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意编译 | 在南海问题上,中美的友谊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2016-05-06 法治研究中心 PKU法治研究中心

法意 | 导言



中国南海问题在近些年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关系议题,牵动着中美关系和东亚秩序。对于中国,事关领海主权和资源利益,毫厘必争完全是自然的应对态度,美国一直涉入其中,而我们却鲜少考虑美国在南海的自身利益。

 

对于致力于建立全球安全体系的美国而言,海洋通行权是重中之重,多年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多次插手也是为了保障其太平洋重要航道的自由出入。但对于与美国并非盟友关系的中国,这就进一步升级为了国家安全问题。

 

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交锋各自分别依据海商法和海洋法公约,对于海域和海权的定义和解释存在重大分歧。

 

南海注定要经历一番风雨。今天的法意编译为大家展示美国方面对太平洋海域权利的理解和诉求,了解风雨究竟因何而起。




 

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的法律和战略较量


在数年的克制之后,美国最终于2016122日在南中国海再次实施自由通航行为。三周之后奥巴马于加州主持东盟首脑会议,商谈缓解该区域紧张关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日趋强硬的立场,中国与南海诸国的冲日益演变为中美之间的大战略博弈。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研究员Michael Paul在新近发表的文章《美国、中国和海洋自由》中从战略和法律两个层面分析了中美之间的实质冲突。他指出,中国及其南海诸国对于海洋的扩张性主张,要害是在瓦解美国建立的自由世界秩序,并通过对海洋的领土诉求,阻却美国在全球自由通航的军事战略。而这种战略冲突鲜明地体现为双方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海洋法原则的不同解释。该作者基于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分析,对南中国海地区的未来局势提出了并不积极的预测。



△ 中美之间的大战略博弈


作者首先阐述了美军2015年通过渚碧礁的意图。他指出,在长达数月的争论之中,美国日益意识到,如果再放任中国在南海的所作所为,那等于默认了中国对南海的事实主权。为此,2015年10月27日,美国导弹驱逐舰“拉森号”航行进入了渚碧礁周围12海里区域,美方解释其行动只是根据国际法进行的常规行动,并否认美国在南海的领土争议中选边站。但作者指出,美国行动的实质意味是通过这次航行自由的操作,来展示华盛顿不接受在该区域任何对航行自由限制的决心。



△ 美国导弹驱逐舰“拉森号”


作者如此界定关于渚碧礁的法律争议: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3条,渚碧礁属于“低潮干出地”,不能产生基于 12海里的领海主张。因此美军的航行就不构成只适用于领水的“无害通过”,美方的通行意在强调中国在该区域的建设活动不能改变它航行自由的现状。中国将渚碧礁改造为南沙群岛的北端前哨,2014年7月,将其面积增扩至基线测量近四平方公里。但在美方看来,这种建立在“低潮干出地”上的前哨仅仅是人工岛屿,它可能产生安全区,但不涉及领水。通过忽视这种人工前哨,及其附带的领海诉求,美方其实是在组织中国通过默认方式占有该区域,并以越境行为否认中国对主权的宣告。尽管人工岛礁不能拆除,但中国的主权主张,以及设立专属区域的权利和相伴随的自由通行限制却都是可以否认的。


△ 渚碧礁


作者指出,中美双方的南海冲突归根结底是两种海洋法原则的冲突,表现为“海洋自由”和“海洋封闭”论的交锋。这一原则的最初交锋来自于格劳修斯和约翰塞尔登。格劳修斯将海洋看为全人类的公共善,而塞尔登却主张通过军事手段对海洋行使部分的国家权威。在这之后由于海洋自由原则更加符合当时欧洲主要海洋强国的利益而成为普遍原则,并体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该公约虽然将公海定义为沿海国不能行使主权权利的水域,但又通过12海里领海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限制了沿海国主权的边界。但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基于其全球利益和海洋政策的需要没有加入公约。

 

在美方看来,海洋作为全球共同财产,根据国际法应具有全部自由。尽管自古以来沿海国就一直主张对海岸线的管辖权,但由于所有航海国对于接近这些水域都享有利益,因此商船和战舰都享有无害通过权。这一安排可以帮船只避免绕路花费的时间和带来的危险。基于这种思路,美国的航行自由就意味着可以不经事先批准通过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无害通过仅适用于领水,在该区域军事活动被禁止,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并升旗。这意味着在专属经济区内进行的军事训练、演习和情报收集就如同在公海区域一样。而中国主张对于规则的狭义解释,并超出了现存海洋法的框架。中方仅在事先批准的情形下允许战舰进入12海里领海,即使无害通过规则被遵守,并且没有军事活动。更重要的是,中方还试图将无害通过规则适用于专属经济区,尽管在现行海洋法之下它仅适用于领海区域。中方的根据是该问题并没有在海洋法中被清晰规定。作者指出,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伊朗和斯里兰卡在内的国家都主张这种排他性权利。



△  海洋法海域划分


作者指出,为了防止对沿海国扩张性权利诉求对海洋自由原则的侵蚀,并进而维持全球自由贸易和美军的全球通航,美国海军自1945年以来就承担着保持海路畅通和开放的义务和成本。由于中国对美国、印度的船舶和航空器事故的影响,中国、北朝鲜和秘鲁三国已经开始对海洋实行直接干涉。三国宣告的专属经济区领海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30%,其中太平洋部分占太平洋面积的40%如果所有沿海国都开始通行限制,波斯湾和地中海也将受到影响。最终,如果各国对南中国海地区的主权宣告全部得到承认,这片海域会变成“蜂窝奶酪”状,严重影响国际重要海上航线通行。当然如果按照中国宣称的,90%以上海域由其控制,结果也是一样。因此如果接受对完全自由的海洋进行通行限制,不仅会造成与海洋法“公海自由”原则的冲突,还会引起国际秩序的断裂——最终,“自由海洋”会完全消失,包括波斯湾和南中国海。



△  中国九段线海域地图


为此美国自1945年起就为维护海上航线担负着巨大代价。如果航行自由不能得到保障,美国海军和空军的行动自由便会被大幅度削弱,这些限制将影响军舰载传感器和武器,潜艇不再允许在某些区域潜行,进而影响美国为了保护东亚和地中海盟友进行战略干预的能力。这最终将影响到美国和盟友与军事战略、技术操作相关的外交、安全策略。因此1979年起,美国启动自由通行计划,计划包括发出要求澄清和撤回军事行动的外交照会,军舰通过争议领海区域以避免形成默示承认。五角大楼2014年发布的自由通行计划报告中列有19个国家,其中对中国关注的内容有:其过分笔直的领海基线(影响到专属经济区的计算),防空识别区中外国航空器的禁飞。




△  美国主张的自由通行计划


最终,作者对南中国海地区的未来预期并不抱乐观态度:2016年初的东盟首脑会印证了中国及其东亚邻居在岛屿领土和相关资源权利方面不断升级的冲突。中国没有试图给冲突降温,反而在永兴岛上安置了导弹发射台,给事态煽风点火。同时,台湾和越南也声称自己对永兴岛有领土权。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指挥表示自由通行计划将实施得更加频繁、复杂和广泛。美国的海洋法专家认为目前海上自由通行受到的威胁比1915年德意志帝国无限制潜艇竞赛时还要强。争端不仅是几块岛礁的问题,而是中美在海洋法的基本原则和历史权利之间的分歧。鉴于中国坚持自己的权利声明,而美国准备在自由通行计划上更进一步,矛盾时刻升级的潜在危险将成为南中国海上的常态。



| 查看更多法意摘编,请点击下列链接:


法意编译 | “六项保证”法定化,台海局势风云再起?

法意编译 | 优生学与哈佛的种族灭绝史

法意编译 | 欧美国家已经深陷“代表制危机”

法意编译 | 陆克文:“中国”的正确打开方式

法意编译 | 欧洲危机岂止于难民危机?其实已恶化为治理危机




 责编:某羽       技编:孙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