岸是内地第一个使用这种支撑体系的项目,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简单!黄俊先说服项目部在现场划出了一部分区域作为“试验区”。但“试验区”搭设的效果并不理想,深化图纸理解不透彻、工人对新技术、新工艺排斥等问题接踵而至。面对此状,黄俊立即要求国外深化设计团队驻场,并从香港、马来西亚聘请一线的塔架搭设管理人员现场指导工人搭设。
经过塔架搭设的培训、现场指导,项目高大支模施工逐渐步入正轨。技术员李聪聪回想起那段时间的经历,笑着说:“这种体系让我们从传统的搭积木变成了搭乐高,承载力更好了,安装拆卸速度更快了。”
彩蛋:在CCTV讲横琴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0867xcbh2l
横琴口岸的故事还登上过CCTV-1《晚间新闻》、CCTV-13《新闻直播间》栏目。项目经理李奇志相继在“无声的绽放”特别报道中,讲述了在横琴口岸项目建设的切身经历,对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感到自豪。
如今
横琴项目的工地上
依旧昼夜灯火通明
二局人的足迹
踏遍了口岸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单只是朋友圈步数的累计
更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建筑通讯》30期来了
(可直接扫码查看完整版)
猜你喜欢↘
内容来源:中建二局华南公司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其他资料,请文末留言联系超超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