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3人获评全国劳模!
致敬·劳模
帅!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1“云端”筑梦人——王佳庆
他是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局“超越楷模”荣誉称号、2016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的获得者。
王佳庆,二局三公司华南分公司副经理,1984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12载孜孜不倦,精耕细作,从基层质检员到三公司华南分公司副经理,一路攻坚多个优质工程,培养多个创新型人才。“胆大”“心细”“点子多”是王佳庆的专属标签。
“十夫楺椎,众喣飘山”。王佳庆深知群策群力的力量,2015年1月1日,王佳庆正式成立创新工作室。集中每一名成员智慧成为工作室致胜王道。在王佳庆的带领下,工作室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9项创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4项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累计创效1千多万元。“发挥集体力量,创新思维,针对性地解决现场问题,才能做出高质量工程。”王佳庆说道。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善用人、敢用人是王佳庆的特点。秉承“有志者,有梦者,皆为成员。”的理念,使用启迪模式对团队年轻人进行鼓励与培养。创立至今,工作室共进行100多场培训,培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共培养了1名省级劳模,2名市级劳模、1名高级工程师、6名中级工程师、4名项目技术总工及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2建筑长廊的丹青客——李纲
“工作没有捷径,我必须用责任和担当来做好每一件事!”这是李纲的工作信条。86年出生的他,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十余年来扎根建筑一线,兢兢业业、敢闯敢拼,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身经百战的三公司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从工地上拼命硬干的“钢铁侠”,到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他百炼成“纲”,所向披靡。
急中生智,百炼成“纲”。扎根项目一线,经常要面对严苛的工期和复杂的施工条件,他夙兴夜寐,急中生“智”,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划线槽法巧破窄灰缝墙体配筋困境;用8000张电热毯破解零下15度混凝土浇筑难题;用热保温铝合金模板、塔吊承台优化、装配式一体化消防泵房……一项项层出不穷的“黑科技”,让李纲成为了工地名副其实的“智多星”,给项目带来了超千万元的效益。
“创新”升级,聚力前行。2018年,李纲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从孤军奋战的“急先锋”到“创新工作室”的领军者,他深知“创新”之路非走不可。他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持续聚拢和锻造人才,升级“智库”。近年来,他所带领的工作室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建筑工程科技创新,累计发明专利14项,产出创新成果12项,实现创新创效2100万元,更是创下长江漫滩构造裂隙岩溶地质环境下国内超高层建筑最深的钻孔灌注桩(142米)记录。
建筑长廊丹青客,铁钩银画筑楼宇。十余载工作历程里,他荣获2013年天津市最美青工、青年岗位能手,2015年天津市“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个人,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他对劳模的内涵有了自己的理解:“以前,我认为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才能成为劳模,但现在我认为,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用匠心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我对劳模精神的注解!”
3孜孜以求的追求者——高安培
从一线技术员到现在的岗位,从四平万达到东北新地标,从施工一线到“沈阳六院”抗疫一线,这位中建“80后”用一砖一瓦诠释出“十三载建筑之路,一颗工匠赤子心”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高安培。
沈阳市府大路旁,伫立着东北新地标——盛京金融广场。高安培带领着平均年龄仅为28岁的团队完成的这座334米高的东北住宅群,不仅刷新了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也实现了东北地区城市建筑史上多个“零”的突破。项目实现60小时内完成2万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攻克超高层核心筒施工铝模板独立支撑5.4米的技术瓶颈;完成C70高抛自密实混凝土的实验与东北地区的首次成功应用······
施工中,他和团队累计完攻克了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难点20余项,并荣获了中国钢结构金奖等系列工程建设大奖。今年5月14日,沈阳日报刊发了题为《“无胆”英雄高安培 连夜6小时铺完2562米电缆 》的报道,向市民讲述了“沈阳速度”背后的“中建温度”。
正式凭借这股冲劲,他带领抢建人员仅用8天、13天时间,就完成了隔离病房建设和负压病房改造,提前完成任务,创造了“沈阳速度”!
今天,我们为劳模点赞!向这些闪亮的名字致敬!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计得失、甘于奉献......这些劳模精神始终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点击在看为劳模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